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鼎迎回置于天恩殿中,昭示天下,彰显正统,方能保住太子之位!因此太子一党官员有此表现,不足为奇。
而赞成就地筑庙祭祀的官员,就堵直所知,太尉周越,卫尉常严等人俱是与二皇子秦雍走的亲近,如今这一番表现,应是打着动摇太子根基,浑水摸鱼,从而借机上位的如意算盘。
只是,如此做法,就不怕为他人做嫁衣裳么?
君臣争论不休,最后丞相吕仲与太尉周越率领百官齐向秦帝一躬道:“事关重大,恳请圣上裁决!”
秦帝皱眉思索片刻,方开金口道:“山河鼎乃天降祥瑞,且攸关天下气运,因此还是迎回武功安置于天恩殿中为宜!”
金口一开,丞相吕仲等人不禁面带喜色,齐声高呼‘圣上英明’。太尉周越等人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俯首称喏。
又听秦帝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由太子择吉日良辰前往青州罢。另,十四子秦政既然已有封地,再留武功于礼不合,故随太子一同前往青州!”
闻听圣谕,群臣不禁生出古怪念头。圣上令十四皇子与太子同行,到底是何用意?
“还有一事!山河宝鼎回归东土,太玄清虚宫诸位真人功不可没,朕欲赏之,不知众卿有何建议?”秦帝又问道。
“奖赏之事,全凭圣上作主!”无论是丞相还是太尉,皆对秦帝赏赐一事漫不经心。太玄清虚宫乃是天下第一道门,诸位真人皆是得道仙真,视功名利禄如浮云,所能赏的无非是宫中藏珍罢了!
秦帝点点头,向身旁内侍望了一眼。内侍会意,立刻开嗓道:“宣太玄清虚宫弟子杜重霄晋见!”
不多时,便有一黑衣少年走进金殿,向高居于宝座之上的秦帝躬身道:“草民拜见圣上!”
文武百官俱投来惊讶目光,对杜重霄之名,他们早有耳闻。曾在去年玉石关之战中以一己之力,阻挡妖兵万余,最终坚守援军到来,使玉石关免去破城之灾!而今青州又有消息传来,山河鼎之所以平安回归东土,几乎全仗此少年之功!
但见其眉浓如墨染,其目日月之明,其神珠华内敛,其形挺似苍松。曾与边关显骁勇,又寻宝鼎立奇功。如今金銮殿中站,谁人敢言不英雄?
内侍手捧圣旨,高声宣诏:“今有太玄清虚宫弟子杜重霄,英雄年少,才惊于世,心存苍生,德行仁厚。边关力阻十万妖兵于前,苦寻宝鼎力挽天下气运于后,今敕封杜重霄为护国灵运至武怀德真人,特赐紫袍玉带,龙纹金牌。钦此!”
闻听圣旨,文武百官面上难掩震惊之色。除高祖皇帝一朝之外,而后五百余年,大秦均未有护国真人出现。只因天下书院兴起,大秦自上而下皆以儒术为尊,佛学道法渐趋式微,影响早已不如从前。
而今皇帝颁下圣旨,册封太玄清虚宫弟子为护国真人,却是意欲何为?只是如圣旨所言,为了彰其不世之功么?在场文武百官,没有人会忽略杜重霄的另一个身份—汉王殿下之师!
杜重霄立于殿堂之上,眉头微皱。尽管早有紫极掌教提醒,但他还是被这圣旨上的内容所震惊。
太玄清虚宫千年以来,唯有太师伯祖玄微真人受封为护国真人。依他想来,被封为护国真人者,应是德高望重之辈。他如今不过为宫中二代弟子,修为不过洞明修行境,又如何能当得起‘德行仁厚,心存苍生’八字之赞?
“杜真人,该领旨谢恩了!”内侍扬声提醒道。
杜重霄想起昨夜紫极掌教之言,‘以你所立不世之功,受何样封赏都不为过,坦然接受便是了,无须劳神介怀!’
“杜真人,该领旨谢恩了!”内侍再度提醒道。
杜重霄又想起昨夜留宿汉王府,秦政见他归来,喜极而泣,跪拜在地言道:“自师傅离开都城,弟子度日如年,如今封了这汉王,却还不如从前,周围之人或是阿谀奉承之辈,或是居心叵测之徒,除师傅之外,再无一人真心对我……!”
“杜真人,该领旨谢恩了!”内侍第三次提醒道。
秦帝面上笑容渐渐敛去,他已看出杜重霄有拒辞封赏之意。
文武百官俱是面露惊讶,内侍三度提醒而此子无动于衷,莫不是想拒受封赏?
“草民谢圣上隆恩!”清朗之声回响于金銮殿上,杜重霄轻轻一揖,抬起头来,神情坦荡,如日月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