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不过终归还是装上设备比较舒服一点。
傅清扬三人潜入水中,查找这一个地方是不是地图上记录的地形。三人分头查找,一直找了一个多小时,可是却发现大屿山水下的地形和地图上没有丝毫类似的地方。到了这个程度,三人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这先天洞府不可能在大屿山附近。于是,三人又开始寻找其他地方。就这样,一直找了三四处地方,等到快要天亮的时候,傅清扬三人来到了伏波山附近。
伏波山位于漓江之滨,孤峰雄峙,半枕陆地,半插江潭,遏阻洄澜,故以为名。又因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经此,有远珠伏波传闻得名。唐时山上曾建有伏波将军庭。现有癸水亭、听涛阁、半山亭、远珠洞、试剑石、千佛岩、珊瑚岩等名胜,还有一口重一千余公斤的”千人锅“和重2700多公斤的大钟,为清定南王孔有德女儿为悼其父所铸。
波山还珠洞中,明《赤雅》载:“其最奇者,有石悬空而下,状若浮柱,去地一线不合。闻昔有神人名揭谛者,试剑于此。”清金 《广西通志》说,“洞中踞石有巨人迹,宛如刻纹。又紫白二蛇,蜿蜒相向,存浮石络其项,大似老龙戏珠。”关于试剑石,有种种传说,也有说是马援试剑造成的。宋经略安抚使范成大曾在此举行鹿鸣宴,祝愿乡试告捷的举人,“应表明年第三闾”。在此之前,桂林地区出过两名状元,一是唐代的赵观文,一是宋代的王世则,传说还珠洞悬石若是“岩石连,出状元”,所以试剑石又名“状元石”,表达了人们对多出良才的美好愿望。宋梁安世在石旁题刻的《试剑石词》有“怪石虚悬象鼻”,也有称之为“象鼻石”的。 珊瑚岩 还珠洞内临江北向的一小岩,高1.75米,宽1.1米,深5.5米,面积6.05平方米。宋代朱希颜在岩侧的伏波潭(还珠洞试剑石旁)中得一古生物化石,如枯萎的岘山松柏,枝干挺拔,无花无叶,色泽晶莹,铿然有声,认为是稀世之珍,赋诗刻石还珠洞壁记之。人们遂以珊瑚命岩名。珊瑚岩虽小,马王洲,明月峰诸景可尽收眼底。 传说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用宝剑劈的。朱元璋和汉王陈友谅在鄱阳湖东南打了一仗,朱元璋被打得大败,急急忙忙退到黄山,陈友谅穷追不舍,也来到黄山,下令部队歇足吃饱,活捉朱元璋。陈友谅的宠姬——娄姬,美貌无双,陈友谅对她宠爱无比。她也随军来到黄山,并要带着女婢上山游玩。娄姬游山赏景时,只顾往后退,不觉来到悬崖边上。将要落崖时,突然有人飞马而出,伸手把娄姬抓了起来,放到马背上。当马停下,娄姬谢了“救命之恩”后,抬头一看是朱元璋,忙说:“你怎么还不快逃呢?”朱说:“只怕没有时辰啦!”娄姬诚恳地说:“放胆前行,必有时辰;无胆前行,误了时辰。”朱听罢转身就走,不料一块巨石挡住去路。他抽出宝剑,暗暗地说:“若能重整队伍,打下江山,并纳美人,剑下石开。”说罢,挥起宝剑,一声巨响,剑下石开。朱元璋回头向娄姬一笑,便踏上马,招呼兵丁,从巨石缝中过去。他终于赢得时辰,逃离黄山。后来重整队伍,灭了陈友谅,当了皇帝,还纳了娄姬为妃。另有一说,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被元兵击败,将士逃散,战马阵亡,他只身冲出重围,来到石旁,悲愤万分,举起宝剑,面对巨石发誓说:“不推翻元朝,我誓不为人。”接着,手起剑落,将巨石劈为两半。石上“试剑石”三字,为明代左司马汪道昆所书。今人曾有诗咏道:“虽说兵败困山中,却能砺志灭元军。手举剑落寒光闪,巨石应声两半分。”
当然了,这些历史故事不是傅清扬等人现在关心的。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水下的情况,容康和贺老三与傅清扬的想法基本上是一样的。三人很快潜入水下,这一次,傅清扬一到水下就感觉到这里的环境有点熟悉,似乎和地图上看到的地形有几分相似。傅清扬当即大喜,他觉得十有**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这先天洞府极有可能就在此处。想到这是先天武者的洞府,里面可能藏着进阶先天的秘密,傅清扬心中一片火热。这倒也怪不得傅清扬,任何一名丹劲期武者看到进阶先天的希望,恐怕都会比他还要激动。毕竟,成为了先天武者,也就相当于成了陆地神仙,拥有超凡入圣的神功,也拥有远超常人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