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匡扶后周 > 第506章 文治三事

第506章 文治三事(1/2)

    董遵诲平定湖南的消息很快传回了开封府,引起了朝廷上下的震动。从出兵到现在,不超过一百天,除去行军、集结耗费的时间,真正用来接战的不过是十余天!也就是说,周军在董遵诲的指挥下,两天内就攻克荆南,十天内就攻破湖南,并生俘高继冲和周保权,让大周得到了十七州、八十三县的地盘,新增人口二十三万七千余户!

    这样的赫赫战功,比起郭荣来毫不逊色,甚至能与开国皇帝郭威相提并论。有些人顿时感受到了董遵诲对郭家社稷的威胁,紧密团结在以魏仁浦为首的反对派周围;但更多的人却觉得董遵诲前途无量,感觉自己能在董遵诲麾下有用武之地,主动投向了董遵诲。仅在董遵诲回京途中,就收到了百余官员的效忠书信。

    对此,重病在身的范质有心无力,也只能听之任之。而王溥更是在朝廷中党附董遵诲,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事业之中。在董遵诲回京几天后,王溥向朝廷进献《五代会要》。

    该书三十余卷,王溥按照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至世宗郭荣即位)实录及旧事传闻,分条件系,类继承编,共二百七十九事目。卷一至卷六记载帝号与宫中制度,卷七记乐,卷八记礼,卷九记刑,卷十、十一记天文,卷十三至二十四记载官制,卷二十五至三十记载周边关系。因为王溥占据高位。能够翻阅前朝留下的诸多史料。所以书中引用的诏令、奏议可信度极高,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此书一出,不能说洛阳纸贵,也可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自古有着给前朝修史的传统,唐末以来战乱纷杂,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是忙着厮杀就是忙着篡位,谁还有哪个闲情雅致?!而王溥此书一出,不仅弥补了历史空白,而且还相当于信心百倍地向周边宣称:我大周乃是中原正朔。更有信心平定天下!

    这样的文坛雅事,董遵诲自然不甘旁观,加上他与王溥平日里交情不错,而王溥编纂图书的过程中。董遵诲的大哥董遵训也出力甚多,董遵诲便献出大笔钱财,将此书雕版印刷!

    作为一个文臣,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受人欣赏、刊印天下,实在是心怀大畅。王溥经此一事,与董遵诲的关系越发紧密。这样一来,董遵诲在五人议事会中已经手握三票,大权在握!

    而且作为董遵诲平定荆南、湖南的奖赏,皇帝已经下诏,册封董遵诲为晋王!要知道经过数代演变。晋王几乎已经成为王储的代名词,而皇帝无子,这就意味着董遵诲甚至有可能荣登大宝!对此,董遵诲并没有欣然接受,而是固辞,在得到朝野的一片赞誉声后,顺顺利利赢得了宋王的封号(董遵诲此时仍兼任归德军节度使,治所在宋州)。

    也许是受到《五代会要》的鼓励,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上奏,长期以来刑统科条繁浩。不便执行,请别加详定。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单纯的学术之事,要知道范质年前曾经受命编辑《大周刑统》,这才刚刚过了年余。这窦仪就跳出来表示质疑,身后若是无人撑腰。他岂有这翻案的胆量!

    朝野上下顿时将目光盯在了最近炙手可热的董遵诲身上,难道说他想把范质拉下马,也换上自己的亲信,这样的话只要董遵诲拿下魏仁浦,朝廷可就成了他董遵诲的一言堂!

    董遵诲对此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知道一点,自己完全可以抛开表面假象,通过利益的得失来寻找幕后黑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果那窦仪是自己策动,那自己一定会与范质交恶,而范质要想保持威信,就得主动起来对抗如日中天的自己,这样一来,他势必要对魏仁浦等人多加笼络。而且魏仁浦也可借机来避开董遵诲的敌视,消除张琼事件带给他的恶劣影响。如此看来,最后的得益者就是魏仁浦,而这窦仪定然是听了魏仁浦的挑唆!

    分清楚利害关系,董遵诲对付起来更是游刃有余。在大朝会上,董遵诲主动表态,大周刑统乃是首辅范质呕心沥血之作,不仅适用于现在,也适用于将来,短期内并无修订的必要!

    董遵诲一言已出,党附于他的朝臣们纷纷出言附和,魏仁浦怎么也没有想到,董遵诲居然甘心放弃这打击范质的好机会,来不及出言赞同的他顿时变得极为显眼!

    范质到了现在,哪里还不明白是魏仁浦搞的鬼,心中也是十分气愤。但范质为人风趣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