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小霸王孙策 > 第九十一章 奇袭乌巢

第九十一章 奇袭乌巢(1/2)

    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为分外戚大将军何进兵权,于中平五年八月(188年),在洛阳西园招募壮丁设立的一支军事组织,分别为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典军校尉——议郎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而乌巢烧粮之时,淳于琼的确曾拼死力战,并不像《三国演义》中一样醉卧在床上,两万人打不过五千人,只能说,袁绍的部队太弱了。

    (以下是正文)

    十月十四日,傍晚。[bsp;   曹操坐在中军大帐中,面前的几案上摆着两封信,一封来自许都的荀彧,一封来自庐江的孙策。

    曹操在官渡已经与袁绍对峙了太久了,久到连他自己都对自己在此地坚守的决定产生了怀疑,久到连他自己都感到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久到连他自己都产生了退回许都的想法。

    直到曹操收到了荀彧和孙策的信。

    荀彧的信很长,是特地回复曹操问询他关于退兵一事建议的回信,信上写着:袁绍将主力集中到官渡,欲与主公一决胜负,这已经到了关系全局成败的紧要关头。如果主公主动从官渡撤兵,袁绍必定会趁势进攻,士气也必然会重新振作起来,后果不堪设想!袁绍不过是个平庸无能的蠢材,虽然能够团聚人才,却无法很好的使用人才,主公神武英明,顺时应势,必能一鼓而破之。现在虽然军中军粮短缺,但是局势还远远不及当年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之间相持时的状态。当时刘邦和项羽没有一人愿意先撤退,就是害怕因为撤退而丧失了有利的形势。主公以不足二万的兵将坚壁固守,卡住袁军的咽喉使之无法前进已经三月有余,袁军的力量可谓是到了强弩之末,只要抓住机会,相信相持的局面很快就会被打破。

    孙策的来信是随其送来的军粮一起到的,信很短,写到:曹公的智慧、武勇、用人、果敢无不胜于袁绍,相持半年还无法获胜,是否是因为曹公太过谨慎,想做到万无一失。若能寻获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局面一定会很快有所改观。

    两份来信有异曲同工之妙,战争中优劣成败的变化的确往往取决于能否再坚持一下的努力,再坚持一下,劣势就有可能逐渐转化为优势,反之,优势也就可能转化为劣势。

    曹操反复读着两封来信,等待着入夜,他知道,整个军营中的兵将们同他一样,也都在等待,因为这个夜晚可能是他可以获胜的最后一个机会,几个月的坚持已经消耗了几乎全部的粮食和马草,剩下的储备无法支持他们度过十月。

    坐在帐下的夏侯渊正在为自己的铁弓紧弦,他仔细的在弓弦上抹好了油,轻轻的拉扯了两下。夏侯惇则坐在另一边,借着烛光反复的看着自己佩刀上的花纹。其他众将也都神情严肃的各自坐着,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穿好了甲胄,喂饱了战马,装满了箭囊,可以随时冲上战场。

    距入夜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中无奈的笑了一笑:最后一战了么。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哪怕这一次的突袭会送掉自己的性命,他想要用这一战为自己向天下人证明,他曹孟德没有什么事是不敢做的,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诸位将军,带兵出营。”曹操缓缓的站起身来,“不要点火把,以防惊动敌军。”

    在袁绍的大军还在沉睡的时候,曹操带领着五千步兵和骑兵离开了自己的营寨,他们竭力保持安静,马裹蹄,人衔枚,没有打火把。他们每个人的背上都背着一捆干柴,连曹操也不例外,兵将们都紧紧抿着嘴,但是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亮,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探子已经反复的被派出,消息已经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