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科幻灵异 > 我是师长范哈儿 > 第二百九十三节二战前夜

第二百九十三节二战前夜(1/2)

    不可夫非常聪明。对千军事指挥,那更是可以用天赋牢越不形容。

    诺门罕二期战役陷入僵持,并没有让这位未来的苏联元帅有所惊慌。实际上,那一战虽然没有击败日军,但起码也算是粉碎了日军突破的企图,所以战略设想上,并没有遭到破坏。而对于战场上彼此装甲部队的战术应对,朱可夫根本不放在心上。

    对于日军战车部队的战术改变。朱可夫本来就觉得不是一个难以应付的战术,何况在苏联政府和中国政府的接触行动后,早就得到了一些日军可能会有战术改进的情报,对于针对性战法,已经提了不少意见。

    现在朱可夫仅仅是稍微翻了翻中国西南联盟提供的情报,结合自己心中所想,就想出了应对日军战车部队的方法。并且在范哈儿不断的催促下,担心因为反攻迟缓,而让日军将优势扩大,进而改变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对日态度,朱可夫马上部署好了反击行动。

    相比较而言,为了应付国防委员会和安全委员会的调查,认定自己在早前战役中没有指挥责任,朱可夫到是头痛万分的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才最终应对完了那些秘密调查人员的询问。

    苏日两军在诺门罕的绝对差距。让苏军可以在战斗过程中,完全占据主动。仅仅一次不成熟的战术改进。并不能改变诺门罕这次刺刀见红大战的直接结果。

    哟耸7月,苏日战事在稍微平息了几天后,就再次在诺门罕附近爆发。

    这一次战斗空前激烈,但是战斗过程,却是极为快速,短短几天时间。就快速的分出了胜负。

    日军损失大量兵力才突进的几公里战线,在苏军采取步坦协同快速突破的战术后,就马上一溃千里。不仅丢掉了之前占领的阵地,反而苏军打入了伪满境界,将战斗结果完全逆反过来了。

    这一结果,再次让外界大跌眼镜。

    德国对于日军战力的观察评价提升。根本不能改变苏日之间的实力差距。也许打海战的话。现在的苏联海军还不是日本海军对手。但仅仅论陆战,尤其是在蒙古这样适合坦克装甲集群作战的大草原上,苏日之间的陆军差距,那是非常明显的。

    七月份的这次战斗,不仅让名将朱可夫的战术指挥能力,再次在苏军中得到确认,同样也使日军的“西进”梦想完全破碎。

    集合了日军绝大部分战车力量的第飞卑团,在最后一次决战中,几乎完全被击溃。

    而这支完全由传统日本军人指挥的部队,在战斗中发现了大量的问题,甚至发生指挥官为了团体荣誉,白白让大量有生力量去送死的情况。这些此前常被歌颂的牺牲精神。在此战后,却是被军中某些将领要求检讨,认为牺牲也要看实际情况。但是这种声音,很快就被军中保守派镇压了下去。

    出于某些原因,希特勒和德国高层明明非常期望日本和苏联继续作战。但是在苏日战事爆发后,德国却并没有对日本提供公开的或者秘密的军事物资支持,仅仅是在情报和军队组织上,提供了秘密的帮助而已。

    因为这个时候的德国和苏联明面关系其实还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是不下于对日关系。所谓德国早就想唆使日本进攻苏联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德国的首要目标。是西方的法国和英国,苏联属于还需要稳住的对象。日本进攻苏联。当然可以让德国的东线安全很多,但是即便日本不进攻,德国也有方法安抚好苏联。

    此时的苏德关系密切程度,就已经很好的说明了问题。接下来两国共同瓜分破烂,就是最好的例子。

    时于二战前的苏德关系,后世有一种很普遍的看法,那就是斯大林和希特勒都计划下手攻击对方,只不过希特勒先下手罢了。

    虽然从各种事实分析,情况并不是如此,但是双方彼此怀有提防心思。那肯定没错的。相比较而言。两国关系中,苏联更占据了主动。是他一直主动在对德国示好,而希勒特。则是趁机选择暂时稳住这个对手罢了。

    苏联在德国与英美的冲突中扮演的是一个亲德的形象,他命令美国**煽动工人拒绝给送往英国的军用物资运货,并向德国移交了大批德国纳粹反对派。甚至当德军攻入刚刚和苏联签订了盟约的南斯拉夫后,斯大林还命令南斯拉夫**不许抵抚。(直到德军入侵苏联后。南共才开始反抗德军。)为了向德国提供其急需的各种生产原料,苏联还和美国专门签订了一个协议。而这个经贸协议所得的几乎所有物资都以苏联为中转站直接送往德国。

    直到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杀进俄国时,听到消息的斯大林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还激动地对德国大使苏伦堡问:

    “我们做了这么多,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对待!”

    苏联对于与德国的战争,凡沁尽量避免的,斯大林绝时不想把自只的命这扔讲与德圃凯…火坑里。而让英国人从苏联人的损失和鲜血中得到好处。(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对他的秘书高兴地说,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消耗自己的力量,让别人获得利益,绝对不是斯大林的风格。

    斯大林对于希特勒在巴尔干和芬兰的退让,是出于不想卷入战争,丘吉尔曾抱怨说:“斯大林实际上最怕单独面对希特勒,而他却不停地用懦弱来羞辱口口0年单独面对纳粹的大英帝国。”

    况且对于德国与苏联可能发生的战争,当时的政治家们根据当时双方力量对比,没有人认为苏联可能赢得与德国的战争。即使是英国的丘吉尔也抱有类似看法,在谴责德国入侵苏联的演说中,他说:“希特勒在数次被大英帝国羞辱后,决心挑选一个虚弱的猎物(即苏联)作为满足他侵略野心的**。”斯大林内部的官员同样缺乏信心,人们普遍对德国人可能的进攻表示害怕和担忧,一些将领充满了失败主义情绪。

    实际上,当时的苏联是不可能准备进攻德国的,而散布苏联将会进攻德国的消息的,正是二战时的一家英国小报。

    作为同样的凡尔赛合约的受害者。苏联和德国一样,事实上都是欧洲秩序的挑战者,在很多问题上和德国有根本的共同利益。而斯大林与美英在波兰、罗马尼亚以及波罗的海等问题上存在着莫大的冲突,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积极主动地与英国同盟对付德国人。而他在巴尔干和芬兰问题上满足于即得好处并对德国处处退让,则是不想引火烧身,希望占据坐山观虎斗的好位置,保持高姿态出手,而希特勒则毫不犹豫地利用了对手自私导致的愚蠢;在给斯大林放了一大堆麻*醉药之后(甚至宣称想与斯大林会面),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发,丝毫不留余地的给了斯大林致命的一击,如果不是希特勒的轻敌和盟国的巨大团结,斯大林很难有挽回的机会。

    而哟的下半年,正是苏联全面向的德国靠拢的最明显时期。

    所以即便苏联知道日本这次进攻苏联,背后有德国的部分影子,但是他们还是主动的忽视没有去提防。

    作为双方此时友谊的象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在酝酿之中。

    条约最重要的部分,正是涉及两国缓冲的波兰。

    波兰地处欧洲的中心,位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