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其它的都是旧式的瓦房。
不过,桃源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建房的土地,所以整个村落的房子并未集中在一起,而是沿着山脚形成了一条长带。
叶新龙驾着马车,停在叶泉的老宅门前,这里位于村子的最东边,离最近的一家有上百米的距离。
这是一处面积不下两亩的大院,屋前有一棵两百多年的香樟树,巍然屹立,粗壮的树干两人都合抱不过来。
院子里的东角还有一棵龙眼树,同样高达十多米,枝繁叶茂,与外面的香樟树相呼应,龙眼树的树冠不仅覆盖了大半个前院,还伸出一半的树枝,不过,不知是没有人照料还是其它的原因,这棵老树从叶泉上小学开始,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挂果了。
桃源村像这样的百年老树有上百棵,多是香樟树、枫杨树和桂树,也有龙眼树、白果树、柚树和桃树等。
院子的围墙并不高,只有一米七左右,个子高的人一抬头就能看到里面,墙头墙缝长满了银粉背蕨、凤尾蕨和苔藓之类的植物。
叶泉小时候经常捉弄别人,其中常用的办法就是将银粉背蕨的叶子摘下来,然后用叶子背面往别人衣服上一拍,顿时就会在衣服上留下叶片的银粉,勾勒出一个白色的蕨叶痕迹。
桃源村各家的院子有大有小,但基本上的格局都差不多,前面是院子,后面就是菜园,旁边还有厂棚,用来饲养家畜和堆放木柴等。
院子的两侧还种了数十棵果树,品种有桃子、枇杷、石榴和柿子,都是属于叶泉家的园子,桃源村如果要说有什么比城市更好的地方,那就是每一户占的地盘都不小,像叶泉家,加上后面的菜园和两旁的果园,面积有五亩多,足够修建几座别墅了。
这时,灵犀突然提醒道:“前方发现一棵变异的百年古树,蕴含灵能值72点,建议分解。”
叶泉见灵犀指的是院子里那一棵老龙眼树,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已经许多年不结果的古树居然产生了变异。
桃源村有这么多的百年古树,不知还有没有其它产生了变异的植物,不过,叶泉并不想为了一点灵能值就要毁掉一棵古树,特别是一棵陪伴了自己成长的老树。
**************************
还未将行李搬到院子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和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人,从离叶泉家最近的一座院子里走了过来。
“叔公,明诚叔。”
叶泉的爷爷奶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村中与他血缘关系最近的,也就是叔公叶光祖一家。
走在前面的老人就是叶光祖,身后的中年人则是他儿子叶明诚。
叶明昌与叶明诚从小就要好,与亲兄弟无异,两家又是邻居,所以关系一直很好。
叶光祖见了叶泉很是高兴,道:“回来了就好,一起先去吃饭吧。”
叶泉点点头,也不客气,知道他今天中午会回来,叔公一家肯定准备好了午餐。
卸完行李后,见叶泉提了大包小包的一堆东西往他家走去,叶明诚道:“小泉啊,你们一家子怎么每次回来,都往我家送这么东西?”
叶泉笑道:“明诚叔,都是些农村难买到的东西,正好顺路带一些回来,没花多少钱。”
桃源村家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和果园,自然不会缺少水果蔬菜,而且极少施肥打药,即使比不上空间出产,也称得上绿色有机食品,所以叶泉送的都是海鲜干货和一些烟酒之类。
进了叔公家的院子,婶子徐凤珍一边擦手,一边迎了出来,带着满脸的笑意,道:“小泉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叶光祖开了一缸陈年的红薯酒,里面泡了些红枣和枸杞子,除了江世宇下午要开车,没有喝外,大家都喝了不少。启蒙
正文 第49章 修路架桥
桃源村这边的传统酒席并没有餐桌,也不摆盘子,倒跟火锅有些相似,夏天用电炉灶,天气凉了则围着烧柴的火塘,用一口大锅,先以骨头、鸡肉猪肉等打底汤,配好香料,再根据喜好和准备的食材,依次放肉圆、河鲜、猪杂、豆腐、干货、野味和各种时令蔬菜,一般吃完一样再放一样,喜欢辣味的则自己醮着辣椒酱吃。
喝了半个小时,叶明诚有了些醉意,向叶泉问道:“听你爸说,他连机械厂车间主任的工作都辞了,去帮你看店,那生意肯定很大了,怎么你在电话还说要回老家种菜卖?咱桃源村这么偏僻,每年水果倒是卖了一些,这蔬菜怎么卖出去?你可要想好了,别种出来却找不到销路。”
叶光祖也道:“是啊,小泉,咱十里八乡的,谁不是自己种菜自己吃,要卖的话起码要送到县城去,可一路上的花费就太大了。”
叶泉解释道:“叔公,我用的种子是最新产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城里人特别讲究这些,蔬菜的销路不用愁,而且我这两年在外面赚了一些钱,打算拿出一百五十万,让大伙集点资,再向政府筹些款,把乡里到村里的土路修成水泥路,再架一座桥,这样一来,交通就不成问题了。”
其他人一听,都不由吃了一惊:“拿一百五十万修路架桥?”
叶明诚道:“这可不是小事,你要考虑清楚,再说,你父母同意吗?”
叶新龙倒是十分兴奋,道:“没想到我们桃源村也出大老板了,真要将路修通,我们村里的日子就好过了,以前不通车,种出来的东西不好卖,也卖不出好价钱,村子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差不多都出去打工了。”
叶光祖道:“这是大事,要找老族长和明生他们商量一下。”
叶泉点了点头,桃源村渡口属于平江的上游,涨水的时候,江面也只有一百来米宽,要求能通卡车、质量一流,费用大概要两百多万;从平江乡到桃源村大概有十七八里远,修双车道水泥路的话,大概要一百万以上。
叶泉从黑社会老大偷来数千万价值的物品和现金后,手头上十分宽裕,这些修路的资金由他全部承担也愿意,就当劫富济贫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出的风头太大了些,而且修路架桥,政府也有责任,叶泉没必要全部包揽了。
吃完饭后,江世宇就驾驶着皮卡车回越安市了。
叶泉则把自己的准备修建大棚种植蔬菜,承包一座荒山种植果树的打算说了一下,征求几个人的意见。
叶泉之所以要种植蔬菜和水果,除了想带动乡亲们致富外,主要是给自己空间里出产的蔬菜水果作掩饰,并不追求金钱效益,所以也没打算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叶明诚性格朴实,做事稳重;叶新龙性格直爽,胆大心细,文化程度也不低,都是能让人信赖的人,叶泉打算将各种事情都交给两人去主持,自己只负责资金、种子、树苗和销路这些事。
叶泉当即开出一个月2500元的工资,邀请两人加入,这样的工资比在外面打工还要高。
叶明诚除了自家的田地外,平时都没有太多的事,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叶新龙的父母都健在,鱼塘的事可以交给他们,也愿意来帮忙。
下午,叶泉提着一些礼品,去拜访老族长、几位族老、村支书叶明生和村主任叶少坤等长辈。
桃源村是同祖同姓的村落,历代都有一个族长,村里的大事都是由族长和几个族老说了算,就算解放后,这一情况依旧没有完全改变。
老族长是大字辈,今年八十有七,当了近四十年的族长,在村里的威望说一不二,村里的年轻一辈都要称呼一声太公。
老族长的头发早就全白了,脸色红润,一对寿眉微微下垂,身体很是硬朗,去年清明节叶泉回村时,还见过老族长步行十多里去坟山祭祖,不坐车、不拄拐杖,走起路来不见半点老态。
年纪虽然大了,但老族长在解放前读过私塾,年轻时以武会友,到全国各地游历过,平时还喜欢看新闻、读报纸,思想并不死板。
听了叶泉倡议修路架桥一事,老族长大手一挥,让人将几个族老、村干部叶明生和叶少坤等人都叫了过来。
村里的七位族老全部来了,这些族老都是村里人选举出来的,德高望重,处事公道,最年轻的也有六十多岁。
大家一听这事,自然很是兴奋,从前为了不让外人打破桃源村的平静,还故意封山断路,减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但现在时代不同,用一句口号来形容就是“想要富,先修路。”
一位族老高兴地道:“这是好事,马上通知全村,那些在外面打工的人也要通知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叶明生今年四十九岁,从生产大队开始就是村里的干部,在村里的威望也很高,他道:“我们还可以向政府部门递交报告上去,多少申请一些补贴下来,争取在今年冬季枯水期就把大桥修好、把路修通。”
老族长道:“大桥要请专业的建筑队来修,不过水泥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来修,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这样可以节省不少钱。”
照众人的意思,道路只要将路基拓宽再硬化一下就好,至于大桥,能通车也就够了,再加上村民出工,就能节省很多资金。
叶泉忙道:“老太公,咱们要修就一次性修好,不能过几年就落后或损坏了,水泥路要修就修四米半的双车道,大桥至少要承受十吨以上的卡车通行才行。”
村长叶少坤三十多岁,是村里最早一批去外面“搞副业”的人,在外面还有自己的生意,头脑灵活,一向很有想法,他听了叶泉的话,说道:“能这样自然更好,不过我们村只有两百多户,最多只能集资三四十万,我们这里是贫困县和贫困乡,我们村的位置又太偏僻,政府不可能给我们补贴太多,资金上恐怕有困难。”
叶泉道:“现在政府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很大,我们又属于行政村,在政策上有照顾,我看申请一些补助不难。”
叶泉之所以敢肯定,是因为他早就与市长穆自强达到了共识,会在桃源村的基础建设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有这么一个大佬在后面推动,桃源村递交上去的报告自然不会有问题。
修路架桥的钱,叶泉不怕全部承担,但他认为这既是政府的工作,不能完全由私人承担。
同时,这也是全村人的事,应该由所有人来参与,等完工后走在路上,也有一种自豪感。
当下他又道:“如果有资金缺口由我来补,直到修通为止,另外,集资的事我们不要搞摊派,也不要定限额,有钱的多出,没钱的少出一些,要完全自愿,有多少算多少。”
老族长一听笑了,道:“我们有大老板在这里坐镇,就什么都不用愁了,这是利国利民、福贻子孙的事,大家一定要做好。”启蒙
正文 第50章 家乡的油茶
这年头,有了钱自然好办事,很快全村人就知道了这件事,也极为支持,毕竟能够直接通车的话,对村里的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因为一涨洪水,村里就与外面完全隔绝了。
为了这事,晚餐的时候,叶泉让叶明生拉到了家里做客,还有村里的会计、妇联主任等几个干部都来了,纷纷出言称赞他发财不忘乡亲,然后就敬起酒来。
桃源村这边有事喜欢聚餐喝酒,一些有酒瘾的男人除了早上喝茶外,另外两餐是必须要喝酒的,是以酒量好的大有人在。
喝到热闹的时候,还喜欢划拳行酒令,开头是“快些来个,哥俩好(或叔侄好)”,接下来就是什么三星照,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环,十全大发等等,很多时候,借着酒劲,划拳的人喊得歇斯底里,声如响雷,气氛相当火爆。
酒令是酒席上助兴取乐的游戏,自上古西周时就有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花样繁多,雅俗共赏,比起阳春白雪般的赋诗填词,猜拳就像是下里巴人,虽俗气,却简单而吉利,在全国各地都有流利,最多是一些吉利话不稍有不同。
划拳猜输了的人要喝小半杯酒,若是运气不好的人连连失手,只消十多个来回就会被放倒。
叶泉不会划拳,只能陪着喝了几杯酒,换作以前的他,两杯白酒就能让叶泉昏头,三杯就要倒下了,不过自同学聚会那一次用精神念力作弊以后,早就是千杯不醉的无敌境界了。
将几个村干部灌醉了两个后,叶泉才回到自己的家中。
叶泉家除了前面的院子和后面菜园、厂棚外,还有七间大瓦房,分别是四间卧室,一间厨房、一间客厅和一间储藏室。
越安地区这边的民居,与沿海地区十分低矮的瓦房不同,要高大得多,住人的房间上面还修有一层阁楼,用来存放一些杂物。
院子里有一个方圆不到两丈的小池子,从后山连接了一道活水,再从屋旁流入水沟之中,这个池子是填井后开挖的,用来洗衣和给菜园浇水,在水池的中间还有一座假山,假山上不有一大一小的两株文竹。
文竹又称云竹、云片松或刺天冬,其实它并不是竹子,只因其叶片轻柔,常年翠绿,枝干有节形似竹子而得名。
文竹以根入药,有治疗急性气管炎和止咳的作用。
叶明昌一家虽然搬到了城里,但每年的春节和清明是一定要回来的,另外像五一、十一这样的长假,没有意外的话,也会回村住几天,加上叶明诚一家会定时帮忙打扫一下卧室,晾晒一下被子,住人不成问题。
************************
第二天六点钟不到,叶泉被院子里龙眼树上的各种鸟啼声叫醒,早早地起了床,走出了大门,老宅修建的位置十分讲究,格局面南朝北,后面是地势不高却雄浑的竹山,门前有一块晒谷场,还有一条两米宽用来灌溉的水渠,远处就是稻田和平江的拐弯处,视野开阔,可以远眺连绵起伏的山脉。
不过起雾了,四周的景致看起来都是若隐若现的,朦胧而神秘。
悦耳的鸟鸣声,不时从树枝间传来,反而让四周显得安静祥和。
空气清新而芬芳,叶泉不自觉地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脑袋彻底地清醒过来。
简单洗漱了一下后,叶泉在院子里打了几遍游龙拳,游龙拳一共有三路拳法,其中第一路有三十六式,是所有叶氏族人都能习练的,招式大多带有一个“龙”字,还有像“龙战于野”、“神龙摆尾”这些与武侠小说里“降龙十八掌”一模一样的招式名称。
第二路的十二式,叶泉还没有学过,只是听说第二路拳法对应暗劲,如果功力不到、内脏不强、经脉不通,学了也没用。
数百年,叶氏族人对抗对官兵,抗拒对土匪流寇,更要猎杀山中的野兽,所学的拳法自然以实战为主,其中加入了不少枪术、刀法等战场的厮杀绝技,但又保留了原来拳法潇洒飘逸、变化莫测的特点。
三遍套路打下来,叶泉每一招都倾尽全力,带起了呼啸的拳风,对拳法的神髓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体内血液奔腾如长江大河,汗水一经流出就被蒸发,全身如同裹在一团白雾里。
最后一式“天下大吉”打完,叶泉停了下来,双手阴阳合抱,放在丹田处,全身放松下来,唯有两边的太阳|岤高高凸起,在不停地跳动。
叶泉心中欢喜无限,他终于完全达到了明劲的武学修为。
*************************
将很久没用的碗筷清洗干净,叶泉准备做早餐,本来叶明诚一家是想让他过去吃,免得一个人开伙太麻烦,但叶泉不愿麻烦别人,又吃惯了空间出产的蔬菜,再吃其它的便感觉难以下口,如果让别人做的话解释不了空间蔬菜的来路,只好自己动手。
徐凤珍劝说了几次无果后,便将自家花生、绿豆、大豆、红瓜子、红薯干和炒制的米花等拿了一些过来给叶泉。
米花是当地才有的一种食品,先用糯米蒸熟后晒干,在锅里放油炒一下,使其膨胀开来,由于用了几种植物颜料,显得五颜六色的。
桃源村一带的人早餐一般都是喝油茶,这是地方特色早点,不仅早上喝,也用来招待亲戚朋友,甚至个人聚在一起又有闲暇时,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