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极品少帅 > 第1章 天下大乱,少帅归国

第1章 天下大乱,少帅归国(2/2)

子。此外还有另外一个辅助的思想体系——家法。这两个东西讲起来很玄乎其实也不麻烦。

    先说说家法家法这东西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所以就干脆用不着理解了大家只需要知道一点——家法无形中确立了祖宗的崇高地位。这点很关键因为它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秋临江变法理论上的软弱。

    说白了这和后世我国文革即将结束时期喊过的一个错误口号非常相像套用在这里就是——凡是老祖宗创造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凡是老祖宗制定的政策我们都矢志不移地贯彻下去俗称“两个凡是”。

    这“两个凡是”的理论讲起来非常棘手它直接给秋临江出了一个难题——你凭什么擅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凭什么?这“什么”到底是“什么”?很简单你需要给那群老家伙一个说法一个由头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为了找到这冠冕堂皇的理由秋临江想到了孔子。

    孔子何许人也?孔子乃生活在春秋年间不过其思想却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大圣人也。把这人物搬出来说事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孔子赞成变法吗?

    这问题很难说但云铮的看法是:孔子的理论中是有赞成变法的内容的。

    云铮大学的时候又一次跟室友讨论到这个问题他的室友就说了:“孔子赞成变法?我怎么不知道?”

    云铮耸耸肩:“很简单你所看到的孔子的思想是‘删减版’的不是原本。这‘删减版’里面讲的都是什么做人、做事、仁义、忠孝等等这些空口道义的东西所以你不知道孔子赞成变法是正常的。”

    秋临江在变法前夕把这哥们搬出来只为了说明一点——那就是咱们平日里整天挂在嘴边的孔圣人也是赞成变法的所以你们就别老用祖宗的家法来挤兑我了。

    这个说法很好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有道理的而且很显然在大魏孔圣人说的话肯定也比老祖宗更有信服力的所以按事物正常展这满朝的文武大臣应该是同意秋临江变法的。

    可惜就这么一件事就是没那么容易因为这群反对变法的大臣也是读过孔子作品的这群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们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所知道的孔圣人和你秋临江所知道的孔圣人应该是同一个人他在我们读到的书里面可没提到什么赞成变法可在你秋临江那里怎么又赞成变法了?

    关于这个问题云铮只想说两点:第一他们说的没错他们所知道的那个孔子确实没怎么提过赞成变法的内容但是也绝对没说有什么反对意见;第二孔子确实又是赞成变法的而且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文化中大部分都是赞同变法的。哪个诸侯国能变法哪个国家就能强大起来在那种动乱的年代学术大师说赞成变法是很正常的孔子他老人家有事没事就去游说诸侯王实际上就是要让这些诸侯王接受自己的观点接受自己的一套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革”。

    秋临江为了给自己寻找一些理论基础只好把一个死了一千多年的人搬出来说事却意外地现自己搬出来的这个人人家不认可所以从这层面来说秋临江的此次变法从一开始就是处于弱势的因为他压根没有理论的支撑。没有理论支撑最大的麻烦就是容易遭到士子们的攻击。

    可惜秋临江不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中后来有一个叫清朝的朝代出了个叫做“维新变法”的东西玩的也是这套把戏。当时的康有为、梁启等人看到满朝文武反对自己变法也把孔子搬出来说事说孔子也是赞成变法的。

    这种说法叫几个好朋友在家里玩一下辩论赛或者是过家家的时候是可以拿出来说的不过要想让大部分信服是不可能这“大部分”人总不可能承认自己从小就读的书是错误的吧?

    其实说这么多只需要用六个字就可以总结出来了——“名不正言不顺”。理论这东西往大了说那是能指引大家的向前奋斗的或者是能提升个人思想境界。往小了其实就是一个能忽悠人的东西有了它你就可以让大多数人都对你搞出来的东西信服。可惜秋临江不太会忽悠人他也不知道忽悠人的重要性所以愣是没有搞出云铮心里所想的“理论成果”。缺了这东西你办啥事都没有说头也自然很难获得人家的支持特别是当人家把这“家法”、“祖制”之类的东西搬出来说事的时候你就会显得特别理屈。

    当然话又说回来云少帅在肚子里琢磨琢磨很简单可要真想搞一个“理论”的东西是很麻烦的这种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也不是你想弄一个弄一个的它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风气、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等等许多因素的制约。从这角度来说大家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改革不过都是失败的居多。

    那么照这个逻辑没有这理论基础做支撑那难道就不能改革啦?

    关于这问题云少帅倒是可以很肯定地回答:能。

    能先搞出一个理论基础再来搞改革的人是千百年等一回、几十辈子才出一个的天才;搞不出理论成果也想搞改革的有两个前提:第一您是个天才;第二您是深谙你所处的改革环境并且比一般人都熟悉你自己所处的环境。

    前面这种情况千百年等一回在云铮前世清朝覆灭后的近半个文学都是这么玩这一时期天才太多理论也很多。(具体的我就不赘述了。)

    至于后面这种情况从盘古至今(只考虑封建王朝)云少帅只认一个:张居正。这哥们那是真天才13岁就在“官员考场届”里出过名同时这哥们把整个明朝都吃透了哪里有问题问题的病症到底在哪里哪群人是可以靠得住的哪群人又是需要给一块糖哄骗一下需要怎么改革具体遵循一个什么样的步骤……关于这些张居正都摸得太透了所以他能成功。除此之外要想改革成功谨献上两个字:极难。

    理论基础不足只是秋临江变法败笔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这变法在实际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导致秋临江变法必将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说白了就是秋临江的这些变法措施中存在了太多的问题。

    就说青苗法。(青苗法的具体内容前文有述不赘述了)

    云铮的一贯看法是:政策制定的出点是好的只是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如果让秋临江来解决估计他会把这责任推到地方官员身上指责地方官员不负责任。

    秋临江的人品倒是天下景仰的但云铮这样来揣测他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且他平时言语中所表达的一些思想也印证了云铮的猜测是对的。

    在秋临江看来这天底下的官员就他一个人是对的其他的官员都是不负责任的其他的官员都是为了一己之私的人只有他自己为了天下苍生的。印证了屈原那句话:举世皆浊我独清。仿佛这大魏朝所有的官员都是污秽不堪的。

    当然从某些角度来说王安石确实有资格这样想因为他生活上确实很节约没有因为自己官当得大就铺张浪费;同时从人权的角度来说他也有思想自由权。

    可惜他是一个政客或者拔高一点说是个政治家。

    政客就是要同形形**的人打交道如果把自己定格为这这么一个“崇高”的地位还有谁来替你办事?谁还愿意和你打交道?

    而事实上在青苗法一经推出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沈派、顾派、秦派、杜派等诸多世家大臣都指责者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秋临江听到这些言论之后不思悔改一心只想着是别人故意为难自己故意要阻碍自己的变法事业说得难听一点典型的一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肚鸡肠”、“冥顽不化”、“眼光狭隘”的货色。

    人家和他说地方官员办事不认真他先想到不是如何增加地方官员办事的积极性而是想到“地方官员不堪大用”;人家和他说这青苗法在落实过程中难度太大这种定额完成任务的方法不合理他觉得这是地方官员“渎职、不尽力”的表现;总之人家跟他说的任何关于变法不好的内容他都只会把人家往坏处想。

    假想如果秋临江在听到这些反对的心声后能积极改进这项法案中的不足。比如既然定额完成的任务不太合理那就适当把任务定了低一点尤其是在大丰收的年份那就可以暂缓实施这条措施。再比如既然地方官员办这事积极性不高那就干脆给他们一点经济刺激把这青苗法中的部分收益和官员的收益相挂钩这样一来官员本人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保证。又如既然青苗法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现象那在收取利息的时候可以采取阶梯差额定价如果借粮食少于1o斗的收取1o%的利息过这个数量就按2o%收取以此类推。这些改进不是云铮自己乱想的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的改革中一些措施就和这些差不多。

    改革过程中免不了会出一些问题出现了问题只要有人去改就可以了改革的各项措施就是在不断修改中完善的。可惜秋临江不懂这个道理他觉得自己肯定是对的即使有错那也肯定是地方官员的错误。抱着这种想法改革要能成功那还真有鬼了。他靠这种近乎于疯狂而又偏执的执政理念去实践他的变法构想注定是得不到广大人士支持。

    云铮对此固然有些叹息但更多的却反而是轻松。他不是一个圣人身处这个时代身份、武力是他的两**宝但他最大的倚仗却是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如果秋临江变法成功了这个历史的走向就要大变样……

    而现在云铮却是有把握在这样的乱局中狠狠赚上一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