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眼泪早就哭干了,这一辈子也算是历经千帆,现在大孙子能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在家住了一个月,赵之瑾决定步行去环游九州,老两口除了他死去的父母外还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不至于会老无所依,在留了足够的钱财后,赵之瑾就离开了,家里虽好,毕竟不是久留之地。
一路上遇见寺庙就在寺庙里挂单,没遇见寺庙就住宾馆,真的走到了既没有宾馆又没有寺庙的苦寒之地就去农家借住。
越是苦寒之地,人越是淳朴,不仅不肯收他的钱,反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让赵之瑾无论如何也过意不去,毕竟大家都不富裕,吃了人家一顿,或许人家就没了下一顿。
遇到几次这样的好人家后,赵之瑾就学聪明了,买了一摞子纸,加上毛笔墨水,遇上不肯收钱的就给他们家留一篇《心经》或者是《大悲咒》之类的经文。
他毛笔字写的极好,又加上上辈子学武所以懂一点针灸推拿之类的皮毛医术,借住的时候,他都会给一些留守在家的老人们扎上几针。
老年人都有点骨科之类的小毛病,他医治的多了,关于针灸推拉这方面就越精湛,毕竟不能白拿人家的恩惠,他是个有职业操守的和尚。
还有也算是为上辈子造的孽赎罪,毕竟当和尚当久了,就越信轮回一说,现在多积攒一点功德,免得将来去了地狱受苦。
走的路多了,赵之瑾在这些苦寒之地名声也越大,直到后来他人还没到某某地方,就有人给他准备好吃的喝的住的,赵之瑾也不推辞,没吃的没喝的也没有体力给人施针推拿。
十五年的时间,赵之瑾也算是将整个九州走了一遍,他去的大多都是贫苦的农村,这些地方缺衣少药的,他去给人针灸也不会抢人医院的生意。
当然也有城市里的人知道他在骨科方面的名气,特意千里迢迢来求医问药,赵之瑾也不拒绝,钱也不收,只让他们都捐了,捐多少随意,反正他在这些苦寒的地方也用不上钱。
有不少人赞他是一个真正的好和尚,赵之瑾嗤之以鼻,如果不是想赎罪,谁会来这些鬼地方受苦。
如今赵之瑾也快五十了,也到该回去的时候了,十五年没回来,他还真的挺想大和尚的,现在大和尚也不是大和尚了,是老和尚了。
赵之瑾回来后,印能老和尚和他秉烛夜谈了一次,第二天老和尚就将寺庙里的住持位置让给了赵之瑾,自己去舍利塔去护持舍利了。
佛祖舍利无比的珍贵,有不少人打舍利的主意,舍利塔没有人护持,也确实不行,加上他现在也不算是无名的小和尚,所以他当上了住持也不会有人反对质疑。
所以出色的人,就是当和尚也能成为人生赢家,这些年赵之瑾在外积攒的名声极大,那些受到他医治的人知晓了他如今在千佛禅寺常住,不惜千里迢迢的来燕京就为来千佛寺上柱香。
寺庙里都是秉持随缘,你给多少香火钱都一样对待,赵之瑾有几个土豪病人,算半个弟子,在他们出钱出力的情况下又给千佛禅寺重修了一遍,毕竟也快近二十年没修了,确实有点寒掺。
赵之瑾是在九十二岁的时候去世的,无病无灾,早上还出来溜达了一圈,中午找印能老和尚一块在舍利塔转了一圈。
告诉老和尚他要死了,老和尚也算到了,没说啥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