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增援临津江的部队,是以大刀著名的100师,少帅亲口封的“万岁师”。接到命令,赵登禹紧急进行动员,硬是把军队从休假转到一线作战状态,用时4小时。
从平壤到开城122公里,从沙里院到开城只城58公里,按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乘火车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幸亏日本人在朝鲜修建的京新铁路,让人民军调兵的速度相当地快。
赵登禹心急如焚。
知道了第3军的失败,意味着之前的种种努力,现在重新有回到原点的可能。他随着第一拨人马南下,准备以副军长之职接手临津江的防务,这是戢翼翘亲自指定的。得知前线重炮都在,所以100师轻装前进。现在缺的是人,而不是又占地方又笨重的重武器。
由于日军在朝鲜北部的迅速溃败并被消灭,从平壤往南,一路上铁轨都没来得及受到破坏,甚至连风景都是好好的。
风景如画。
不过赵登禹可没这么好的心情欣赏。参谋长已经取来朝鲜地形图,尽管种种山川河岳都在心中,他还是重重地瞄向临津江两侧,并盘算着几个地方。
新炭、金化,暂时由被第3军赶出的残存的第12旅团一个联队守卫。这两个地方必须迅速攻克,并与东侧的第3军联系上,因为日军可以随时通过这里绕过临津江而踏入五圣山。
鉴于五圣山是朝鲜中部的咽喉地位,一旦突破,以北两百里无险可守,平壤的门户也将洞开,那样战事就打大了。
而第3军目前尚未有明显敌人,只是为了把控制线尽量向南拉而已,可惜受限于通讯条件,他无法联络上。他能做的,就是让他的第299团乘车跟进到平山后即向东步行,力争赶在日军援军前到达并占领这两个要地。
据第9师师长胡震向指挥部传递的布防图,在长达十二公里的正面上,布置了12个步兵连和扩充后的炮兵第7团。在铁路桥的南端阵地,布置了一个营的兵力和一个炮兵营,其余的则作为总预备队。这种布置看来很有用。即使是自己,也只能如此做。
赵登禹的困扰,戢翼翘已经想到了,但是一时之间没有好办法。他已经下令从新义州或者国内调兵,但限于运力,在平壤就饱和了。副司令兼后勤部长牛元峰已经尽力调集东北的车皮入朝鲜,但是缓不济急。
也够难为他的了。
几十万人的吃穿用度,还有重炮与坦克、炮弹及子弹,光每天的消耗就是个天文数字。另外还遇到语言不通等等困扰、地理不熟等实际困难,牛元峰就像老牛一样,任劳任怨,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战事最紧张的时候,他一天只能睡两小时。
少帅安排的人很得力啊!
隆隆南下的列车声,被前线隆隆的枪炮声所掩盖,日军第8联队已经进行了四次冲锋。
就那方圆不到两里路的土丘,让中村已经损失了一个整大队。由于它横亘在人民军防线前伸入到江南,不解决它就无法跨上铁路桥,也因此无法从容泅水而渡。
几轮下来,对岸的人民军炮兵已经校准好位置。对日军密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