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太就算不是她克的,也是她气的,终归跟她脱不开干系。二姨太听了火冒三丈,却不晓得找谁算账。大太太死不死,全赖她自己命比纸薄,干她什么事,干她的女儿什么事?她从进了门,可从未对大太太不恭敬过,做姨太太是最规矩不过。说句更明白的,便是她想不恭敬,也得有机会啊。大太太一病,大老爷十天里头也未见得能进她房中一两次,心神全都扑到对大太太的歉疚里;大太太一死,大老爷成日忙着修身格物,清心寡欲,能想到她的时候也有限,连带着对苏锦香也未见得真上心。
二姨太为生了苏锦香深感愧疚,因为她排行第二,没投好胎,托生到姨太太肚子里,也因为二姨太没法像大太太那样,汇丰银行里头为女儿早早存了嫁妆,都一脚踏进棺材了,还能有余力为女儿寻个门当户对的邵家大少做女婿。这时候她才深深念及做太太的好了,明明都是一样嫁入苏家的女人,论出身,她祖上可是出过举人的书香门第;论德容言功、织絍绣组,她远远比那个病歪歪的美人灯要中用得多,可这些有什么用?正房太太哪怕在病榻上伸出手,能够到的地方也比姨太太远;正房太太成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用做,可就有旁人堆着金山银山到她眼前任她挥霍。大太太当年喝的那种神仙妙药,一个扁玻璃瓶子就抵她几个月的月例,更遑论稍微能动弹下地,厨房里立即参茸不断,跟流水似的送到她嘴边只求她尝一尝。
二姨太想,她有什么地方比不上大太太?从头到尾,她只比不上一样,这一处比不过,导致处处都比不过。
可惜这都是二姨太的念头,却不是二小姐的念头。苏锦香虽然在二姨太身旁长大,却向来自有主张。在她看来,民国了,报纸上天天都讲新风尚、新气象,她也要讲新意识,新观头。这个新指向的最直接,指的是她与苏锦瑞。在她看来,她们俩姊妹,与其说是嫡庶之别,不如说是财产继承上的区别。可什么是财产继承呢?苏家那些商行店铺是分不到女孩儿们头上的,轮到女孩儿的往往是陪嫁,陪嫁多寡,又由直系父母掌握。东楼大房的老爷生怕给自己添麻烦,对两个女儿从来都不患寡而患不均,压根不会私下多给苏锦瑞钱。正房太太病逝多年,二姨太实际上便是女主人,不用苏锦香动脑筋,她亲娘自不会在这种大事上让她吃亏,说不定还会使出浑身解数,把本该给苏锦瑞的抢过来塞给自己女儿。
苏锦香小时候耳闻目睹,人人都说长姊身家丰厚,最是阔气,可随着年龄渐长,两姊妹楼上楼下住着,苏锦香细细打量她的花销穿戴,往往还不如自己。苏锦香这时就晓得冷笑了,又有些可怜她,暗叹到底没人真心替苏锦瑞打算,顶着“存款”的花架子虚噱头过了这么多年,把日子生生都过到名声上去。名声越响负累越重,逢年过节给底下人的赏钱都不能封得比旁个少,一少人就会说,大小姐这么有钱还死抠,难听之极。可见顶这种名声什么用?还不如自己暗地里攒多两件首饰,起码神不知鬼不觉,反而能谋个心安。人人都说苏锦瑞有钱,可瞧在苏锦香眼里,她过得却不如自己痛快。旁个不说,她要买什么,撒个娇,诉个苦,大老爷二姨太多半都会允的,换成苏锦瑞行吗?二姨太是觉得生了她就先亏了她,物质上就不肯再短了她的;大老爷是万事不过耳,宁可私下补偿,也不愿听她抱怨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