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官居一品 > 第九二一章 君(下)

第九二一章 君(下)(2/2)

来,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放肆,有意见去司礼监说理去!”幸好今天传令太监没工夫,只是训斥了一句,便匆匆往下一站跑去“哥,怎么办?”梯子上的太监有些发木。

    “什么怎么办,换回来呗。”下面的太监没好气道。

    但很快他们就悚然了,因为地处必经之路,便见宫里的大太监全都往乾清宫涌去,过一会儿,太医院院使率诸太医也进了宫这可是半夜啊。

    两人跪在地上,面面相觑,就连他们这种低等级的火者,都能感到天要塌了。

    天果然塌了,不久之后,乾清宫里传来一阵女眷的哭声,紧接着景阳钟响,皇上龙取宾天了。

    “皇上……”太监们哭成一片。

    本来已经大好的万历皇帝,因为服了两粒金丹,在夜里猝然死去…当然其中还另有隐情,但能对外公布的消息,就只能到此等程度了。

    二位太后和王皇后,三个女人围着遗体尚温的大行皇帝,哭得昏天黑地。其余的嫔妃、内宦,跪在帷幕外放声大哭。

    但皇帝突然驾崩,有太多的大事需要处理,光哭是不行的,还得强忍悲痛拿出主意。

    在司礼太监张宏,慈宁宫管事牌子邱得勇等人的安抚下,终于权且敛住戚容,到隔壁静室议事。

    头一个议题,就是接下来怎办么。

    “怎么办?”哭肿了眼的李太后问接替张宏的大内总管田义道。

    “按照先例,应该是请内阁大臣,几位国公爷入宫,襄赞太后处理大行皇上的后事。”田义轻声答道。

    “哪里还有内阁大臣?“李太后茫然道:“听说不是都卷铺盖了么?”

    “一来,他们的辞呈皇上还没批,二来,可以让他们感恩,尽心竭力的辅佐新君。”应该说,田义还是太监里比较靠谱的人物。

    “新君”李太后低头看看自己怀里的孩子,那是万历皇帝唯一的子嗣一年仅两岁的皇长子朱常洛。这孩子长得和万历真像,她恍然回到了十二年前,自己看着大臣,抱着自己八岁的儿子登极,然后就是不堪回首的八年。直到万历成年,母子俩才重新找回了安全感和尊严。

    难道又要重演这段历史?而且这孩子才两岁啊,还要比前次最少多六年。

    李太后想想就不寒而栗,许久才垂泪道:“高宗皇帝临终时,曾有遗训:“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争奈东宫小哩难道又要让这可怜的娃娃,像他父皇那样么?”“太后可以监国的“田义轻声安慰一句,又觉着不妥,再加一句道:“太皇太后更好。”

    大家一看,心说,这有三位够资格的,可不怕人手不够了。

    “…”李太后沉默许久,就当大家以为是默许了时,她却语出惊人道:“那何不直接立个长君呢?”

    “可皇上就这一个子嗣…”田义心说,那能凭空变么?

    “但高宗皇帝还有儿子,大行皇帝还有个同母弟弟。”李太后沉声道。

    原来她是想让潞王当皇帝,不过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也并不意外。

    “兄终弟及,也不是没有先例,就让潞王先当一任,但立常洛为皇太子,将来再接他的大位。”李太后缓缓解释道:“哀家记得,本朝就好像有这样的安排。”

    李太后好读书,自然不会连这点知识都要求助,她不过是想让别人道出来,更有说服力罢了。

    “当年英宗北狩,太子…也就是宪宗皇帝才两岁,国无长君。

    在孙太后的受意下,景皇帝继承了皇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长子为太子。”这可是在新君面前邀功的大好机会,田义还在沉吟,张诚抢着回禀道:“说来也巧,宪宗皇帝当时也是两岁。”

    “但那是国家危难之际。”田义出声道:“鞋子眼看就要兵临北京城了!”

    “难道现在不危急?”田义毕竟才刚上位,有的是想挑战他的,另一个大太监抗声道:“鞋子休养了十多年,早就兵强马壮了。若让他们知道了,我大明换了两岁的天子,哪里还有敬畏,肯定会提兵入寇,再临京城的!”

    “还有南方的叛乱”又一个太监帮腔道:“要是知道下任皇帝才两岁,肯定野心更大了!“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把田义说的招架不住,只好告饶道:“老奴说什么不重要,还是请大臣们来拟遗诏吧。

    ”他准备让大臣们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遗诏”一听这两个字,李太后又想了让她倍感屈辱,也是导致皇室被权臣欺凌的“隆庆遗诏,。不由怒火熊熊道:“田义,哀家问你,决定新君的权力在哪里?是哀家,还是那些臣子?!”

    “当然是太后娘娘了。”田义脸se煞白道。

    “那你为何要让大臣来拟遗诏?”李太后yin森森道:“莫非是在为你的主子把持朝政做准备引”

    田义这才想起高拱、沈默,给李太后带来的惨痛记忆,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了。

    第二天,身穿青衣角带,在宫门外守了一夜的大臣们,才被允许进宫吊唁。

    臣子们对万历这样的皇帝,自然谈不上什么真感情,但一想到国家多事之秋,又没了皇帝,还是忧虑难耐,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起来。

    在大行皇帝的灵柩前哭过后,等待他们的,是二位太后娘娘,拟定的潞王继位,朱常洛为太子的懿旨。

    大臣们一片茫然,虽然对万历皇帝暴毙毫无准备,但大家心里并非没谱,因为六十年前正德皇帝暴亡,前辈大臣们的应对措施,已经载入史册,堪称经典。大家只要照方抓药即可。

    他们甚至已经在宫外想好了遗诏,要好生利用这个机会拨乱反正,挽回天下人心。

    怎么突然就没有“遗诏,这个环节了,大家都望向跪在最后面的申时行。

    …………………………分割………………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