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甲申天变 > 第20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207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2/2)

金银大增,直接导致物价疯涨。人们已经不在乎什么价格了,疯狂的把手里的金银花销出去,能够享受一天算一天,要不然死到临头岂不是亏的太多?

    朝廷里想要征集战备物资,根本就跟不上物价的暴涨。想着纠集起八旗做最后的抵抗,想着趁着难道的机会建立防线,连八旗内部的旗人都不配合,光凭一些高层,早已无力回天。

    “济尔哈郎等人还想着牺牲咱们爱新觉罗家,给满洲一个喘息的机会呢。要说这种牺牲,咱们也该担下来……”代善老眼昏花,直勾勾的看着眼前空荡荡的地方,好像皇太极就在那里坐着一样:“他们也是油蒙了心,赴死军是要斩尽杀绝呀,如此凌厉的杀伐面前,垫什么样的棋子也是有一个杀一个,都不管用的……”

    在即将解体的满洲面前,赴死军已经强大到可以横冲直撞的地步,拿什么样的力量往前填,也没有大的作用了。

    “济尔哈郎和那些旗主贝勒,都说赴死军不是真的要杀绝咱们,要不然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冬天不冬天的,直接就杀过来了。”代善抹了抹泪水:“也不知道老八你是怎么看的,反正我是不这么认为。赴死军不是在等咱们投降,而是想着逼的咱们内部先乱起来,然后就可以以微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

    赴死军按兵不动,扬言明年天气转暖之后就要铲除满洲老巢,这种言论也就唬唬那些下层民众而已。在眼顾全局的高层眼中,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以现在赴死军的力量,还在乎什么冬天不冬天?这分明就是坐山观变呢。是在以强大压力逼迫着敌人内部出现某种变化,然后才可以更加轻易的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我估摸着,济尔哈郎他们又要遣使者去和谈了,有什么用呢?哎……不说这个了。”代善微微坐直了身子,脸上反而有了笑容:“这几天呀,总是梦到你,还梦到多铎那个小家伙儿。还有阿济格,还是以前的老样子,老是想着和多尔衮打架。呵呵……想来是你们在召我过去呢。我这身子,也撑不了几天了,心里没有劲儿了。该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责任,我会一肩膀子担下来的……我也不想看到满洲覆灭的那一天,更不想看到赴死军杀进盛京的那一刻……”

    “我家里的那几个儿子,老八你也知道,就没有一个是争气的,呵呵,说这些做什么,嘿嘿,我也是老糊涂了,我先走了啊……”

    第四日,爱新觉罗家最老的人物,礼亲王代善寿终正寝。

    代善的死,怎么看都透着不寻常。

    按照那些上层人物的说法,代善是年老体衰寿终正寝,临终之际妻儿皆在身边,在交代了所有遗言之后,才心满意足的追寻先祖而去。

    不管怎么活,代善的死都是很正常的,也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可这种说法谁信?上面越是说的冠冕堂皇,下边的老百姓就越不相信。

    “代善寿终正寝?唬鬼去吧。我早就听说了,礼亲王是上吊死的……”

    “上吊?我怎么听说是吞金而亡?吞下去一大块金子,活活坠死的……”

    不管是怎么死的,代善的死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上层如何解释,老百姓们始终坚信一点:代善对于局势已经绝望,所以才自尽而亡。

    代善一死,爱新觉罗家的势力又下去一大块,济尔哈郎等人行事,也愈发的“方便”了。

    “早死早超生,免得赴死军一进来,连个囫囵尸首也落不住。”

    以代善的身份,死后的丧殡之事就是大张旗鼓的闹腾一个月,也嫌小了呢。可眼下的局势不好,几个儿子之间还有这样那样的事情,草草支撑了十四天,也就下葬了。

    对于代善的死,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关心。现在都是什么世道了,自己都照顾不过来了,哪里还那个闲心去念叨一个死人?

    好似过就今天就是世界末日一样,所有旗人都在疯狂透支着,不顾一切的享乐消费,不管不顾的想着在大难临头之前尽量的吃喝玩乐。

    以前人们还摆着手指头计算到开春儿还有多少日子,应该怎么花手里的银子。现在也不计较这个了,能活一天算一天吧,只要还有口气儿,就得快活就得享乐,要不然以前受苦遭罪的就太不划算了。

    攒着银子还有什么用?手里的银子今天还能买一头猪呢,过不了几天儿,连一只羊也买不出来,真要是等待开春,恐怕连一只兔子也买不了了呢。

    因为左右的流通交互之路已经掐断,只能消耗这点有限的物资,海量的通货涌入,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物价飞涨,以前硬的不能再硬的银子竟然不值钱了……

    朝廷里还在征兵,按照老满洲的习俗,征兵是没有饷银的。现在这个世道,当兵去打赴死军?省省吧,宁可饿死也不去送死了。

    如今朝廷里边也知道兵源不容易征集上来,也给了不少的饷银。可银子还有个屁用?能不能活着走下战场还两说呢,人都死了要银子还有啥用?就算是有那个命或者回来,朝廷出的那点卖命钱,到时候只怕连只鸡都换不来,一家老老小小还不饿死?

    八旗子弟都见过北京城的繁华,手里又有大把的银子,谁还愿意去打仗送死?如今的八旗子弟别的没有学到,吃喝玩乐反而学的精通。菜要佳肴酒要醇酿,就是逛窑子也点着名的要红姑娘……

    现在不玩可就玩不上了。

    等赴死军一开过来,大伙就是死路一条,最好的结果是钻进深山老林,在雪地里追野猪去。那种日子是人过的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过上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再让旗人们过老满洲人以前的苦日子,端得是千难万难。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旗人,宁可千金买笑醉死街头,也不想再有什么大志雄心了。

    物资的匮乏更加导致了各种调度的艰难,一方面是穷奢极欲的酒池肉林,一方面是关外汉人忍饥挨饿的凄凄惨惨。尤其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反抗的风雷已经能够隐隐约约听到了。

    赴死军到来之时,或者根本就等不到赴死军过来,关外的汉人就会起来反抗。现在的八旗战兵连维持地方秩序都困难了,万一有大规模的汉人揭竿而起,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想到,也不是没有看到,更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了。

    赴死军异乎寻常的强硬,断了旗人的念想,也升腾起了关外汉人的仇恨和希望。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局面之下,旗人自己都没有心力了,过了一天少两晌的混日子,谁也没有打算还有什么长远的未来,汉人爱怎么闹腾就怎么闹腾吧,反正旗人们的日子也到头了。再有俩月,最多也就是还有俩月,赴死军就能打过来,到时候自己的生死都不知道呢,谁还有心思去理会别的?

    再者说了,现在再想震慑这些汉人已经太晚了,赴死军的做派大家都知道,早在各地遍布了暗探细作,说不准这盛京城里头,就有让天下人战栗的锄奸团或者七杀营。

    这可是全天下至刚至烈的恐怖力量,要是大举弹压汉人的话,说不准还会出什么样的大事儿呢。算了吧,不就是俩月么,能凑合就凑合吧,到时候要是能跑的话,就跑回深山老林子做野人去……

    要说赴死军没有在盛京这些大的城池布下暗子,恐怕连赴死军自己都不会相信。

    在战争真正打响之前,让敌人的内部先乱起来,已经成为赴死军的经典战术,在这个时候还肯不用?

    既然七杀营能在归德潜伏一个月,就能在盛京潜伏两个月。再者说了,赴死军说是开春才来打,可这种事情最是不可信。打仗嘛,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又不是决斗,哪里还会事先约定好了时间?为的是给敌人做充分准备?

    要真是这样的话,赴死军岂不是傻到家了?

    赴死军既然说是要等到开春了,那就绝对不是在开春攻打,要么是在春夏之交,要么就是……

    一想到这里,所有的旗人都心惊胆寒,要么就是赴死军在最不可能开战的时候展开攻势,要是这么想的话,这个年能不能过还说不准呢……

    在这些日子里,济尔哈郎这个厚脸皮的家伙,接连派出两拨儿和谈使者,入关去和赴死军那边谈判。谈判的条件是什么,众人不得而知,在纷纷猜测的时候,赴死军再一次以最直接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第一拨儿的二十多个人,杀了个精光。

    人家赴死军根本就不想谈判,无论什么样的条件也不接受,就是说破了天也没有用。

    第二波还好一点儿,只把所谓的全权特使于其随从给斩了,让几个马夫把脑袋给送了回来。

    这几个马夫是关外的汉人,看在这么点儿面子上,留下了这几个马夫的性命,并且委托他们给盛京方面带了回信儿:

    “现在谈已迟,现在降亦迟,只有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如此一来,算是彻底表明态度了,什么样的幻想也被无情戳破,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了……

    要说济尔哈郎,脸皮真是厚到了城墙上去,到了这种地步,还想着媾和谈判。可是谁还敢过去谈?只要过去了就是死路一条,你济尔哈郎为什么不亲自去和赴死军谈?

    “嘿嘿,济尔哈郎就是头猪,都成这个样子了,还谈个屁呀?”

    “他济尔哈郎怎么样老子懒得去想,关键是咱们这些旗人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活路?”

    “屁的活路,除了钻老林子,要是这也算活路的话,就只有这一条了。”

    “钻老林子?想的倒是挺好。赴死军真要是过来了,钻进深山就是找死。外界要是一锁,大军这么一剿,想跑都没有地方去了……”

    路路断绝,在一片唉声叹气之中,有人很小心的说道:“原本以为退回来是好事情,想不到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早知道如此,就不退回来,留在关内,或许还有个活路呢……”

    众人都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却是齐齐失语。

    关外愁云惨雾之时,江南却是一片红火。

    在东林人的煽动调唆之下,秋闱被闹的熄了火儿,确实让朝廷大大的丢了脸面,在经过各种权衡之后,终于同意再考。

    在众人一力“推举”之下,微末小吏钱谦益,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三大考官之中的一员副考。

    硬生生的把秋闱闹成了冬闱,朝廷的取才大考被闹成了这个样子,怎么看都是一个笑话儿,在老百姓的眼里,连笑话儿也谈不上,完全是就那些吃饱了没事儿干的书生弄的一出闹剧。

    有了钱谦益这个领袖人物牵制那些学官指定的考官,有了钱老大人制衡,考场上似乎就清平了,也就公正了,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

    放榜之日,本应该是万人空巷之时,可老百姓们已经不大关心这些读书人的事情,有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多一会儿工呢,还可以多赚几个钱补贴家用不是?

    放榜那天,也就是生员门扯心扯肺的关心而已。一个一个把脖子伸的好似报晓的公鸡,把考榜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试图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

    榜上有名者,立刻欢天喜地的狂呼大喊,然后才是故作谦逊的说几句“侥幸”,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的。中是中了,可这还不算完,接下来的事多着呢。

    座师也要拜望,这个关节少不了,能考上全是仰仗座师的垂青嘛。也好趁着拜望座师的机会站站队伍,要不然以后的仕途可就艰难了,要是能讨得座师喜欢,或者能捞个实缺肥缺什么的。拜望座师的时候,也好结实一下同年,以后大家都要当官儿的,上了官场下了宦海,没有几个同年互相照应可不行……

    和谁谁是一榜的同年,这就是交情,尤其是这种同一个座师的同年,更是很了不得的人事资本……

    芜湖的吴生已经五十多岁了,眼神也不大好了,身子骨不行,也挤不上去,出了一身的臭汗。好不容易等人少一点儿了,才有机会凑近金榜观看。

    几乎把鼻子都贴在榜单上了,眯缝起老眼一个人名一个人名的仔细观看,唯恐漏掉了。

    一辈子呀,读书读了一辈子,几代人的努力,一生的目标,能不能实现就看这一次了。以前是因为科场黑暗有人舞弊,这才考不中的,并不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可这一次是钱大人的副考,应该不会那么黑暗了吧。要是再考不上,可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吴生屏住呼吸,老脸涨的通红,一点儿一点儿的瞅,那股子细心劲儿就好像是在进行什么宗教仪式一般。

    猛然在第二十七名处发现了自己的名字,心里猛然就是一热,脑子里一片空白……

    赶紧定下心神,趴的更近之后,细细的看了,确实是自己的名字。

    心里立刻就是一阵子狂喜,终于可以对上上下下三代家人有个交代了,以后自己也不再是白丁之身了……

    喉咙里咕咕几声怪响,噗通一声就栽倒在地:“我……我中了,我中了……我真的中了……”

    或许是因为太过欢喜的缘故,一口气没有缓上来……

    等到众人发现吴生神色不善的时候,这个老书生已经无有鼻息,到死脸上都是欢喜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