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回门
虽然被皇帝委了一个副主考的差使,但唐曾源仍然是一副悠哉游哉的模样,仿佛对于这天大的恩宠并不以为意。他自十三岁从院试脱颖而出之后,十六岁乡试得中解元,十八岁得中殿试头名,人人谓之天才。然而,这样一个经史尽通的人物却在詹事府和翰林院两个清水衙门一呆就是二十年,虽然屡屡有教导皇子的尊荣,但秩位上却停滞不前,实务上更是没有丝毫进展。不过,京城中没有任何人敢小看这位翰林院的掌院学士,须知他不但是门生满天下,就连不少皇族子弟也是他教出来的,根本碰不得。
因此,尽管唐府门前打探风声的人不在少数,但无人敢越雷池一步,也无人敢怪唐曾源架子太大。不过,那种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的景象仍然让唐府上下的仆役喜不自胜,这些天来,光是那些人塞在他们手中的银钱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老爷,您好不容易捞到这么一个肥差,怎么也不好生操持一下,再这么下去,人都让你得罪完了!”杜氏不满地埋怨道,“这些年来,家里上上下下的开销都取自那几个庄园,总不能坐吃山空吧?”她说话不虚不实,竟是有心撺掇丈夫出去应酬一番。
“唉,夫人,你也知道如今什么情势,若是出去瞎搅和,说不定连命都没了。”唐曾源却是不以为然,“你平日不是老叫我韬光养晦么,这一次怎么改了主意?”
杜氏微微一笑,这才在唐曾源对面坐下,极是认真地说:“老爷,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皇上刚刚登基,正是用人的时候,无论好歹,你总得着意表现一番才是吧?再说了,外头探听消息的那些人都是小角色,无非是几句话就能打发的。可是,那些背后的朝廷大佬呢?他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盯着你的差使,不就等着分一杯羹么?”
“哼!都是一群贪得无厌的家伙,新君登基,正愁找不着人发作,他们还想作耗?夫人的意思难道是……”唐曾源先是冷哼一声,随即仿佛想到了什么,声音也放低了些。他随手打发了身旁伺候的几个丫鬟,这才把头凑得更近了,“夫人想让我这一次大大地出彩一回?那得罪的人可就海了!”
杜氏高深莫测地摇摇头,“我可没那么傻,你不会把马大人一起拉上?他可是一心想做皇上驾前的重臣,平时和那些达官显贵都不兜搭的,所以让他出头岂不合适?到时,你只要装作不经意地提上一句,为了不担干系,他总得和你联名上折吧?再说了,只要拣几个不长眼睛又不讨皇上欢心的人作法,料那些权贵也没有话说。”
“夫人真真是女中诸葛!”唐曾源抚掌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他向来对杜氏言听计从,此时哪里还会有什么犹豫,唤了一个丫鬟便准备更衣到外边会客。谁料刚起身,就见一个大丫鬟匆匆忙忙地进了屋子,偏身行礼后报道:“启禀老爷,夫人,姑爷和小姐一同来拜。”
唐曾源先是一愣,随即脸色便有些难看。“这个章叔铭,听说回京都有好几日了,怎么今日才知道上门?见柔也真是命苦,居然嫁了这么一个功利心强的夫婿!”他显然是曾经听过旁人的说辞,言语便不那么好听了。不过想到女儿难得回京一次,他只好吩咐道,“让他们进来吧!”
杜氏见那大丫鬟退去,就上前劝解道:“老爷,些许小事就不用放在心上了。如今叔铭已经是浙江布政使,正二品的大员,哪个年轻才俊能像他这般争气?依我看,年轻人功利心强是好事,否则岂不是像你这般,在翰林院苦苦地熬资格?先前若非皇上圣明,赏了你一个少傅的虚衔,怕是你如今的品级还不及他呢!”她见丈夫脸上似乎有些挂不下来,便又笑着排解道,“女儿能嫁这种人是她的福气,叔铭至今还只有两个妾侍放在房里头,还是见柔当初陪嫁的丫头,旁的一个都没有,就这一点,怕是寻常官员都及不上的。”
“就你有道理!”唐曾源无奈地摇摇头,见女儿和女婿一同进来,他也就收起了刚才的神情,颇有些欣喜地瞧着这一对璧人。
算起来两人成婚也已经八年,期间唐见柔育有一子一女,也算是完成了母亲的嘱托。然而,虽然她看上去仍然一如往常,但杜氏还是察觉到女儿目光中的一丝游离,顿时有些不悦。
“见过岳父、岳母!”章叔铭恭恭敬敬地上前行礼道,身旁的唐见柔自然也是亦步亦趋地行礼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