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闺门秀 > 闺门秀第16部分阅读

闺门秀第16部分阅读(1/2)

    的东西,就让他们去死,也省得脏了郡公爷家的门楣!”那人怕再劝就要引人怀疑了,只好打起了哈哈,闭口不再提此事。

    颖王之所以执着于赵家小长房,为了就是通过赵家小长房掌控这些郡公爷旧部,从而掌握军队力量。现在郡公爷的旧部对赵炯一家嗤之以鼻,赵家小长房已经无用了,再纠缠下去,只会暴露自己,所以他们悄悄地放弃了。

    小长房能支撑到现在,其实全都是靠颖王和蒋家在后面撑着,颖王一收手,蒋家就独力难支了,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了救女儿这件事上。皇帝察觉到兄弟的动静,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接受了事实,承认对赵家小长房的布置已经起不了作用了,他火速地对赵家小长房作出了处理。

    蒋氏的案子一日没有明确的证据,就一日难给她定罪,蒋家又有意要把事情牵扯到张氏头上,皇帝厌恶他们所为,决定日后再也不会重用蒋家子弟了,连蒋家二叔的侍郎职位也寻了个理由捋了,至于蒋家内部是否会因此产生分歧,就不是他要管的事了。反正案子一天没结,蒋氏就一天在大牢里待着吧。

    至于赵家小长房的爵位则彻底打了水漂,皇帝在旨意中绝了他们袭爵的可能,还命他们在十日之内搬出侯府。赵玦丢了所有差事,女眷诰命收回,原本属于建南侯府的御赐田产、一般田产房产和仆从,全都暂时封存起来,他们能带走的只有小长房的私财和牛氏、蒋氏的嫁妆。搬出侯府大宅的那一日,牛氏带着几个孙子孙女,赵玦没马骑只好靠两条腿走路,一家人凄凄惨惨地离开了原来的豪华居所,连个来相送的亲戚都没有。

    蒋家费尽力气,牺牲了族中几名子弟的官位,也没能把蒋氏从大牢里弄出来。幸运的是,她一日未被定罪,那就一日不能算是个罪人,蒋家还能自欺欺人一下。可她的父兄为了压下家族的不满,已经心力交瘁,实在是没法做更多的了。赵玦拒绝再救妻子,连她所生的赵泽和赵湘也厌弃了,丢给了母亲牛氏照看。他们在京城里赁了一个小宅子住下,赵玦开始到处拜访亲友,四处洒钱,想要谋一个差事。

    被送到京城的赵炯遗骸,最终被草草藏在了城郊赵家家庙后山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赵玦的精力都放在找差事上,根本就没对亡父的后事有多少关注,过年都没打发人去上个坟。亲友都觉得看不过眼了,赵炯犯的罪再重,他到底还是赵玦的亲生父亲,这赵玦怎么就昏了头,连孝道都不顾了呢?

    还有那牛氏,当年为了嫁给赵炯,也算是豁出去了,连名节都不顾,如今却说弃就弃。赵炯再不济,也没对不起她的地方,传言还是因为听了她的谗言,方才会对继母嫡弟下毒手的,一出事,她撇得倒清。如此狠毒的妇人,实在少见,也难怪会教养出赵玦这样的不孝子了。

    愿意帮助小长房的人更少了,倒是有一位赵老郡公爷的旧部,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给赵玦弄了个锦州附近县城的九品巡检之位。这种芝麻绿豆官儿,还是在边境,就是个炮灰的命,赵玦从前是绝对看不上的,可他却欢欢喜喜地打包行李,准备上路了。

    皇帝这边的人已经迅速盯上了那位郡公爷旧部。

    张氏听完鲁云鹏讲述的案情发展后,沉默了许久。

    皇帝没有下旨让赵玮袭爵,不过广平王说了,等赵玮再大几岁,旨意就会下来的。但张氏已经不再关心这件事了,小长房为了这个建南侯的爵位,把一家人搞成如今这个下场,可见这是个祸根。

    她说:“玮哥儿还小呢,爵位的事不着急,我们一切听从皇上的旨意,替我谢过广平王殿下,请他不必再为此事费心了,我们祖孙三人如今过着清静日子,倒也舒心。”

    鲁云鹏愣了愣,随即恭敬地应声退了下去。

    张氏长长叹了一口气,对着里间探头出来偷看的孙子孙女微微一笑:“好啦,案子算是暂时告一段落,小长房有那样的下场,也算是报应。往后我们不必再理会那边,只管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赵琇眨了眨眼,露出一个灿烂的微笑,赵玮大声问:“祖母,卢小二告诉我,后日十九,拓林有庙会,咱们去看么?”(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匆匆五年

    转眼五年过去,已是承庆六年的暮春三月。再过三个月,赵琇就要满七周岁了,曾经连路都走不稳的小小孩童,如今高度已经四尺有余,比同龄的女童都要长得高挑些,五官生得越发秀丽出尘,已经隐隐可以看出是个美人胚子。

    人长大了,自然跟以前小时候不能比。她如今也读了几年书,针线活、管家技能和仪态规矩什么的都学了不少,出去见人,也是叫人挑不出错来的小淑女一名,只是在家里少了忌讳,难免要露出点本性来。张氏宠爱孙女,只要赵琇不是做了太过分的事,是不会约束她的。赵琇心里常常庆幸,有一位思想开明的长辈真是太走运了。

    她完成了今天的五百字书法练习,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再看一眼旁边厚厚一迭画册,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先行休息的好。学习也要劳逸结合嘛。

    张氏对孙子孙女的教养非常严格,孙子大了以后,就要送出去学堂里求学,孙女却是日日在她跟前的。她本是书香名门之后,只是小时候家境清贫,因此在学习方面就留下了不少遗憾,后来嫁进赵家,有了条件,就尽她所能地去学习更多的东西。赵老郡公虽然年纪大了,又是武人,但对这个年轻的小妻子是真心爱重,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无论是名家书画还是古籍字贴,买也好抢也好,总能为她弄回来。他长年在外征战,张氏凭着这点爱好,非常平静地熬过了艰难的十几年。从不给他添麻烦,因此也越发受他敬重。

    张氏如今有时间。有条件,也有学问水平。见小孙女对这方面颇有天份,自然是喜出望外,费尽心力教导了。

    赵琇其实心里也曾后悔过,当初表现得太不知收敛了。她本是成年人穿越而来,小时候在现代也曾上过兴趣班,学过书法绘画,水平不算很高,但如果是以“初学者”的身份来施展的话,自然会叫人惊艳。没想到张氏就误会了。以为她真有过人的天赋,更加用心教导。赵琇心中叫苦,但看到祖母期望这么高,又不想让她失望难过。加上赵琇本人确实对书法绘画颇有兴趣,就更加用心去学习了,几年下来,成果斐然。

    张氏对孙女的学习成果非常满意,更惊讶于她在绘画一道颇有些不俗,画法技巧都与别人不同。隐隐有些独成一派的迹象,所以在这方面更注重些。赵琇没法解释其实她是把从前学过的西方水彩画法和光影处理技巧给用在了国画当中,在现代没什么出奇的,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努力了。这努力的结果。就是每日的练习份量加倍了。

    每日练字五百,练画十幅,这是最基本的作业。日后随着水平上升,还要再加码。赵琇同时还要学习诗词歌赋。经史子集,针线女红。这学习负担之重。简直赶超高考生。从今年初开始,她还要旁听祖母管家,再过两年就要亲身实践了。赵琇小姑娘,每日都过着规律而苦逼的小日子。

    今天练字的任务完成,早上也背过书了,赵琇算了算剩下的任务,再看看天时还早,觉得今天自己大概可以稍微松口气,就离开了书桌,跑外头活动活动身体。

    张氏在堂屋里听卢妈回报今天采买肉菜的花费,猪肉多少斤,花了多少钱,青菜多少斤,花了多少钱,市面上米价多少,面价多少,市集中运了肉菜来卖的农人提及乡下田地里粮食和棉花的生长情况如何,非常琐碎。赵琇听了几耳朵,觉得跟昨天差不多,就悄悄地溜出了院门。

    幸好她如今长大了些,哥哥又搬离了这个院子,她改住到厢房去了,要溜出去比以前方便许多。不然她要是还住在堂屋旁的房间,一举一动都在祖母的眼皮子底下,是万万没那么自由的。

    赵玮如今住的院子就在隔壁,几步路就到了,但他如今每日都要去私塾上课,这会子并不在家。赵琇过来不是为了找他,而是为了借地方练练拳的。当年她从广平王世子高桢和鲁云鹏处学了三套拳法,十天里总要抽出三四天的时间来打几遍,一来是强身健体,二来也是为了增加自保之力。正因为她长年打拳,又常常绕着宅子跑步,运动量不少,因此长得比同龄的小姑娘都要高,身体情况也一直很好,五年来几乎没生过病。张氏本来不喜欢她学拳脚功夫的,见她健康好转,就不再阻拦,只是不许她在人前打,每每见到她练习,也要说上两句。所以赵琇就趁着张氏正忙,跑哥哥的院子来练习了。

    她的哥哥赵玮,今年刚满十一周岁,已是翩翩清俊少年一名。他是在三年前搬离祖母的院子的,虽说是独居一院,其实只是个小跨院而已。

    张氏当初刚回到奉贤赵家二房老宅时,因赵炯先回一步,占据了正院正房,她搬进来时,虽然赵炯不在,她却不耐烦见到他的东西,所以就住进了正院后头的院子。那里本就是为家中长辈所设的,即使没有翻船的变故,张氏身为老郡公继室也该住在这里,因此无人认为这样不妥。后来赵炯坠马受伤,被仆从高成送进了东院,暂避张氏锋芒,这正院就空了下来,被张氏当成是待客的地方。直到赵炯和蒋氏被送走,赵家小长房丢失爵位后再也没人回来过,这个安排就延续了下来。

    张氏自认孀居,无论家主由谁担任,她都不打算再以当家主母身份住进正院了,虽然现在她确确实实就是赵家二房的当家主母无疑。

    正院后头的这个院子,地方不小,房屋用料也是上佳,当初郡公爷命人建造时,本就打了年纪大了以后带着妻子回来养老的主意,虽然一直未能成行,但屋子却是没人胆敢偷工减料的,当中又用了不少太祖皇帝传下来的巧妙机关,使得这屋子虽然外表看着平常,实际上住着却相当舒适。若不是因为赵玮年纪渐大,张氏也有意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不希望他因为长年养在妇人之手,而少了男子气慨,故而极力赞成他独居一院,他还真不介意在这个院子里多住几年。

    不过张氏也舍不得孙子离得太远,更因为老宅占地大,东西中三路前后五进房屋外,又有多个附着的小跨院,不认得路的外人,说不定逛着逛着就迷了路,如今他们只有祖孙三人住在这里,男女仆从人数也不多,许多院子都锁起来了,附近少人经过,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就将他安置在了隔壁的小院子,出入算是方便,饮食起居方面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可以让赵玮适应良好。

    只是这院子地方就小了点,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一间,都是平房,再种了几棵老树,连天井也比张氏的院子小了将近一半,赵玮居住是没问题的,练起拳法也勉强够地方,但想要练习骑射就显得太窄了。鲁云鹏从去年开始正式教他骑马射箭和十八般兵器,张氏就让人把东路的前院拆了,建成一个大大的校场,给他们师徒使用。赵玮平日练武,都不再留在这个院子里,但院子角落中还留着他从前用过的木人等物。

    赵琇进了院子,跟院中负责洒扫的两个婆子打了个招呼,寻了个借口将她们支开,就开始练拳。一刻钟内打了两遍拳法,出了一身汗,顿时觉得浑身舒爽多了。眼见着那两个婆子回来了,她便返回祖母的院子,打算继续练习绘画。

    回房前,张氏看到她在院子里走过,就把她叫进了堂屋里:“今年开春,上海的雨水就比往年多,虽说是好事,但也怕会成了涝灾。我已吩咐下去,让人在我们家的地周边挖塘开渠,以备万一。这事儿让你卢叔去办,只是所需钱粮,还要再核算核算。账房的人有事要做,腾不出手来,卢妈算术上不太拿手,你去替她算一算账。”

    赵琇以前也做过这种事,忙答应了,就坐到一旁,接过卢妈手里的账薄,听她一项一项报来,然后算出所需要的钱粮数目,又拿纸重新抄写过,整整齐齐的,虽然没有划表格,但也一目了然。

    卢妈赞叹不已:“我们家大姐儿真是聪明!十里八乡谁不知道我们大姐儿是有名的神童呢?才这点年纪,字写得比人家强,画儿也画得比人家强,扎的花儿跟真的似的,还会算账,算得又快又好,简直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仙女儿下凡托生的!”

    赵琇几乎天天都要听她夸一遍自己,脸皮早就练得厚了,轻咳一声,把账交给卢妈:“您拿给祖母瞧瞧,可有什么错漏的地方?”

    “怎么会出错呢?大姐儿就从来没出过错!”话虽如此,卢妈还是把纸交给张氏验看了,张氏扫了一眼,没发现什么错处,就交回给她:“照着这个数,让账房拨银子吧,要尽快做好。”

    卢妈应了退下,赵琇正想跟祖母说一声,就回房继续练习,忽然见到小哥哥赵玮从外头风一般冲了进来,脸色十分不好看:“祖母,大事不好了!孙儿在学里听人说,太子殿下代父领兵出征,挡住了清人的攻击,可他却中了清人一箭,伤势不好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五十三章 诡异的毒箭

    这太子殿下不是别人,正是广平王,受封储君才不过三年。他对赵家小二房祖孙有救命之恩,再造之德,还将亲信的鲁云鹏派到他们身边做保镖,一留就是五年,因此张氏祖孙三人对他十分感激。

    听说他在战争中受了伤,张氏脸色都变了:“这是怎么回事?即便要领兵出征,太子殿下也是主帅,其他将士在做什么?竟让主帅受了伤?!”

    “孙儿也不知详情,只听说是战场上射来的乱箭。”赵玮脸上布满了焦急之色,“这可怎么办呢?辽东距上海有三千多里路,消息传过来定要花上不少时间的,殿下受伤必定很久了,也不知如今伤势如何。”

    赵琇立刻就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太子殿下代皇上领兵出征,不是……开春不久的事吗?我记得大军开拔,是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祖母听说后,还道那是个好日子。这不到两个月的功夫……”她回头看看祖母:“就算太子殿下刚到辽东就受了伤,消息传过来也未免太快了些,现在才刚到三月下旬呢。”

    张氏脸色又变了变。她不是寻常宅门妇人,对这军国大事一窃不通。她是本朝威望最高的老将遗孀,当年老郡公出征,她虽是守在家中平静度日,但也对丈夫在边关的安危颇为关注的,有些常识她心里非常清楚。

    从京城到辽东锦州前线近千里路,大军开拔,就算是急行军。一天走上百里,也要花上十天左右的功夫。辎重步兵就要更慢了。不过辽东兵力充足,太子很可能是带着亲兵先行一步。大部队在后头跟上。他二月二才从京城出发,到达锦州怎么也要到月中了,若是这时候就跟清兵打了一场,受了伤,也不是不可能。但他身为储君,身份贵重,受伤的消息传到京城后,照理说是不该外泄的,更别说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传到了两千多里外的上海。连私塾学堂里的小学生们都能听说。如此流言纷纷,人心惶惶的,对朝廷可没什么好处。

    除非这是有些人故意泄露消息,想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太子受伤的事。

    太子的伤到底重到什么程度?

    张氏心中思绪繁乱,最后下结论道:“无论这当中是否别有内情,太子殿下受伤,绝不会是空|岤来风。我们需得打听清楚才行。”

    作为赵老郡公的家眷,想要打听这种军伍上的消息,张氏自有门路。她马上就写了几封信,提了一下奉贤街头巷尾的流言,用隐晦的方式打听着事情真相。但在把信发出来之前,她得先去找鲁云鹏问问清楚。

    鲁云鹏前日才去了松江。现在赵家还是很太平的,他以前十日送一次信,现在是每月只送一次。本来他早就该回太子身边了。但因为颖王那边放弃了赵家小长房,却一直没露出马脚。与他勾结的赵家旧部也没查出来,太子殿下担心他会把主意打到赵家小二房头上。这孤儿寡母的,身边没个可靠的人保护,风险太大了,所以就让鲁云鹏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