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分卷阅读6(2/2)

蒙古人用的那种,他曾经在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里读到过,想不到今日有幸一见真容。该怎么形容呢……只能说是很狂野吧。好在现代人用皮酒袋的不多了,午餐时的一杯小酌就已足够。

    所有这些异国风情都让他心情愉悦,他浏览这座诚实仿佛自己是名游客——他实际也是,但许多人出国旅行时心里并未把自己当成游客,而是始终牵挂着在国内就一直牵挂着的事情。他不这样,他已经抛下了一切:他的书、他的病、他的孤独、他的老去……

    他很怕自己衰老。

    他二十七岁了,既可以说自己“已经”二十七了,也可以说“才”二十七。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没有区别,二十七就是二十七,不会因为说法而有任何改变。问题在于心情。心情愉快比如此刻,他认为二十七还是挺年轻的,见到街上一对对儿结伴而行的年迈夫妇,他觉得自己距离他们着实还有好长一段时间。

    可心情坏时,二十七这个数字就很碍眼了。我马上就要老了,他想,这没什么,只是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呢,还有好多快乐不曾享受,就这样老去了吗?当他坐地铁看见上下学的中学生,他真的羡慕他们那样年轻。真想回到过去啊,去挽回所有曾经犯下的错误——比如抽烟。可是太晚了,真的太晚了……

    所以他写了一些这样的书,讲述主人公如何回到过去,如何改变未来,结果大受好评,受欢迎程度连他自己都惊讶不已。

    “罢了,别再想了……”

    他坐在一个小花园里,看着飞来飞去的蜻蜓心想。

    “想得太多实在没意思。”

    他站起来,朝下一个未知的十字路口走去。

    思想是不可能停下来的,唯一将自己从无尽的愁思中拯救出来的方法就是读,就是让别人(作者)代替自己思想,当然前提是这本书写得很好才行,不然看了只会让人反胃。

    于是当他偶然发现一家小书店时,他毫不犹疑地走了进去。

    一家卖西班牙语店,没有一本是他看得懂的,价格又贵,平均一本十欧元,但他还是买了一本马尔克斯加西亚的书,《百年孤独》。

    “虽然看不懂,总可以做个纪念吧……”

    等待找零钱时他喃喃自语着,无奈地微笑了一下:在中国没有人等着他回去,他也没有人可以赠送纪念品……

    忽然他很失落,不想要这本书了。

    回到旅馆,他换了轻便的衣服又去海滩。

    没一会儿他找到了那些冲浪手和他们的女朋友。女朋友们坐在岸上,和中国人一样都在摆弄手机(这可让他有点惊讶,他本以为欧洲人很少玩手机的,原来也是手机重灾区)。他和她们打招呼,问她们可不可以坐在旁边。

    “当然可以。”

    女朋友们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请他坐下。马德里冲浪手的女朋友指着他手里的书说:

    “这是什么?”

    “这个?一本书,要送给加西亚的。”他随口编造道。

    “为什么给他?他可从来不看书。”

    姑娘们嬉笑起来,善意的嘲讽。

    “没事,就当是装饰也行,这本书的作者也叫加西亚。”

    “哦……”

    姑娘们又笑起来,互相说着一些他听不懂的西班牙话。他出于礼貌,没有问她们再说什么,倒是其中一个姑娘忍不住了,用英语告诉他:

    “我们还以为你喜欢加西亚呢。”

    他以为自己听错,一头雾水地看着三个姑娘。

    姑娘们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