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其他综合 > 中国帝王的私密生涯: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 > 中国帝王的私密生涯: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30部分阅读

中国帝王的私密生涯:赵匡胤私密生活全记录第30部分阅读(2/2)

何不率先撤军啊!为何要朕先自放人?”耶律昌术回道:“禀大宋皇上,据小臣所知,吾皇陛下在小臣南下之时,就已经下达了撤军的旨令!”赵匡胤会意地与赵光义相视一笑。因为耶律昌术所言不虚,早在耶律昌术入汴梁前,赵匡胤就得到报告:辽军已开始从太原城南北撤,撤军的速度也非常快。于是,赵匡胤就设宴款待了耶律昌术一行人,还赏赐了耶律昌术等人不少财物。接着,赵匡胤就向曹彬下令释放所有被俘人员。再接着,赵匡胤也派了几个使者随耶律昌术一道入辽。为表达议和的诚意,赵匡胤还以个人的名义向辽国皇帝赠送了大批珠宝。宋朝使者不仅给辽国皇帝带去了大批珠宝,还带去了赵匡胤亲拟的一封信。赵匡胤在信中主要讲了三点内容:一、大宋无意与大辽交恶,更不想夺取大辽的土地和人口;二、大宋愿与大辽世代修好、永不互犯;三、请大辽奉劝刘继元不要无端扰宋。没多久,宋朝使者回来了,随宋朝使者一同入汴梁的,还有耶律昌术等人。耶律昌术这番入宋,是代表辽国皇帝向赵匡胤赠送礼物表示感谢,并回赠了赵匡胤不少辽国的珍宝。就这么着,宋辽这一对多年的老冤家,终于有了和平共处的时候。虽然这种和平共处不可能如赵匡胤所说的那样“世代修好、永不互犯”,但对赵匡胤而言,北方只要有两三年的平稳时期,也就足够了。宋辽议和的消息传到太原后,刘继元气得咬牙切齿、恨得捶胸顿足。令刘继元更气更恨的是,辽国还派人正告于他:如果北汉再无端扰宋,辽军就南下攻打太原。但他也只能呆在太原城里长呈短叹而已。赵匡胤就是另一副光景了。宋辽议和之后,他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十多岁,连酒量也陡然增加了许多。据说,他曾与十多个太监赌酒,结果,太监们一个个烂醉如泥,他却了无酒意,当时侍酒的宋皇后直夸他是“海量”,但同时侍酒的花蕊夫人却凑在他的耳边说他“耍赖”。不过,他“海量”也好、“耍赖”也罢,反正他是高兴。仅有高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这种高兴化为行动。赵匡胤给曹彬、潘美等人下令:除留下相应的兵力防止刘继元狗急跳墙、孤注一掷外,其余宋兵宋将速速开回汴梁。赵光义笑谓赵匡胤道:“皇兄,宋辽一议和,李唐就完了!”赵匡胤笑得更欢:“光义,岂止是李唐?刘继元也蹦跶不了几天了!”最终征服北汉,始终是赵匡胤的人生目标。赵光义问赵匡胤道:“臣弟记得,皇兄过去发兵征战,似乎每次都师出有名,皇兄这次是否要找一个攻唐的借口?”赵匡胤反问道:“还有这个必要吗?”赵光义笑道:“必要自然是无必要,但臣弟以为,曹彬他们尚未回京,就是回京之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作准备,皇兄利用这段时间与那李煜开开玩笑又有何妨?”“那好吧,”赵匡胤同意道,“朕就随便找个借口吧!”赵匡胤真的找了一个借口。什么借口?李煜不是主动去了“唐”的国号,对赵宋以臣自居了吗?赵匡胤就派了一个使者过江去江宁向李煜传旨:着李煜不日入汴梁朝拜大宋皇上。李煜接到赵匡胤的“圣旨”后,真是为难死了。他并非什么愚笨之人,他情知赵匡胤此举是在为攻打南唐找借口,但他又不敢前往汴梁。这倒不是说他是个怕死的人,他其实并不怕死,只是过于贪生。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恰是矛盾的统一。他很清楚,他一旦去了汴梁,就再也回不来了。回不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再也不能与小周后一起过那种“落水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语出李煜《阮郎归》一词)的生活了。失却了小周后,失却了这种侈靡的生活,那李煜就真的生不如死了。

    那江山与美人本可成为王爷您的(4)

    不过,李煜并没有一口回绝赵匡胤的旨令。他召集文武百官,让群臣商议。大多数臣子当然建议李煜不要相信赵匡胤的鬼话,因为道理很简单:李煜的弟弟李从善至今还被赵匡胤扣在汴梁呢,李煜如果前往,只能是自投罗网。但也有少数大臣奉劝李煜“应以国事为重”,比如掌握江宁内外军事大权的神卫统军部指挥使皇甫继勋就明白无误地请李煜对赵匡胤的旨令“慎虑”、“三思”。皇甫继勋等人为何想送李煜往入虎口?原因是,他们已被赵宋的积威所慑,已经滋生了降宋的念头。这一点,后文还将涉及。李煜虽然召集群臣商议,但最终仍未明确拿定主意。他又转入后宫询问小周后。小周后言道:“这等国家大事,臣妾如何敢作决定?”李煜却道:“你说朕去汴梁,朕就去;你说朕不该去,朕就不去。朕听你的!”与李煜情深意笃的小周后自然不愿看着李煜别她而去。李煜又问:“如果朕不去汴梁,赵匡胤恐将借口发兵过江,为之奈何?”小周后反问道:“皇上不是有数十万兵马吗?”李煜哑然。南唐百姓众多,军队数量也较庞大。江宁一带有南唐军队十余万,江西北部的南唐军更是多达二十万众。其他地方的南唐军数量也颇为可观。然而,李煜似乎只知道与小周后一起饮酒赋诗,并不知道他的国家究竟有多少军队,更不知道哪些人才可以领兵打仗。他后来知道那林仁肇确是一位颇富军事才能的将领,也知道了林仁肇并无背叛李唐之心,但是,林仁肇毕竟被他毒死了。而且,他还不知道的是,自林仁肇死后,本来就没什么战斗力可言的南唐军就更加涣散了。李煜虽然不知道国内很多事情,但却知道小周后是真心不愿让他去汴梁冒险的。于是,李煜终于拿定了主意,对宋朝使者谎称自己身体有病,不能前往汴梁朝拜。李煜还借宋朝使者的口请赵匡胤“恕罪”。宋朝使者回到汴梁后,赵匡胤召来赵光义言道:“光义,朕有伐唐的借口了!朕就办李煜一个倔强不朝的罪名!”“倔强不朝”四字,罪名好像也不算轻了。恰曹彬、潘美等宋将风尘仆仆地至京,赵匡胤就迫不及待地宣布:曹彬为主帅,潘美为监军,统兵十万伐唐。李煜慌了,当着朝臣的面惶惶惑惑地道:“赵匡胤真的发兵攻朕了……”南唐有个翰林学士叫徐铉,素以能言善辩著称,见李煜恐慌如此,便主动要求出使汴梁以说服赵匡胤罢兵。李煜喜出望外,执着徐铉的手言道:“朕的未来,就全靠你此行的结果了!”徐铉也的确能说会道,见了赵匡胤,他一口气足足说了有半个时辰,最后言道:“小臣以为,江南国主李煜无罪,大宋皇上说他倔强不朝,似乎过于牵强。更何况,江南国主待皇上直如儿子孝敬父亲一样,皇上为何还要发兵攻打他呢?”赵匡胤说:“既然你说朕与李煜形同父子,那李煜就不该与朕分家!”徐铉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江宁向李煜交差了。不过,徐铉也并非一无所获。与他同时踏进江宁城的,还有赵匡胤的大臣卢多逊。卢多逊入江宁何干?是奉赵匡胤之命来向李煜索要江南各州地图的。很显然,赵匡胤已经把南唐的土地看作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李煜呢?不仅满足了卢多逊的要求,还谦卑地请卢多逊回宋后代他向赵匡胤求封。求什么封?李煜请求赵匡胤封他一个爵号,将他正式列为大宋的一个臣子。李煜如此卑躬屈膝,是基于他一种天真而幼稚的幻想:他以为,如果他在名义上成了大宋的一个臣子,那赵匡胤就不会再发兵攻打他了,他也就依然可以和小周后一起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了。没料想,李煜的这种行为,激怒了一个南唐大臣。这大臣叫潘佑。他愤而上书,指责李煜如此向赵宋妥协是丧失国格人格之举,并奉劝李煜抖擞精神、励精图治、抗击赵宋。潘佑的上书不可谓不激烈,但李煜佯装不知。潘佑不罢休,数天之内,一连上书七八次,指责李煜。李煜被激怒了,就把潘佑叫到宫中,恶狠狠地指着他的鼻子道:“你既然想死,为何现在还不死?”潘佑冷笑一声,瞄准一根宫柱,一头撞了过去,当即毙命。李煜吩咐左右道:“快把这里收拾收拾,千万不要让皇后知道!”小周后的确不知道潘佑之死的事,但远在汴梁的赵匡胤和赵光义却得知了。赵匡胤感慨道:“那潘佑也堪称一位忠臣了!”赵光义言道:“潘佑说李煜懦弱无能,其实李煜也有残忍冷酷的一面啊!”赵匡胤摇头道:“像李煜这样的人,焉能做一国之君?”赵光义笑道:“既然如此,皇兄还等待什么?”赵匡胤没再等待。这一年(开宝七年)九月的一天,赵匡胤正式设宴为曹彬、潘美等人饯行。有意思的是,赵匡胤攻打南唐的借口依然是“李煜倔强不朝”。饯行宴会上,有两件小事值得一提。一件小事发生在宴会刚开始的时候。赵匡胤还没怎么喝酒,他摸出一把尚方宝剑来交到了曹彬的手中,且神色凝重地道:“此次伐唐,切不可滥加杀戮,也不可大肆掳掠,有不听尔命者,潘美以下皆可杀之!”

    那江山与美人本可成为王爷您的(5)

    “潘美以下”是包括潘美在内的。潘美是此次攻打南唐的监军,地位仅在曹彬之下。赵匡胤当着潘美的面如此说话,似乎也过于严肃了。所以,听了赵匡胤的话后,潘美端杯的手都在颤抖。潘美都这般了,其他宋将就更不用说了。另一件小事发生在宴会即将结束的当口。那时赵匡胤已经喝多了,还不是一般的多,面红耳赤不说,连双眼都有些难以睁开了。赵匡胤就是这副模样拉着曹彬的手道:“爱卿啊,你乃大宋良将,朕现在与你说话,你可要记住了:待你平定李唐归来,朕就封你为宰相!”赵匡胤这么一说不大要紧,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赵光义在内,都大吃一惊。尤其是代理宰相职位的薛居正和吕余庆二人,更是目瞪口呆:皇上此言是何意?是准备在朝中设三个相位还是另有他意?更何况,宰相一职,一般不由武将担当,皇上又为何要这么说?赵光义疑心赵匡胤说酒话,于是就故意凑到赵匡胤的身边轻声言道:“皇上,你刚才……没说什么吧?”谁知,赵匡胤却大声言道:“晋王,你以为朕喝多了?朕没喝多!朕刚才是对曹彬说,只要他降服了李唐,朕就让他做宰相!朕难道喝多了吗?”赵光义只好闭了口。其他的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向曹彬表示祝贺。曹彬似乎很清醒,竭力堆上笑容言道:“皇上是在鼓励微臣呢……”既然有皇上的鼓励,那曹彬自然就更加地卖力了。皇上的饯行宴会刚一结束,曹彬就带着副将曹翰领数十人骑离开汴梁,星夜兼程地赶往湖北江陵。与此同时,监军潘美率一路宋军出京向东南方向开去。赵匡胤此次攻打南唐是水陆并举的。潘美率五万步兵径直开往江宁方向,曹彬从江陵率五万水军顺江而下一路打向江宁。相比之下,潘美比较轻松,因为在过江之前,他并无战事,而曹彬就不同了,曹彬的水军只要驶入江西地界之后,就随时可能爆发战斗。曹彬与潘美约定:待他的水军打到江宁东南的江面上,然后接潘美的步军过江,一起围攻江宁。早在宋辽议和之前,赵匡胤就在湖北的江陵建造了上千艘战船。那么多的战船齐刷刷地停在江面上,煞是壮观。从汴梁到江陵,何啻千里之遥。而曹彬和曹翰等人在半月之内就跑完了全程。跑到江陵一看,五万宋军水师早已整装待发,就等着曹彬的一声号令了。曹彬一声号令,数百艘大战船载着五万宋军顺流而下。竟有许多百姓站在江岸上为曹彬及宋军送行。曹彬感慨地对副将曹翰等人言道:“正义之师,何往而不胜?”从湖北江陵到江西九江,这一段的长江是比较曲折的。好在是顺流,宋军的船队速度也不慢。十数天之后,船队驶入江西地界,再有一天的水路,就可抵达九江了。从九江再向东行数十里,乃湖口。湖口是鄱阳湖进入长江的通道。曹彬令曹翰为先锋率十余只小战船先行侦察,自己率大队随后。曹彬对曹翰言道:“这一带唐军甚多,水军尤多,你千万要小心!”曹翰的确很小心。他小心翼翼地驶到九江一带侦察,又前行至湖口打探,还亲率几只战船深入鄱阳湖游弋。末了,他回报曹彬:南唐南都留守朱令贇的千余艘战船及十几万水军全泊驻在鄱阳湖的南端,根本不知道宋朝水军已经到来。曹彬闻言不禁长叹了一声。曹翰问道:“大人何故叹息?”曹彬回道:“若不是皇上令我首攻江宁,我真想开进鄱阳湖将朱令贇一举击溃!”五万宋军便要将十几万南唐军一举击溃,足可见曹彬的雄心大略。曹翰言道:“大人,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朱令贇毫无防备,正是击而败之的好时机。大人即使率军入湖作战,又有何妨?”曹彬摇头道:“非也!我等的任务,不单是作战,还要及时地接应潘大人所部过江。没有我等船只,潘大人岂不只能望江兴叹?”曹翰道:“只是便宜那朱令贇了。”曹彬笑道:“朱令贇跑不了的!待我等围攻江宁后,李煜必然会命令朱令贇前往支援。到那时,朱令贇又会如何?”曹翰一乐:“到那时,朱令贇最好的下场,就是逃之夭夭了!”在曹彬和曹翰的笑声中,宋军数百艘战船浩浩荡荡地通过了湖口。至湖口,长江开始向东北流去,流不多远,就流入安徽地界了。当时安徽的东南部,尚属于南唐地盘。曹彬告诫曹翰等手下道:“从此以往,江南岸边多李唐城池,尔等务必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说话间,宋军船队就驶近了池州。前行的曹翰回报:池州城内驻有万余南唐军。曹彬吩咐曹翰道:“你率一万人上岸先行至池州城外,待我战船赶到,唐军惊慌之时,你即发兵攻城!”池州即今天安徽的池州。曹翰领一万人步行率先伏在了池州的城外。没多久,曹彬率船队驶到了池州的江面上。果然,池州城内的南唐军见江面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宋军,大为惊恐。就在这当口,曹翰开始催兵攻城。水里有宋军,岸上也有宋军,城内的南唐军就只想着逃跑了。这样一来,曹翰也没怎么攻城,就踏进了池州。把池州的粮食物资搬上船之后,曹彬就又率船队出发了。从池州向东北行一百多里水路,有一座江城,乃南唐重镇铜陵(今安徽铜陵)。铜陵不仅有二万余南唐步军,还有万余水军,守将叫胡正。

    那江山与美人本可成为王爷您的(6)

    胡正消息较灵通,得知池州失陷后,他把三万多水步军一起集中到了一百多艘战船上,并将战船在江面上一字儿排开,排了好几层。很显然,胡正想挡住宋军的去路。曹彬对曹翰言道:“你带二万人上岸先把铜陵城占了,然后就在城内放火。注意:火放得越大越好,但不要烧毁什么房屋,更不能烧死百姓!”曹翰点头道:“末将明白!如果末将烧死许多无辜,大人的那把尚方宝剑就要拿我开荤了!”曹彬叮咛道:“你放火之后,如果唐军上岸救城,你就把他们坚决堵住!”曹翰得令而去。曹彬吩咐船队道:“加快速度,一直向前!”曹翰率二万人开进铜陵城之后,马上紧闭城门,把未走脱的百姓全集中到一起,然后就命令手下在城内的空地上堆柴放火。一时间,铜陵城内火光四起,浓烟滚滚。就是站在江北岸,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江面上的南唐官兵自然看到了铜陵城上空的烟火。这些南唐官兵,大半家人都在城内,所以,城内烟火一起,许多官兵便向胡正请求上岸救城。胡正不敢答应,因为曹彬的船队正向他开来。那些南唐官兵不顾了,擅自开船向南岸靠拢。胡正喊破了嗓子,还砍死了几个手下,也不顶用。至少有一万多南唐军上了岸,可这些南唐军刚上岸不久,就遭到了曹翰的迎头痛击。这样,铜陵之战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江面上,另一部分在江岸上。江岸上的战斗率先结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