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总裁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多尔衮的选择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多尔衮的选择(2/2)

。”

    小西彦长一看,这个姓范的汉人还真是向着满清啊,清军敢打那当然是好事,只要清军死心塌地和明军耗下去,大日本尽可以多泄露点军工技术给清军。于是说道:

    “我们大日本当然希望大清取胜,只要有什么帮得到的,我们义不容辞。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我们大日本会无条件地支持大清。”

    多尔衮骨子里是瞧不起日本人的,心说你一口一个“大日本”,明明是小日本,非要自己冠以“大日本”,真是可笑之至。不过多尔衮也算是成熟的政治人物,倒也是不动声色,且由着他吧,谁叫现在有求于人呢!直到小西彦长告辞,多尔衮才揶揄道:

    “这个小日本,他娘的还真神气。神气个啥!

    济尔哈朗笑了笑,心说现在可不是与小日本斗气的时候,于是说道:

    “不说这小日本了,不如还是说战局之事吧。”

    洪承畴对于当今战局,自然是体会最深,昔日祖大寿被清军围困在锦州,清军围而不攻,明眼人一看,这分明就是行的围城打援之策,当日大明若是舍弃锦州,对于大明来说并非最坏的选择,大明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祖大寿的军队没了,重建一支同样的军队对大明来说并非难事,失去锦州也不影响与清军对峙的大局。当时若是乘胜追击将李自成残部彻底剿灭,李自成不能死灰复燃,一两年之后再与清军决战,那时皇太极已死,胜负之数尚难逆料。如今时过境迁,攻守易势,明军摆出了当年清军同样的架势,围住阿济格两万多人,清军几乎没有更多的选择,正如小西彦长所说,不是撤,就是援,清军绝不可能放弃阿济格这两万多人马。如果放弃,清军的士气大受打击不说,关键是清军的青壮一下子去了近三成,以后就再也不是明军的对手了。当然,洪承畴也不能提议让阿济格撤下来,阿济格这会儿也撤不下来啊。洪承畴想想,一时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时范文程倒是说道:

    “以臣之愚见,为今之计,若是能够将阿济格的人马撤下来,也不失为一策。”

    济尔哈朗点点头,说道:

    “明军有海上之利,金州三面临海,有利明军作战,阿济格的人马若是撤下来,然后诱敌深入,我军尽可一战。”

    洪承畴摇摇头,说道:

    “阿济格的人马恐怕难以撤得下来,明军有铁甲车,而阿济格此时没有**包和超口径炮弹,对付铁甲车恐怕还是不行,而且两面受敌,一旦离开坚固的防守阵地,臣恐明军乘势夹击,只怕凶多吉少。”

    多尔衮常年征战沙场,自然知道洪承畴所说有理。当年松锦之战,明军如不是夺路而逃,也不会一败涂地。此战若是不能克制明军的铁甲车,阿济格两万多人撤下来的结果很可能会落得全军覆没。多尔衮对洪承畴的意见一向很是重视,故而说道:

    “洪学士说得不错,撤不是办法。可你有什么对策?”

    洪承畴此时心中有了计较,因而说道:

    “臣以为,阿济格的人马不能撤,他手下两万多人马,只须固守待援,坚守一个月应该不成问题。可以传书告知如何**包,如何以**包对付明军铁甲车,如此,则固守更有把握。而我军则抓紧调兵遣将,制作小西彦长所说的**包和超口径炮弹一应物事,半月之内,应该准备停当,然后大举赴援,与明军决战。臣还有一策,在我军备战这段时间,不妨对明军行一个缓兵之计,我们派出使节前往旅顺,做出议和的姿态,以骄其心,若明军入毂,稍有懈怠之心,则我军决战之胜算更大。”

    济尔哈朗听罢也觉得撤军实无把握,全力增援才是唯一的选择,而说到议和,袁崇焕也好,后期的崇祯也好,都把议和当成缓兵之计,这一招倒也是尽可一试,因而说道:

    “洪学士所说有理,还是要立足与决战,这个议和也是值得一试,不知睿亲王意下如何?”

    多尔衮咳嗽一声,说道:

    “就照洪学士所说的办。大军出战,决不可失之草率。对付明军的铁甲车,**包和超口径炮弹须得尽快赶制出来,赶制出来之后,才能与明军大举开战。至于阿济格所部,严令其死守待援,此举,可以疲惫明军。议和之事,既是缓兵之计,也可以试试,能让明军心生骄纵固然不错,就算明军不上当,那也没有什么,知道一下崇祯皇帝有多大胃口也是好的。”

    ------

    很快,清军的使节就到了旅顺,表达了议和的意向。这是多年来清军第一次主动议和,考虑到这个新情况,崇祯做出了一系列安排,虽然明知这是清军的缓兵之计,但是,就清军这议和举动,却是可以大大利用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