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 第120章 基隆见闻(三)

第120章 基隆见闻(三)(1/2)

    漫天散星已经向南,夜色如水。

    喧嚣了一整天的基隆城变得沉寂了下来,只有街道上的灯火,和巡逻走过的士兵、巡警们依旧忠于职守的为这座城市担负着守卫者的角色。

    院落里,墙角的几株芭蕉树巨大的树叶在微风之下沙沙作响,充当着最好的催眠曲。

    在几个房间里,传来了或是高亢,或是低沉,或是细微的鼾声和梦呓声。

    但是,天字一号房的郑芝龙却是睡不着,几番辗转反侧之后,只觉得屋子里有些气闷,索性披衣起身,到院落里乘凉。

    “大哥!”

    那青衫树树影里,郑芝龙的一名亲卫同样是夜不能寐。

    见郑芝龙走了过来,急忙站起身来行礼。

    郑芝龙被这突如其来呼唤一惊,下意识转头过去。

    “二弟?你怎么会在这里?”

    这名亲卫不是别人,正是郑芝龙的二弟郑芝凤。

    看到二弟偷摸着跟来,郑芝龙不由得大怒:“我不是让你守在厦门,谁让你过来的!”

    “大哥,咋们三兄弟这么多年来都是同生共死,现在三弟被抓,我这个二哥岂能不来,甭管这基隆是啥子龙潭虎穴,我们三兄弟一定能闯过去!”

    见到大哥生气,郑芝凤赶忙摆出自己的一番言论。

    事已至此,郑芝龙也不好追究,只骂了几句,然后问道:“今日之事你瞧见了。”

    郑芝凤面露苦笑,无奈着点了两下头。

    在丰泰楼,听那些匠师讲述了秦浩对于农民手中的余粮收购制度,基隆军采取三倍市价收购的制度来保证农民的利益,虽然用工业劵来支付很大一部分,但是,这工业劵在郑芝龙的这些原本的海商眼中,便是如同江南盐商通过粮食换取的盐引一样。

    属于有价证券!

    普通百姓可以用这些工业劵到“秦汉商号”去购买自家需要的各类物资。

    这无形之中便在市面上有着数百万流通的资金,给基隆军手中的各个工厂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

    通过对农业进行补贴的政策手段,为工业产品制造了市场。

    而不是像大明那样,用食盐这种国计民生的必需品来换取边防需要的粮食布匹马匹的各类物资。

    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被基隆目前采取的这种方式甩下了不知多少条街!

    不过,秦浩的这个办法,也是经过了数百年无数政府经验教训换来的。

    政府通过高价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低价卖到市场上,进而达到稳定市场、稳定社会、稳定农业与农村、提供和制造工业产品市场的目的。

    而在天朝建国之后数十年一直都是执行的这种高价进、平价出的政策,国家担负着稳定粮价、稳定农村的角色。而到了某位经常发出豪言壮语,让普通百姓忍受阵痛的大佬当政时,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取消了粮食收购补贴政策,将粮食价格全面推向市场。

    可怜普通农民,一方面要面对高价的农药化肥种子,一方面要含泪面对低廉的粮食收购价,还要遭受西方以石油为基础的农业大公司的围剿,他们的农产品成本、价格。都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能够比拟的。

    一时间,这才有了农民真惨、农村真危险这样的话。

    而这样的做法,是三百多年前的商人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缘由的。

    他们本能的觉得,这绝不是往街上撒钱式的白痴做法,但也绝对不是所谓的德政,这其中的奥妙。

    只怕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郑芝凤,你觉得这钱品相、成色如何?”

    郑芝龙将手中握得温热的一枚基隆银元递了过去。

    不料,郑芝凤一阵苦笑,张开手掌,掌中赫然是产子基隆的一枚铜钱。

    “咦!二弟!英雄所见略同!”

    这银元、铜钱不论是银料、品相、质地、甚至重量,都不亚于洪武的银锭和永乐元年发行的永乐通宝。

    比起时下内地流通的各种跑马铜钱、私自铸造的沙壳子私钱要强盛百倍。

    两枚并排摆在石凳上,借着墙外的灯火、头顶的月光,二人细细的观察这两枚不同规格的银钱。

    一枚是丰泰楼找回来的零钱,另外一枚,则是郑芝凤在街上买基隆城流行的各种话本、书籍换回来的零钱。

    从不同渠道来的两枚银钱,上面的铭文、图案、同样的清晰,在二人手中各自掂量了一下,除了重量不同、颜色有异外,其他的花纹、样式别无二样。

    “咱们郑家也曾经自己开炉铸钱,我也曾经到过江南官家的铸造局去看过,方才想了半天,死活也想不出这么整齐精美的银钱,是如何大量铸造出来的?”

    郑芝龙的脸上,透过树叶的疏影,郑芝凤可以清楚的看到满脸的落寞。

    这也难怪,同原本的海商见识过的西洋银币相比,基隆银元明显做工比西洋银币精致的多,真不知道是怎么铸造出来的。

    正面是汉字大写的壹圆,背面是一朵菊花,菊花花瓣丝丝分明,然后菊花上面写着基隆铸币厂,下面写着某年铸的字样。

    这么精致美观统一的银元,到底是怎么铸造出来的,郑芝龙是真的百思不得其解。

    基隆银元不但品相美观,更加要命的是成色极佳,远胜大明户部的足色纹银,即便是内帑的细纹银的成色跟这银币比起来都颇有不足。

    “大哥说得极其有道理。不过,今日我同这客栈的伙计聊天。无意中窥得了一桩事!”

    郑芝凤的话虽然不大,却如一个炸雷在郑芝龙的头上响起!

    他警觉的四下里望望,院子里除了夜风吹来抚弄树叶的沙沙声,并无别人。

    他一把抓住了郑芝凤的手,急迫道:“快说!你知道了什么?!”

    “回来之后,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甚咱们吃得牛肉、猪肉、鱼、鸡等物如此便宜,便与客栈的伙计们攀谈,他们告诉我说的,这其中的关窍。”

    据伙计们说,鱼虾类的水产品。除了因为基隆濒临海洋,有无数渔船日夜捕捞之外,更有稻田养鱼、养鸭的法子为广大农户所用。

    “除了养鱼养鸭之外,更利用天时,实行间作。先种菜籽,菜籽收成之后,菜籽用来榨油。余者用来肥田。差不多每亩田每年可以收获至少百余斤菜油!这也就是为何各处可以看到如此多的油篓、用油如用水的菜肴缘故!”

    “这个?”

    郑芝龙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郑芝凤通过客栈伙计们的嘴,从中套取到了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原来只是基隆如何种田养鱼榨油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