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分离,刘辩并非不知,只是不适用于当前的汉室。
令地方军政分离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强大且稳固的中央来威慑地方,令其不敢逾越。
而现如今离心离德的汉室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倘若推行军政分离,于十三州各设一名‘将军’,那么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手中有兵权的将军就会渐渐将手伸到州内郡县,最终像历史上的‘州牧’那样,成为一方诸侯,听调不听宣。
似这等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刘辩不会犯这种错误。
因此,他选择加强刺史这个各州的监察官,允许其在平叛时统帅军队,但平时州内各郡的军队,则仍归各郡管辖。
之前灵帝问刘辩刺史平日联合联军时,有或无权处罚不服从命令的郡尉,而刘辩思忖片刻后回应无权处罚,就是在谈论各州军队在战时与非战时的归属——平时兵权归各郡太守,战时归该州刺史,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刘辩自认为这个举措最适合当前的汉室,剩下的,也就只有查漏补缺了。
就像他对灵帝说的:无论何朝何代,世上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政令,查漏补缺、与时俱进,才是常态。
次日,鉴于骠骑将军董重的搅局,大将军何进与侍中董扶终究没能说服灵帝废史立牧,灵帝发下诏令,加强各地刺史的权力,给予其非常时期可自由调度州内军队的权力,不必再请示朝廷。
对此,侍中董扶十分失望,向朝廷请为使者,前往冀州传递朝廷的公文。
在见到冀州刺史刘焉后,董扶将事情经过一说,又出示了朝廷的公文,刘焉亦颇感失望。
毕竟弄了半天,朝廷只是稍微加强了一点刺史的权力,且这份权力也只有在州境内出现叛乱时才能自动获取,而平日,各州刺史仍然无法插手州内郡县的政务,这岂是刘焉想要的结果?
他皱眉问董扶道:“不知是何人阻扰此事?”
董扶不知刘辩暗地里的所为,如实说道:“乃骠骑将军董重。……他见大将军支持废史立牧,唯恐大将军遣心腹出任各州州牧,增添权势,遂竭力劝阻陛下。”
听到这话,刘焉大恨董重。
良久,他叹息道:“刺史就刺史罢,益州刺史总好过冀州刺史。”
“是极。”
董扶亦点点头,附和道:“益州刺史郤俭,贪婪成性,于任内大肆敛财,致使益州民怨载道,君郎(刘焉字)正好取而代之。”
他乃广汉人,自有故乡之人将郤俭的事告诉他。
刘焉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虽然州牧一事黄了,但即便是益州刺史,他也惦记着董扶所说的‘益州有天子之气’这回事,反正再怎么样都好过冀州,一个张燕就让他暗自提心吊胆,现如今又有张纯、张举反叛,这个益州刺史,谁爱当谁当,反正他是不当了。
当然,虽说以打定主意请求朝廷改任他为益州刺史,但眼下冀、幽两州的叛乱尚未平息,他也不敢立即恳请调任,以免破坏了一直以来所维护的人设,遭人指责。
因此他想要调任,首先还要协助中郎将孟益、幽州刺史刘虞讨平张纯、张举的叛乱。
于是,心下着急的他再次派人去询问中郎将孟益,询问后者还有何需要。
而此时,中郎将孟益正在率军围攻中山郡的卢奴,与他一同围攻叛军的,还有刘焉在劝灵帝废史立牧奏章中提及的平难中郎将张燕。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泰山太守张举反叛,率叛军至中山与张纯汇合时,曾派使者去见张燕,想拉张燕入伙。
毕竟张燕的黑山军在冀州可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别说冀州刺史刘焉无可奈何,就连朝廷也无力征讨,只能在张燕主动投降的情况下招安。
然而张燕却拒绝了张举的使者。
甚至,可能张燕当时还觉得张举脑子有问题:“我好好的平难中郎将,朝廷命官,实际权力比冀州刺史还要大,我为何要跟你张举、张纯叛乱?”
于是,他无视张举在自称天子后拜他为三公的许诺,毅然率黑山军协助中郎将孟益,着实在孟益身上刷了一波好感——原本孟益觉得张燕不趁机作乱就好了,可不奢求张燕出兵相助。
但张燕还是义无反顾地率军赶来相助,倒不是说他真的忠于汉室,而是因为他早已将冀州视为了他的地盘,岂能容张举、张纯在境内杀人抢掠,坏他秩序?
不管怎么说,黑山军的相助,确实是让负责讨伐张举、张纯叛乱的孟益、刘虞一方势力大增。
这一日,孟益正与张燕在商议围攻卢奴,忽然刘焉派使者而来,询问讨贼大军有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