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君临战国 > 第十五卷 七雄会盟 第355章 洛雨诗社

第十五卷 七雄会盟 第355章 洛雨诗社(1/2)

    第十五卷 七雄会盟 第355章 洛雨诗社

    洛语嫣提出要举办赛诗会,让辰凌大吃一惊,这才女莫不是根据自己随便念的几首古诗, 推敲出律诗的韵律来了?如果真是这样,不得不说,这洛语嫣的才华也太惊人了。

    诗歌,几乎就代表着中国的古代文学,贯穿华夏文明,滋润古往今来的人杰,是甲-国文学 中最为宝责的财富。

    由神话传说,逐渐发展成周时的诗经,风雅颂,然后出现诸子散文,各興脅i-史,楚地辞赋 ,使得先秦文化繁荣一时,到了汉代出现大赋,为当时文学主流,涌出司異相如等诗赋才子。

    历经西、东汉后,古诗才出现五言、七言的诗体,如《古诗十九者》使得诗歌向五言、 七言过渡,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的应该是东汉末年,三国曹丕的t;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冷 ,草木摇落露为霜’等诗句。

    再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完善,到隋唐时期,中国古坪才逐!渐发展到高峰。

    如今公元前三百多年,基本还是诗经和楚辞霸占文坛的地位,辰凌推出了笔墨纸砚文房四 宝后,一些名垂千古的诗文,被他不经意念给才女、侠女等人,特别是洛语嫣,本身就是学术 大师,反复研读之后,开始为这种新颖的诗歌,标注韵律和对仗等,来分析诗文。

    最后洛语嫣终于得出一些结论,打算要在当今战国推行这种新诗体,她预计这种新诗的出 现,将会打破传统四言诗经和楚地民歌辞赋的模式,成为日后文学发展的主流c于是洛语嫣制定一些写五言、七言标准,比如提炼文字,讲究对偶,韵律的把握等等,来 到大梁城,见到各国名士纷纷入槐,是个千我难逢的好机会,一旦推出,更快被这些文人贤士 所接受。

    因此她拟作了几首七言诗,加上这种诗体的手法讲究,张贴出去,引得大梁城人文雅士的 追捧,彳艮快形成一股风气,一些有学识的策士、名士,甚至游侠、贵族、女子也都在拟作新诗辰凌刚回大梁,只有一日时间,还没松口气,就参加侯府宴会,没注意到这些事情,此时 听洛语嫣亲自道出,感到一定惊讶。

    洛语嫣拿出一张纸来,打开折印,递给他看,笑着说道:“这是我今早写的,辰哥看如何o ”辰凌接过细看,只见纸上四行字,笔体娟秀,犹如风舞,看来洛才女这一年来,没少在毛 笔字上下功夫。

    “大梁城东枘■花开,一朝一岁朱颜改,青春如水轻叹息,明年开花复谁在? ”辰凌读完这首诗,心中一动,他不是什么文学作家,对古代诗词只是一种喜欢,#没有过 深地学习和研究,因此一见此诗文,只觉文笔已经无限接近了唐诗的意境,不得不佩服洛语媽 的悟性、思维和长远目光。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些文人墨客,独创诗体文裁,著书立文,流传%-古,他们写出的句 子,能流传数千年而不朽,这本身就说明一个根本问题,文人的思维和文幸,可以跨越千古, 刻在岁月中一段精彩烙痕,万古难磨灭。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成泥土黄沙,但文人的经典文幸.,-仍然被无数后世人吹捧,漫卷 诗书,青4桌前,咏诵不绝。

    商周诗经、屈原楚辞、诸子散文、太公史记、大波赋、乐府民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等等,经典不会被尘封,流传千古。

    辰凌年少时到时背过一些诗词,自己写的却不多,都是打油诗,看到洛才女的拟作诗文, 有唐诗风骨之气,点头哀心地称赞。

    洛语嫣摇头笑道:”比起辰哥作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还差的远呢,每次语媽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