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战舰火力可观,但船身质量也一般,纵然行动迅速,逃出来的舰船船身损伤依然不小;英国船全是商船,腹大船重、行动缓慢,跟着莱茵舰队逃出两艘后,清军的包围圈又合拢,剩下的船只再次被围困。
义律的坐舰也看见了这一幕,赶紧上前接应。但他们来的战舰太少,此前又经过几轮炮战,这时弹药已经不足,只好暂且撤退。
于是海上出现这一幕:八艘莱茵战舰在最前面撒丫子逃得快没影儿了,后面两艘胖大的英国商船还慢吞吞的跟着逃,然后是三艘英国战舰一边逃,一边有一炮没一炮的还击,最后是一大群清国战舰死咬着不放。
莱茵战舰最先退出了战场,看到海面上没有其他船只了,布鲁默命令舰队向西南方向,到位于越南中部的岘港休整。此前,莱茵东印度公司在宋插的运作下,已经用一千条燧发枪结好越南阮朝,获得了在岘港驻泊军舰的权力,可以获得补给,但武装人员不得上岸。
后来传来的消息,当天义律的舰队补给弹药之后,又遇上了英国增援舰队,然后两舰队合一,调头攻击追赶的清舰,将其赶回了原来的位置。
至此双方陷入僵局,入夜之后,结束了战斗。到第二天早上,清舰主动撤离,义律也没有继续搦战。
据悉这场冲突,英军伤三人,清军阵亡十一人,伤三十二人——几乎全部都是在莱茵舰队旗舰那轮炮击里死伤的,不过莱茵军已经溜之大吉,这账,林则徐是记在了英国人头上。
当晚,义律在与舰长们商议时,有商人提出炮轰周边清国村庄,不过义律拒绝了提议。他在给建议者的回信中,表示自己心里也挣扎于是否报复,但已经尽最大可能克制。
冲突也不是完全没好的一面,这次冲突之后,被困英国船只终于能够以高价购买到粮食。
莱茵的情报机构分析后认为,其实这场海战根本用不着打,如果义律“懂事”,他完全可以通过贿赂解决问题。
实际上此前就有情报说,那些想卖粮食给英国人的农民也跟清军沟通过,只是清军要的好处太高,最后没能达成协议。不过海战之后,那些想索贿的清军被打怕了,立即接受了农民愿意给出的孝敬,不再“认真”执行封锁令。
海门营参将赖恩爵作为这场冲突的清方指挥官,本来是有明显失职和贪腐行为的。但根据清国官场一贯的行为方式,他反而报了个大捷。
在捷报中,他声称击沉了一艘两桅英国舰船,并造成至少四十或五十人伤亡。这场“战功”后来推动他成为南澳镇总兵、广东水师提督。
另外,这个捷报是经林则徐之手奏给道光帝的,但不知道林大人对内容到底知情不知情,有没有参与捏造战功。
不过,这件事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事情,也引起了道光帝的怀疑。他意识到到广州官场可能从上到下在欺瞒他。所以道光帝后来下令广西巡抚梁章钜向他单独奏事,汇报关于发生在广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