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春秋做贵族 > 第165章:外部反应与魏氏新动作

第165章:外部反应与魏氏新动作(1/2)

    郑国到底弱不弱小要看是跟谁对比。

    很多的国家,他们强不强大也不能仅是从国土面积……或者从纸面数据去判定。

    有那么一种国家,她看上去或许疆土辽阔,问题是大半疆域根本不被有效利用,光是幅员辽阔又有什么用处?

    还有另外一种国家,看着也许疆域很大并且人口众多,他们内部要是山头林立,又或者是有着诸多无法弥合的矛盾,能算是强大吗?

    郑国比起晋国、楚国或吴国肯定显得弱小,对上矛国、滕国、杞国等等那种全国人口数万,能集结起来的兵力不超过千人的国家,就该是郑国成了一个巨无霸。

    真要有个排名,目前阶段的郑国跟秦国、齐国、宋国算是同一档的国家,没有区别的是对上晋国都会被暴打。

    其中的秦国也许更弱一些,可能不比中山国强大多少?

    目前诸夏这边算是“三超多强”的格局,三个超级大国的其中一个或许无法横扫天下诸侯,逮住一个往死里打还是能够最终打死的。

    最终,公子易还是同意了赵鞅提出的盟约,随后带人返回了。

    重新修订盟约之后,赵鞅当着其余同僚的面将刚刚签下的国书丢到地上,可算是保留理智没有踩上几脚。

    辛亏现场没有史官在场,要不然仅是赵鞅随意丢弃国书的行为被记载,又是赵氏的一个黑点。

    “收兵!”赵鞅没有掩饰自己的愤恨与失望。

    感觉好像是冲动又被可能被坑了的狐解,他用狐疑的目光扫视了一下智申和魏侈,还是有点没弄清楚当前的局面。

    “之前还向国内再次征召,有点儿戏了吧?”狐解不知道该庆幸收兵,还是该郁闷就这么浪费一次纳赋名额。

    要知道一点,征召令发出去,得到征召的人今年就会用纳赋取代交税。

    所以了,军队征召起来又不带着前往作战再取得收获,对于发布征召令的家族来说简直就是血亏。

    狐解觉得应该庆幸的原因比较简单,他们刚回到晋国才多久,实力反正是不能出现太大损失的。

    郁闷嘛?狐氏真的很想有所表现,两次参加国战都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

    退兵了,晋军掉头北上,真的就那么退兵了。

    郑国自然是大大松了口气,觉得哪怕是被敲诈了一大笔,兵力没有再出现损失就是一件好事。

    其余诸侯先后收到了晋军入侵郑国又一战没打就撤兵的消息,大多数也是狠狠地松了口气。

    以前的晋国非常霸道,守礼归于守礼,想揍谁会找到理由,一找到理由就是往死里揍。

    这一次晋国看似守礼,何尝不是内乱一波之后国力大损,失去了以前的强硬了呢?

    在一些诸侯看来,中原霸主真的衰弱下去了,他们一些动作完全可以玩得更大一些。

    比如宋国,他们的君臣收到赵鞅气势汹汹入侵郑国却搞了个虎头蛇尾的收场,本来还担忧吞并曹国会遭到晋国的阻止或出兵干涉,变成对曹国的吞并欲望更为浓烈。

    然后是更晚收到消息的吴国,夫差本来对晋国发起挑战还有点迟疑,一下子也变得坚定起来。

    夫差拒绝了伍子胥继续关押勾践的建议,认为勾践表现得那么恭顺应该是心服了,选择放勾践归国,再进行发兵北上的准备。

    长久表演取得成效的勾践回到自己的国家,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

    同时,范蠡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操作方式,一再帮勾践储存甲胄,等待某天勾践对吴国复仇时能够用得上。

    然后就是先被晋国暴打,又遭到吴国揍了一顿的齐国,他们本来想跟晋国停战,听到晋军去郑国进行了一场武装游行,停战的心思更热切了。

    没其它原因,齐国就是看到晋国竟然愿意跟郑国讲道理,陷入内乱的齐国可不想晋国再来入侵,很愿意花费一些代价换取晋国的原谅。

    作为好几方代表的中行寅再次得到出使晋国的机会,磨磨蹭蹭就是不愿意马上出发。

    倒不是中行寅害怕到了晋国会被赵鞅杀害,得益于先前智跞的周旋,赵鞅已经默认中行寅流亡齐国,只要中行氏不原地复活,又或者士吉射反攻成功,赵鞅不会特别对中行寅怎么样的。

    现在,随着“温”被攻克,不管士吉射是真死了还是假死,反正在赵鞅看来士吉射就是死了,也就等于赵鞅根本不用再死咬着中行寅不放。

    所以中行寅以齐国使节的身份再次出现在赵鞅面前,两人心里是个什么感觉或想法都不会表现出来,好好承担自己角色该做的事情也就是了。

    这一次赵鞅率军到郑国虽然没有历经大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