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刘辩,雄主 > 第一百一十四章:国丧与即位

第一百一十四章:国丧与即位(1/2)

    杨彪亦感受到了太子看向他的目光,他心里也明白,这次宫内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他这卫尉之职铁定也保不住了,于是不等刘辩问罪,他便自行出列拜道:“太子,臣御下不严,才有苍龙司马放乱军入宫,引发祸事,请太子降罪。”

    见杨彪一脸凄苦无奈,刘辩心中稍有不忍,毕竟他对杨彪的印象还是相当好的,再考虑到如今何进已被削职,留着杨彪的卫尉,其实也未尝不可。

    先前与卢植几人私下商议时,卢植也建议趁机将杨彪拉拢到刘辩这方——毕竟在何进被勒令闭门思过、袁隗又因受到袁绍牵连的当下,曾经以何进、袁氏为首的朝中士人集团承受巨大打击,而暂时代替何进的何苗,他与朝中士人是不对付的,哪怕是像杨彪、马日磾这些,何苗以往也与他们来往甚少。

    简单说,卢植建议刘辩趁机吸纳一部分朝中的士人,瓦解曾经的‘何袁士人团体’。

    比如说黄琬、种拂、淳于嘉、杨勋、杨瓒、彭伯、士孙瑞等等,这些人或在地方,或在雒阳,皆是卢植所认可的正直之人,纵使刘辩亦不否认。

    唯二的顾虑是,一来杨彪与袁氏有亲,娶了袁家的女儿为妻,二来杨彪又是个老好人的性格,身处卫尉这种关键的职位,在刘辩看来颇不适合。

    说白了,杨彪的正直足以与羊续相提并论,但他不够强硬,缺乏主见,这是他不如羊续的地方。

    就在刘辩考虑之际,坐在他身后的董太后突然开口道:“杨彪御下不严,不可使他再执掌卫尉,可让骠骑将军董重出任。”

    听闻此言,殿内诸朝臣大多色变,无论曾经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朝中士人,亦或是羊续、卢植、何苗几人。

    何皇后也颇感不满,只是碍于满朝官员在场才没有发作,他忍着不满笑劝董太后道:“我等皆妇人也,参预朝政,非其所宜。朝中大事,不如让我皇儿与诸大臣元老自行商议。”

    董太后闻言脸上闪过几丝不悦,目光一凝似乎就要开口喝斥,不过她见太子刘辩转过头来,犹豫一下方才有所克制,随即愠声道:“老身又非要参预朝政,只是要举荐董重为卫尉罢了。只许你兄为大将军、为河南尹,却不许老身侄儿任卫尉,这却是什么道理?”

    何皇后听罢心中也不悦,正要发作,刘辩笑着劝阻道:“母后息怒,祖母也息怒,由董骠骑出任卫尉,却也无妨。孩儿首次临朝,莫要失了和气,惹出笑话。”

    一个被逼到绝境都不敢反抗的怂货,纵使当上卫尉又能怎样?

    更别说董重倚靠为智囊的尚书常侍渠穆,还是刘辩的人。

    倘若董重真的因此滋生了什么野心,刘辩正好趁机收拾了他,到时候董太后也没话说。

    何皇后与董太后却不知其中缘由,见刘辩发话,何皇后不好反驳儿子,冷哼一声不再言语,反观董太后,则是深深看了一眼刘辩,微微点了点头,也不知是否对这大孙子稍有改观。

    于是,刘辩温声对杨彪道:“我相信昨晚宫内之乱,必与杨卿无关,不过杨卿性子宽厚,对部下过宽,确实不宜掌兵,如此,便迁中大夫,给事东观。”

    “多谢太子。”

    杨彪赶忙谢恩,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虽然丢了卫尉的权柄,所幸并未受到太子训责。

    刘辩微微点头作为对杨彪的安抚,随即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殿内群臣,尤其是袁氏的门生故吏,比如说御史中丞韩馥。

    在思忖片刻后,他沉声对众群臣道:“昨夜宫内之事,不得散布出去。当务之急是举行国丧,鉴于大将军身体不适,暂由济阳侯行大将军事,并尚书卢卿、执金吾羊卿,及太尉、司徒、太史令,共同主持国丧之事……”

    待刘辩说完后,太子太师卢植领着朝中百官齐呼:“臣等谨遵太子圣谕。”

    当然,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按照旧例,举办国丧之前,当先行太子即位之事。

    即位与登基是两码事,即位指先帝驾崩后储君先继承皇位,处理国事,免得国家因先帝驾崩而陷入混乱。

    此时新君相当于是‘代理天子’。

    当然,天子拥有的权力,理论上‘代理天子’也全都有,唯一的区别在于不可立即册立皇后,要等到国丧之后再行举办登基仪式,祭拜过天地、社稷、宗庙,成为真正的天子,那时才能册立皇后。

    因此,当日在玉堂殿,张让于裕帝灵柩前诵念先帝遗诏,旋即,代大将军事何苗,在百官前请太子刘辩即位,尚书令卢植领百官行礼叩拜。

    刘辩即位之后,命尚书令卢植下诏,尊先帝为汉孝裕皇帝,母亲何皇后尊为太后,号孝裕太后,董太后尊为太皇太后。

    因不能立即册封皇后,故没有册封蔡琰。

    随后,刘辩又拜太子太师卢植为太师,太子太傅羊续为太傅,隐隐为百官之首。

    整个过程,何进都没有出面,想来他如今是白身身份,也不好意思出面。

    随后,尚书令卢植下诏,昭告天下,昭告先帝驾崩、太子即位一事,举国哀悼,一年内禁止婚嫁喜庆之事。

    期间,朝中百官跪在灵帝灵堂上哭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