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青云记 >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九十章 因果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九十章 因果(2/2)

,朝内朝外,风光无限,声势一时无两。可就是在这样充满光耀的时刻,李东路却忽然向皇上上书,请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不但朝堂上所有人惊讶莫名,连一直以来与他君臣相得的启元帝,也有些措手不及。

    朝局刚刚稳定下来,虽然前路一片光明,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去做呢。在启元帝的心里,虽然李东路年纪有些大了,可还是能够再干些年的。往朝堂上一站,还是朝廷的一根砥柱,最起码,在一些事情没人可以商量的时候,启元帝最先想到的,还是李东路……

    可是现在,这个几近七十高龄的能臣干吏,终于决定隐退了。

    启元帝心中讶异之余,却也忽然间理解了李东路的心思。数十年的宦海,如今李东路已经身在最高处,登无可登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下面的人只知道向上攀登,只道上面风光无限,却不知站在峰顶,景色固然是好,风险也是随时有来。李东路做内阁首辅已有十余年,什么样的风景没有见过?如今的景况,早就过了有名利心的时候。旁人看起来无比光耀的事情,对李东路毫无任何吸引力了。恰恰相反,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李东路,如今年事已高,想的怕真的是好好休息几年,落叶归根的事情了。

    但是对于他这样的想法,启元帝只能是理解,虽然不情愿,仍旧准了李东路的请辞折子。以六十八岁高龄,担着破家的巨大风险,李东路能只身扛起削藩的大旗,站在第一线,冲杀在风口浪尖上,这一辈子不但对得起国家、百姓,也对得起皇上的知遇之恩了。朝野之中官吏多如过江之鲫,可能做下李东路这般成绩的人,能有几个?

    启元帝心生感慨之余,不但准了李东路的告老折子,还当庭宣旨:三日过后,在城南碑亭,为李东路亲自饯行。

    旨意一下,李东路固然是心情激动,叩首谢恩,朝堂上其他臣子也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只是在此之余,不免有人面面相觑,嫉妒者有之,感怀者有之,因为李东路离去,朝堂上有了空缺而内心窃喜者、暗中立刻兴起觊觎高位之心者,也大有人在……

    巳时刚过,例行的朝会终于散了。走出朝堂的臣子们纷纷朝着李东路走来,围拢了一圈,都是拱手作揖,恭贺老学士功成身退、衣锦还乡。包括大学士杨自和、范宣、于连在内,各部尚书、侍郎,连带几个高门大族的老公爷如向河、赵广之类,也都纷纷留了驾辕,在李东路逗留京师不多的时间里,表达着最后的情谊。

    只是在这种鲜花着锦似的光耀背后,很多人的心思却早已经转向了。

    近期,朝堂上告老的不仅仅是李东路一个。然而同样是告老,却是两样的结局。

    当朝首辅李东路的告老折子不但被皇上准了,还亲自下旨,于碑亭饯行。而在数天之前,在叛乱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吏部尚书张子腾告老,却没有获准。不但没有被准,拖到了昨天,张子腾一部尚书之尊,却忽然间被飞翎卫下了大狱。两相比较,着实引人深思。

    吏部尚书,一部的堂官,却在这个当口忽然被下了大狱,很多人心中都打开了小鼓。皇上这是要干什么?难不成梳拢了诸王之后,又要拿大臣们开刀么?基于这样的想法,暗地里,官吏们互相之间的联系和活动忽然间多了起来,但是很快,皇上的旨意便下来了,昭告天下,宣布了吏部尚书张子腾在昔日和吴王张秀暗中勾连交往的罪证。如此一来,一部分人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可另一部分人,却变得更加紧张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拔起萝卜带起泥。随着吏部尚书张子腾一块下狱的官员,多达数十人。飞翎卫这个密谍机构,在沉寂了多时之后,终于在此时重新露出了爪牙。除了各个涉案官员之外,还有各自的家属亲眷,浩浩荡荡一大群人,呼天抢地被飞翎卫的侍卫们拖出了家门,关入了铁牢笼里。昔日衣紫服朱高高在上的官吏,眨眼之间便沦为了阶下之囚,经营得花团锦簇的家园也被抄没一空。面对如此结局,有些人当场就疯掉了,即便心理坚韧的人,也变得沉默寡言,脸上再没了往日的红光……

    …………

    例行的朝会刚刚结束,启元帝便回了静心阁,随后不久,飞翎卫都指挥使杜宁便被人叫道了宫里。

    “朕嘱你查的那件事,现下查得如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