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海贼王 > 第166章 救国之物(第一更,求订阅)

第166章 救国之物(第一更,求订阅)(2/2)

世纪,这个产量也是很吓人的。

    可这是事实啊!

    甚至在清代《金薯传习录》的记载中,也特别强调它的产量极高,“上地一亩约收万余斤,中地约收七八千斤,下地约收五六千斤”,当然了,这难免有些夸张,但它的产量很高却是事实。

    “施大人,这,这,亩产万斤,口出狂言可是欺君啊!”

    听他这么说,施奕文都懒得理他,口出狂言就是欺君了,什么道理啊,当然了,亩产万余斤不过只是夸张,当然了,施奕文的红薯是从超市里拿来品种,它的产量更高,万斤不过是正常的亩产量,但那是在化肥加成的前提下,没有化肥的话,五六千斤应该没问题的。

    “黄尚书,你是福建人,可曾听说过这个亩产万斤的红薯?”

    被问到黄克瓒一听,便摇头说道。

    “不瞒陈大人,我已经离乡多年,兴许是这几年刚引进的。”

    听着黄克瓒一口福建官话,施奕文只是微微一笑,天启六年的福建人不知道红薯,简直是再正常不过。

    历史上,红薯在中国的传播是极其缓慢,按《金薯传习录》记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陈振龙在福建试种成功,此后也得到官方推广,救荒效果明显。而到乾隆十年(1745年),其后人陈宏谋还在陕西花大力气推广甘薯,以预防饥荒。而据《陕西省志》描述,甘薯虽然在乾隆年间被引进到了陕南,但是直到嘉庆年间才被引种到渭南地区,而且一直都是零星种植,前后两百年的扩广,也就是这模样。

    这也是为什么施奕文想要借中央层面的力量加以推广的原因。

    “亩产万斤,那必须是上等田,而且百姓勤于耕种,要施很多肥,正常情况下,五六千斤应该没有问题的。”

    施奕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

    “亩产五六千斤!”

    朱由校惊讶道。

    “施奕文红薯到底是什么模样?”

    “臣随身就带着。”

    说话的时候,施奕文就取出了一个胳膊粗细的红薯,他可一直带着的,老沉了。

    “这就是红薯?”

    别说是其它人惊讶,就连身为福建人的黄克瓒也是一样的惊讶,虽然施奕文说在福建也有人种植,可是他真的没有听说过。

    “黄尚书确实没听过这样的好东西?”

    面对旁人的问题,黄克瓒连连摇头道。

    “我要是知道它,在山东为官时,早就此物在山东大加推广了。”

    黄克瓒的语气很无奈,他可是在山东当过巡抚的,要是知道有这样的产量极高的吃食,他又怎么可能不加以推广。

    他是真没听说过啊。

    “黄尚书没听说过也是正常,毕竟,它也就是在少数一些地方种植而已,知道的人并不多。”

    施奕文主动替黄克瓒解围道。

    眼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个红薯去得罪任何人,毕竟还需要依靠上下一心,去推广红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