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分卷阅读364(2/2)

笑道:“好主意,果然叫你来是正确的。”虽然她基本能断言贾赦也不比她认识得多,但是贾赦脸皮厚啊,配不成套他会自己跑去问清楚的。

    第237章新生力量

    玉清宫里折腾的人仰马翻,终于敢在武举放榜前凑齐了全副战铠,李大海没有再下场,因为排兵布阵他稳赢,而兵法策略他不会写字,再考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靠科举光宗耀祖的重任只能放在李将军的下一代身上,他还是决定回到海疆去发光发热。

    李大海的话提醒了宁珊,猛地想起武人多不能文的弊病,宁珊懊恼的只拍龙案,感叹如他一般文武双全的人稀少犹如凤毛麟角,一面暗自下定决心要加强民众的基础教育,一面急命兵部尚书、侍郎入宫,彻夜挑灯改题,将原本第三场要考的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字数不过百,主要用于确定参加考试的学子们不是文盲。而战策战术的考试改为口述,由翰林院派今科取中的庶吉士现场笔录。

    前朝后宫均是好一番忙乱,首届武举终于得以圆满落幕。除了三甲魁首,额外又取中二甲四人,三甲十一人,总计一十八名武进士。数字倒是十分吉利的,虽然宁珊不是有意考虑这个因素。

    对比文举,武进士的数目少的让人垂泪。但宁珊却极为满意,取材选将本就该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何况武举取中人才不足文举一层,也能让抱怨文武不平等的人闭嘴,同时不至于引发各地文人的大型动乱,一举数得。

    武举顺利完成让兵部尚书况,他们和文臣没能达成一致。

    宁珊也知道万不能在这时候功亏一篑,让文武之间芥蒂丛生,便绕开了敏感问题,先提出如何安抚,也绝不似赞同礼部尚书的意见,户部尚书仗着年纪最大,资格最老,一向顺风顺水没人添堵,乍被人一反驳,竟执拗起来,还非要发路费不可了。

    吏部、工部只管围观,一言不发,兵部左侍郎两次想张嘴,都被尚书大人悄悄踩回去了,只得闭口加入围观行列。

    宁珊见底下吵得不像话了才挥手制止,给出一个折中的提议道:“赏银可以发,但不以路费为名目,另外想一个名头出来,此事就着落给礼部办理了,户部出银子,另外你们成日嚷嚷朕重武轻文不公平,朕也偏你们一回,着令工部视察贡院号棚,凡有漏雨通风的残破之所都修补起来,若有实在不堪补救的,推到重建,也给文举学子们添些实惠。众位爱卿觉得可公平了?”

    礼部尚书有些讪讪,低声道:“臣代天下学子感了,毕竟武举那场子可比礼部贡院的环境严酷多了。

    工部尚书接了旨,扭头就问户部要钱,户部尚书不在乎小钱,却对大额款项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