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汉生指南 > 汉生指南第45部分阅读

汉生指南第45部分阅读(1/2)

    ,双方激战一场,各折损了数百人马,骑军在死伤人数上占了点儿小便宜,却终无法取胜,只得退回下博大营。

    公孙瓒一路推进,在漳河水不远处的一片高地上,安下了营寨。两座大营距离约有五六里远。

    随后的几日里,骑军与公孙瓒的骑兵不断发生小规模交火,双方努力劫杀对方的斥候,并竭力收集情报。在这场决战前的热身战中,骑军凭借着坚固的铠甲、锋利的横刀和歹毒的骑兵弩,以微小的伤亡,占据了优势。公孙瓒遂派出大队骑兵,对骑军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公孙瓒的骑兵一直推进到下博数百步远,张奂据营坚守。公孙瓒指挥着步骑攻打了两次,下博大营无懈可击,公孙瓒折了数百人,并没有取得进展。

    一时间,公孙瓒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青州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也许不如边军,但其据营以守,坚固的铠甲和精良的武器,足以弥补一切差距。公孙瓒不可能用自己的士卒,去填平下博大营外的沟壑。时间愈久愈不利,青州兵随时都可能前来增援。公孙瓒心急如焚,但别无他法,他只好命令骑兵不断出击,截断了下博与信都的联系。公孙瓒紧张的收集着情报,围城打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八月二十九日,天气晴朗,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公孙照例前往下博大营挑衅——围城切不可闷围,总要让士卒们活动起来,以保障士气。

    出乎意料,高昂嘹亮的号角声响起,一阵儿金鼓齐鸣之后,青州兵竟然出了大营。公孙瓒远远的望去,发现是张奂的旗帜。先是骑军出营,离阵在左翼一片平缓的高地上。顺势而下,有利于骑兵加速,发挥其优势。先登千人前出,在一个小丘上设立了营垒。随后,青州兵背靠大营,向东西摆开阵势。

    “主公,我来!”

    “好!严纲,去准备人马。但是,没我的命令,不得出击!”

    青州兵能出营野战,正合公孙瓒的心意。在他的两万兵马之中,便有一万是骑兵,野战才是骑兵之长。为了避免青州军见势不妙,重新缩回去,公孙瓒没有断然出击,而是一直等待青州军出兵近半,方才命令严纲进攻。

    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公孙瓒的布阵,是以一万步兵为中军,两翼各有五千骑兵,严纲率领的五千骑兵,是在左翼。右翼田楷率领的五千骑兵,在戒备着骑军的袭击。

    命令一下,严纲手持长戟,一马当先,左右都是亲兵。五千骑兵紧随其后,也行动起来,最初只是缓缓的,慢慢的,骑兵汇聚成一股洪流,万马奔腾,势不可挡。烟尘四起,大地在颤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严纲没有作其他指挥,直接率领着这五千骑兵杀了过去。有什么可准备的呢?五千骑兵对一千步兵,难道会失败不成?

    再说,青州兵临阵犹豫再三,战力能强到哪里去,最初还有意在土丘中部立阵,眼看不妥,才又撤回了丘顶。薄薄的三层阵势,又没有多少长矛,立了百十张大盾又有什么用。在严纲眼里,青州兵的阵势就是一层纸——一戳便穿。

    “呜~~”

    号角声中,伍长和什长们的命令汇成一声,“上箭!”

    脚下的土地在颤抖,李明伟的身体也在颤抖。骑兵冲锋的威势确与步兵不同,说不清是激动,还是恐惧,但千百回的训练,使服从命令成为他的本能。一弯腰,脚下已经踏住了弩臂前的踏环,干净利落地拉开了拉杆,望山后退。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牙便扣住了弓弦,在起身的过程中,弩箭便已就位。须臾间,恐怖的蹶张弩,已经准备就绪。

    深深吸了口气,李明伟便恢复了镇定,激动和恐惧都不需要,专心致志的等待吧,多杀一个敌人自己就多一点活下去的希望。

    李明伟并不怕死。李明伟是张家的奴仆,后来成为张家的私兵。在通过整编,成为青州正规军之后,他就获得了自由,成为一名平民。如果他能够立下战功,比如说,斩首三级,李明伟大人便可以得到晋升,他全家也都可以得到自由,并得到五十亩土地——由张涵出。当然,假如李明伟战死,或者重度伤残的话,也有同样效果。不过,那一百亩土地便是由青州官府出了。

    “呸!”

    开战之初,却想到这么不吉利的事,李明伟不由自主吐了口吐沫,又踩了一脚,去去晦气。不怕死和愿意死,是两回事。虽然土地少点儿,李明伟依然更愿意用立功,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都尉赵文华身体也随着大地而抖动,身为先登的指挥军官,他神色不变,唯有两眼闪闪发光,紧紧的盯着奔腾而来的骑兵。赵文华心中有点兴奋。

    赵文华是张家第二次选仆时,与弟弟赵武杰一起双双入选的。后来因为成绩优秀,得以进入族学学习,他在族学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和训令。后来赵文华加入了鲁国郡国兵,屡立战功,晋升很快。与李明伟不同,整编过后,赵文华已经是都尉,秩千石的中级军官了。他的全家人早已获得了自由和土地。满怀着对张家的感激之情,赵文华期待着能立下更多的功绩。

    还有两百步——赵文华不动如山。

    还有一百五十步——“上箭!”

    青州军的先登上好弩箭。

    还有一百步——“举盾!”

    厚重的大木盾上裹着一层铁皮,下面的尖锥深深的刺入土中,粗大的撑杆被支在盾后,三百张大盾排列成一道坚实的铁壁。

    还有六十步——“预备!”

    青州军的先登亮出了锋利的爪牙,排在前面的,都举起了蹶张弩,形势一触即发。

    严纲策马狂奔,迎面扑来的狂风,打在脸上,他不由得激动起来。速度和杀戮从来都是令人兴奋的,严纲忍不住舔了舔干涩的嘴唇。

    距离还有一百五十步,严纲决定等等。

    坦率的说,严纲不怎么喜欢与青州兵作战。青州军都是缩头乌龟,每人一件坚实的乌龟壳是在令人头痛。原本在百步即可射箭,如今面对乌龟壳,也只能改成八十步,甚至八十步的杀伤也是有限的,等于平白少射了几轮箭。如此优良的防御能力,也使得许多人喜欢青州军的乌龟壳,但严纲把分得的几件铠甲,都给了部下,自己还是穿着那身鱼鳞铠。当然,为将官精心打造的鱼鳞铠,防御能力并不亚于普通的青州铠。

    在一百三十步的时候,严纲才吹响了号角。

    “上箭!”

    雷鸣般的马蹄声里,只有大声呐喊,才能听见,但什伍长们整齐的喊声,还是清晰入耳。

    严纲眯着眼睛,没有准备弓箭的打算。青州军的兜鍪和胸部的铠甲都有一分余厚,面上还带有铁面罩。只露出寸许宽的眼睛,弓箭的威力都被大大削弱了。

    一百步了,严纲没有动;

    八十步了,严纲决定再等等;

    “呜~~”

    直到七十几步远,严纲才吹响了号角。

    “放~~”

    在一片呐喊声中,天空“咻”一下,一层阴云掠过了上空。密密麻麻的长箭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圆弧,带着凛冽的杀机,越过大盾,直扑青州军中后部……

    突然,严纲看见大盾间闪烁出点点寒光,他猛地一惊,弩,是强弩!

    但是,在这个时候,距离太近了,骑兵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来不及转向了。严纲握紧了长戟,再次压低了身体,双腿用力猛夹住马腹,骏马吃痛,奋起余力又提高了速度,人死鸟朝上……

    “低头!”

    李明伟顺从的服从了命令,俯首45度,把脸部藏在了头盔里。阴云笼罩住天空,转眼箭雨便落了下来,打在众人的头盔上,铠甲上,发出清脆的“当当”声,随后便弹开了。只有少数倒霉蛋,被箭簇击破了铠甲的薄弱部位,或没有铠甲防护的部位,鲜血从撕裂的伤口涌出,渗湿了附近的衣物。不过,这些地方都不是要害,并不会影响战斗,没有人退出战斗,只有稀疏的闷哼声。

    “预备!”

    李明伟抬起了头,将蹶张弩平平举起,通过望山,来瞄准扑来的骑兵。老实说,在五十几步的距离,骑兵连人带马这么大的目标,李明伟实在用不上瞄准,不说百发百中,十发九中也是没跑的。但是,长期养成的习惯成为了本能,他还是眯着眼睛,瞄了一下——马也有要害的。

    “呜~~”

    “放箭!”

    听到命令,李明伟轻轻扣动了悬刀(扳机),没有观察结果,他便向左一步,给身后的唐国强闪开了位置,随即一转身,向后疾驰两步,从最前排来到了第三排,又一个转身,跨步战好,一弯腰,脚钩踏在了踏环里,拉开拉杆……待他直起腰来,弩箭便已就位。此时唐国强射箭完毕,正好闪开了位置,孙东平向前一步,李明伟紧随着他,也向前走了一步……

    李明伟的一个瞬间,在严纲看来却很漫长,寒光一闪,严纲就见爱马的头颅高高扬起,一直雪亮的方头四棱箭镞便从马耳后面透出来,慢慢刺在他的身上。鱼鳞铠的质量很好,又穿透了马首,弩箭并没有伤害到严纲。但胯下骏马的骤然减速,严纲没有丝毫反应便飞了出去……

    严纲飞出去足足有七八步远,重重地摔在地上,差一点儿没背过气去。恍惚中,似乎有人在大声叫他,但严纲的脑海里轰轰作响,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似的,竟分毫动弹不得……

    大汉国的军法森严,主将若是死亡,亲兵将尽数处死,其余大小军官也多如此。严纲说是冲在前面,却也不是最前面,再前还有亲兵——这时候都已死了。此时此刻,一见严纲落马,生死不知,所有人都急了,这是要掉脑袋的……

    骑兵们也顾不得许多,拼命向前冲。亲兵冲上前去,是抱有万一的希望,想将严纲抢回去。而骑兵们冲上前,则是为了立功赎罪——若是将这股青州先登灭了,斩杀其指挥的军官,也可以抵消罪行,这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了……

    于是,骑兵舍生忘死,如潮水般奔腾而至。青州军的蹶张弩是经过改进的,发射速度极快,又采取了三段轮流射击的方式,使发射速度达到了一个新高,顷刻之间,便射出了数千箭,也不能完全阻止骑兵的突击。毕竟,骑兵如奔流般一起向前冲锋,前面的骑兵自然而然便为后面的骑兵提供了掩护……

    严颂是严纲的侄子,又是他手下得力的军官,见严纲落马,他眼睛都红了,严颂恨不能把这些人都吃了。也是他运气好,穿着一身青州的骑兵铠,竟没有大碍,眼看着离青州军越来越近,严颂咬紧了牙关,端平了长戟,正要破开大盾,好杀个痛快,就在这个时候……

    “唏呖呖~~”

    胯下的骏马一声长嘶,忽然马失前蹄,严颂整个人飞出去好远,大头朝下摔在地上,当时便没有了动静。突破到近处,十步的骑兵很多,但他们无一例外,不是倒在了强弩劲射下,便是马失前蹄,整个人都成了骑兵炮弹——飞了出去……

    一个是偶然,二个是意外,但一批批都如此,连接近都不能,便平白的死在半途中,这沉重打击了骑兵的士气。勇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加之,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堆成了一片尸山血海,骑兵也冲不上去,后面的骑兵不由自主都降低了速度……

    幽州兵失去了前进的勇气,赵文华却还不肯放过他们,令旗一指,随着鼓声的响起,青州军开始了突击……

    严纲伏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才稍微清醒一点儿,手中的长戟早已不知去向,却看到一口黑乎乎的长刀直劈过来,黑暗吞没了他……

    是日,赵文华斩首两千有余,公孙瓒军左翼骑兵溃不成军。而右翼骑兵出动之时,又遭到了骑军的阻截。当赵文华指挥先登,奋力向前的时候,张奂也把握住机会,立刻挥军猛攻。右翼骑兵也崩溃了,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公孙瓒全军皆溃,大败而归。

    宜将剩勇追穷寇,张奂指挥着青州军紧追不舍。公孙瓒逃到大营附近,收拾残兵准备再战,却被随之而来的赵文华指挥先登猛烈攻击。公孙瓒军又败,连牙门旗竿都被夺取了——牙门旗竿就是旌旗,也就是全军的军旗,连牙门旗杆都被夺去了,公孙瓒的狼狈不堪可见一斑。公孙瓒军遂溃不能止。其时,张奂指挥青州军赶到,趁势拔其大营。随后,骑都尉孙齐云指挥着骑军一路追杀,直追杀出上百里之遥。

    是日,青州军共斩首五千余级,俘虏八千有余,斩公孙范、严纲以下将校一百一十七人。

    公孙瓒仅率白马义从等五百多骑度过了漳水,逃脱了性命。

    至此,张涵控制了冀州全境。

    第二十四章 战定

    这是一张美丽的强弩,湛蓝色的弩带着钢铁独特的魅力。弓身长四尺余,浑然优美,弓弦长三尺多,比一般的弓弦稍粗。弩臂和弩机也都是由精钢制造,精巧而坚实,弩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在弩臂前端还装有一枚形如马镫的踏环,显而易见,这是一张蹶张弩。在弩弓、弩臂和弩机等零件上,都可以看见一排数字,标明了生产的日期和批次——据此,便可以查出是哪位工匠,在哪天制造的。

    张奂细细的把玩了一会儿,试着拉拉弓弦,又用拉杆拉了下望山:“不错!六石的?”

    “嗯,”赵文华爱惜地看着蹶张弩——这可是他的心肝宝贝,“弓身长四尺二寸,弓弦长三尺三寸,弩箭方头铁羽长八寸,两百步外可入榆木四寸,一百步内可贯重甲。六石蹶张弩,使用拉杆后,利用杠杆作用,使拉力下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即便不用脚,光凭着双手也可以使用。因为通体都是精钢制造,可以承受更强的力量,所以在精心设计后,整体重量不升反降,仅三十三斤。射击速度极快,在不瞄准的情况下,每分钟最快可以射出三十箭,一般说来,每分钟能射击速度为十二箭左右……”

    说起这蹶张弩,赵文华立刻就滔滔不绝,直说了好长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赵文华所说的分,与后世的并不一样,而是张涵为了计算方便自行规定的。大汉国将每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又将每个时辰分为八刻,考虑到以后制作钟表,张涵将一刻钟分成十分钟。一分钟顺理成章也就分为八十秒,即一个时辰为八十分,六千四百秒。这样一来,一分等同于后世的一分半,而一秒则要比后世的秒长八分之一。

    换言之,在后世的一分钟里,可以射八次箭。

    “哦,那不是与弓箭差不多了?”张奂笑着问道。

    “不行,比弓箭还是要慢一点儿的……”

    赵文华这话与其说是谦虚,还不如说是在炫耀。

    伸手要过弩来,赵文华一弯腰,左手自然的从腰间掠过,取了一支弩箭在手。扶住了弩臂,脚伸进踏环,踏个结实,右手探到拉杆的把手处,也不见他用力,“喀哒”,轻轻地一声响,望山被拉向后面,牙上升,钩心被带起。扣住弓弦,将其一起拉开,直起腰来,将蹶张弩端起来,左手顺势将弩箭放置在失道里……

    这话说来罗嗦,张奂在一旁看来,赵文华也就是弯下腰来,再直腰这么短的功夫,蹶张弩便已准备就绪。张奂不由得兴致大起,这么快,比弓箭也慢不了多少。

    “蹶张的射速,怎么也不能与弓箭相媲美,但是,射箭使用的是手指的力量,射不了几箭便乏了,能射上十箭,还依然保持稳定的,屈指可数,寥寥无几。而这蹶张便大不相同了……”

    赵文华把弩箭取下,将拉杆展示给张奂,拉杆前面呈一圆柱状,平时置于一个凹槽中,恰好可以容纳人手。

    “这手的握力,可比手指的拉力强多了。我这营中,又都是六石弩,即使射上百十箭,也完全可以保持稳定……”

    “不错!不错!看来,我也要抓紧了……”

    这批蹶张是小作坊的最新产品,试制了两千,先拿来军中试用一下,看看实际使用情况。张奂分得了一千。如今既然好用,张奂自然要争取先为自己的部下换装,总不能平白做了贡献。

    张奂心里盘算着回去怎么说,嘴里则在夸奖着赵文华,脚下不免没有留神。“叭叽”一声,险些滑倒,好在赵文华手脚麻利,扶了他一把。张奂这才注意到,原来踩在一滩凝固的血泊里。

    “将军,小心些儿!等把战场打扫完,您再来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