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971章移风易俗

第971章移风易俗(1/2)

    刘远桥他是认定了一点,那就是大明朝这些官员的风气,是非常的扭曲,非常的变态的,已经失去了纲理伦常,已经把皇权都挤兑到了墙角的地步,所以是时候,对这方面进行整顿的时候了。

    当然在这方面的时候,他也是面临巨大的压力的,所谓的仕林,就是由读书人组成,是中土各地乡绅的领导人物,无论是谁当皇帝,都不可能把这些人一网打尽,把他们都给忽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两千年之中,孔家一直都稳坐钓鱼台,无论是谁人当了皇帝,都必须礼遇孔家,给他们以功名利禄,否则就得不到仕林的支持。

    据说当年的孔家,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朱元璋是给了他们很大的赏赐,很多的封赏,但是他们硬是看不起朱元璋这放牛娃出身的人,硬是对皇家爱理不理的,可见他们身上的优越性,已经达到了极点的时候。

    刘家跟孔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及其的密切,这也是孔家跟朝廷最为关系最为密切的时候,孔家的嫡女嫁给了当今的皇帝,作为当今的皇后,母仪天下,是在许多读书人的眼里,这是非常振奋的,他们认为以后的朝廷,就改姓孔家,很多人都为此而欢欣雀跃,却不知道,这几乎就是盛极而衰的时候。

    刘远桥表面上对于孔家和仕林十分的尊敬,十分的礼遇,但是他却是对这些人害怕到了极点,也都知道如果信任这些人的话,他辛苦打下来的天下和江山,很快的也会走向灭亡。

    在朱明朝,这些人已经成为了朝廷的一部分,他们枝盘错节,势力根深蒂固,就连皇帝面对这些人,都得退避三分,想要做出一点有利的事和自救的事情,都做不到。

    只要皇权与仕权发生冲突的时候,都会被无情的击退,都会被所有全体大臣的反对,大明朝的体制,就决定了大臣们反对,皇帝都做不了事。

    比如说皇帝想开海禁,想向乡绅们收税,根本就做不到,因为皇帝这是触犯了大臣们和乡绅们的利益,他们集体反对之下,就是皇帝你再坚持,也都没有用,即使皇帝坚持的下了旨意,广发天下,但是也都执行不了。

    像当年的万历皇帝,他知道乡绅们有钱,想向他们收税的时候,他可是在官员们的强烈反对之下,坚持的往天下派出了大量的太监,去各地收税,结果这只是皇帝向乡绅们收税的一种做法,硬生生的就扭曲成皇帝向老百姓们收税的一种做法了。

    相信那时候的万历皇帝是泪流满面的,本来想的只是是劫富济贫而已,最后却变成了去打劫乞丐,从石头里面榨油,钱是弄到了一丁点,但是也都弄到了一身的骚味,他的名声也都臭到了极点,这估计也就是他看透了这些臣子们的本质,二十八年不上朝的原因。

    但是现在,刘远桥最大的优势就是,已经改朝换代了,以前大明官场上奉为金科玉律的那一套,是证明是不行的。

    最简单一点,如果能够证明是行的,大明为什么会灭亡?所以刘远桥它控制了朝廷,有军队和官员们的支持,反而可以绕过仕林,来重新实行自己心中的理想和计划了。

    比如说刘远桥轻易的就改漕运为海运,通过海运把南方的大多数钱粮和赋税运往北方。

    同时整个大明朝是禁海的,因为这是朱元璋定下来的,这是祖宗家法,同时也因为他们符合这些东南大海商们的利益,让他们可以垄断海上的贸易,独占这方面的好处,所以没有人可以反对。

    即使朝廷之中有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其中的巨大利益,也有人提出必须开海禁,必须向乡绅们收税,但是终究因为巨大的利益集团的反扑,变得无疾而终。

    但是这些强大的势力,在新朝的时候,就显得没有那么的强大了,他们一直以为倚仗的祖宗家法和朝廷的律令,在这一刻都变成了一张废纸,什么作用和威严都没有了,刘远桥就可以在这一相当于白纸的基础上,重新的书写自己的字画。

    以刘远朝的为人,自然就是务实主义,他就知道如果开海禁了,从事海上贸易,可以为国家带来多少的赋税,带来多少的收入。

    而且天下间最有钱的,依旧还是这些乡绅,他们垄断了大多数的生意和贸易,只有向他们收税,才能够真正的搞到钱。

    想当年的宋朝和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