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青云记 >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七十九章 重挫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七十九章 重挫(2/2)

,没有了一边的威胁,朝廷整支大军的局势立刻得到了缓解,松了一口气的洛城卫一边继续追杀那些散兵游勇,一边分出了两支军力,来解济州卫的困局。

    战事至此,局面被朝廷军再一次扳了回来。而眼见着事不可为之后,石虎和郑三山不约而同地,当机立断选择了撤退。双方且战且退,终于渐渐脱离了战斗。各自修整布防,直到天光大亮,新的战场态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重新控制了战场的朝廷军,分批打扫着战场,而一支特殊的斥候小队,也被派往北边的战场上查探。不但是明忠心中纳罕,很多将领心中也同样不解,明明吴王的叛军只有可见的那些人,昨夜那支莫名其妙的队伍,究竟是哪来的?只看他们的穿戴,便和寻常的叛军有些不同,虽有兵器甲胄,但却不甚精良,好似匆匆拼凑的一支队伍。然而昨夜一场厮杀,对方悍勇嗜血之处,却犹似比寻常叛军都要高出几倍不止!一番查探检点之后,看着这些尸体那些特殊的穿戴和发髻,闻着那些尸骸身上连血腥气都似乎遮掩不住的海腥味,明忠等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人根本不是隶属吴王的叛军,而是游荡在东南一带的海寇!而在大量的海寇尸骸中间,似乎还有一些江寇夹杂其中!

    江寇!

    海寇!

    怪不得对方出现得如此突然,怪不得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原来吴王的手中,还握着这样一股力量!从昨夜的战斗规模来看,这支江海混合的寇兵,数量至少在五千上下!这么大的一股寇兵,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被吴王招揽的。以吴王一贯的风格和做事的手段,想必早在很久之前,便已经和这些人互相往来的。东南沿海的东洋倭子,常年在海上飘荡的海狗子,本地出去的海帮,江面上常年暗自蛰伏的江匪……一旦把这些人全部串联起来,一些往年始终困惑的事情也便有了答案。

    朝廷长久以来,在东南沿海的剿寇事宜屡屡不顺,投入不少,却收效甚微,严重拖慢了沿海的农业、商业和百姓人口的发展。虽然屡次下旨催剿,却仍然无处着力。而在以往,一直活跃在江面的匪帮,近两年来由于水师的发展和不时的廓清,江寇的踪迹终于慢慢消失了。一直以来,江寇的绝迹都被认为是水师的莫大功绩。然而现下想来,无论是海寇的难以剿灭,还是江寇的忽然消失,绝对都是吴王张秀很早之前便布下的棋局。若是没有今日的一战,恐怕世人还会被展露出来的表象蒙在鼓里。

    最新的战报,很快便写出来,交由快马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江阳一役,朝廷军大损,直接阵亡人数接近六千!而折损和受伤的人数,则有一万余人!眼下可以直接参与作战的人数,由原来的四万余人,一下子锐减至不足三万!而反观吴王叛军,直接损失的最大成分,不过是背后偷袭而来的江海寇兵,阵亡大概为三千余人。雷山卫,折损两千余人。江阳卫折损的最少,依靠着最开始的防御,以及最后趁势追击的优势,战事进行到最后,江阳卫总共的伤亡,不过才一千人左右。

    两相比较,江阳一役,朝廷北线实在是吃了一个大亏!

    军报传送到京师,朝堂上一片哗然!

    先前朝廷军势如破竹,形势一片大好,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眼看着吴王要被一鼓作气地推平了情况下,居然玩了一个漂亮的伏击!而不从战略战术上说,仅仅从数字上分析,这一场战斗对双方的影响,都无疑是巨大的。

    霎时间,朝堂上沸反盈天。先前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忽然变成了一面倒的批判,被夸奖了没几天的六皇子明忠,一下子从这些声音里消失了,而那些和他一同作战的将领,却几乎个个都被批得体无完肤。请求皇上申斥、降罪于前方将领的折子,雪片一样飞到了启元帝的书案上。

    出现了如此败绩,启元帝也是大为光火,但是身为一个略通军事的皇帝,对于这种情况的应变却比那些只知道纸上谈兵的大臣要沉稳得多了。启元帝并没有立即颁旨,相反,所有与前线战事有关的折子,最开始的时候都被他押了一下,哪怕是那些危言耸听似乎再有拖延朝廷即将朝不保夕的折子,启元帝也是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地搁在了一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