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水,产生“滴答滴答”的声响,在烛光的映照下更显得昏暗潮湿、寂寞凄凉。整个大殿除了自己刚进来的水洞,好像并没有别的路或出口。
王灶抬眼望去,大殿最前方的墙壁上,好像刻有很多文字。
王灶走过去,扫视着墙壁。只见墙壁抬头写着三个大字“鬼谷井”,下方密密麻麻写有很多小字,在这昏暗的烛光下,很难辨认。
王灶将此墙壁上的蜡烛折断,拿着火烛照起文字来。
只见上面写着:“吾二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此三年中,博通经史,自诩纵观古今,至今著有鬼眼经一书,此书乃吾毕生所学,愿传于后人,造福天下。
适逢乱世,吾携妻母全家老小,避难于此。此处无名,吾以鬼谷名之。吾母遍尝人间疾苦,两鬓斑白,风烛残年,晚年竟以寿终。吾观夜象,方知此处乃九龙会聚之所,故葬母于此,以佑族人。适时战乱未休,恐遭人扰,不敢立碑,于旁建一水井以明之。
某日,吾念慈母,乃杵于井旁,于井水之上竟现其容颜,故而心有感触,逢日亦观之,母颜复现,朝看母容十六八,暮观老母鬓如霜,日日往复,某深感乃天之德,故修殿堂如此,每逢念及老母,便下井祷之。
吾今命将至,待归天际之时,将三魂七魄注入目中,化为阴阳两线,簇成鬼眼,筑于此处。王家后人可用之,吾敢言其力天下无二,观得命理如金石之固,无他法可破。
鬼谷子。”
王灶看得瞠目结舌,难不成鬼谷子竟是我的祖辈?!原来鬼眼的来历竟是如此玄妙,既然这井下乃九龙会聚之所,应是风水绝佳之地,为何有这么多尸骨?
“我说娃娃你看了半天,悟出什么了吗?!”
一阵沉重的说话声从昏暗的背后传来,吓得王灶背后一凉,直感觉头皮发麻,毛孔紧缩,毛发根根直立。
“谁?!”
转过身去,一个形将朽木、耄耋之年的白发老人矗立在眼前,老人头戴一木钗,木钗顶端是一个木质鬼头。衣着很是奇怪,黑色大襟窄袖,腰间系有革带,不像是宋朝寻常百姓人家的穿着。个头刚刚超过王灶身高的一半。
“你是?”王灶好奇地问道。
“哈哈哈哈!我是你太爷爷的太爷爷的太爷爷……我也数不清咱俩差了几代了。”面前老人一通狂笑。
“啊!你就是王禅老祖,鬼谷先生么?!”王灶随即跪了下来,叩拜道,“祖辈在上,请受王灶一拜!”
“免礼!免礼!哈哈哈哈。”老人又是一通狂笑。
王灶闻声起身,心中充满种种疑惑,这下也许都能找到答案了,于是问道:“您老应早已过世才对呀?”
“哈哈哈哈!我将三魂七魄注入鬼眼之中,只要鬼眼尚存于世,我的魂魄就不会消亡,你现在看到的是我的魂魄。咱们王家的鬼眼,至少三代一传,且香火均为独子男童。你可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