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布衣侯爷 > 第一百八十二章 诡异的难民

第一百八十二章 诡异的难民(2/2)

    看着他清澈如玉,柔情似水的眼光,杜小姐心中甚是感动,羞赧道:“达令,你真好!”

    张致远轻轻刮了一下她的琼鼻,笑道:“那是当然!”

    杜小姐又看了看信笺,忧道:“莺莺上次就犯了多疑,现在竟然还误信了绯闻,如果不解释的话,这误会可能会越来越深。不行,我现在就去崔府找她,说个清楚,这个小妮子真是一根筋,就不会自己跑过来问问吗?还写什么信呀,真是多此一举。”

    “你暂时先不要去。”

    “为什么?”

    张致远一脸的黯然,摇头道:“在上次闹得不愉快时,你选择绝对相信我,而表妹她却是完全相反,你觉得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杜小姐想了想,道:“我觉得那是莺莺情急之下说出的气话,不能作数。”

    “不然,其实这是一种信任感上的差别。”张致远怅然一叹,牵过了她的小手,道:“你想想看,自打咱俩认识开始,就彼此投缘。这期间咱们经历了一起创业,一起发展,无形之中就建立起了一种难得的默契和信任,这也就是我们感情稳固的原因。而表妹呢,她自小生活安逸,养尊处优,人生不曾经历坎坷,所以,她缺少了一些判断能力。唉,再过上一段时间吧,我去和她谈谈。”

    听到了达令的肯定,杜心仪感觉自己无比幸福,仔细想了想,好像在道理上也确实如此,于是幽幽一叹,道:“希望这小妮子能想明白其这层环节,要不然等她过了门之后,定然也是疑神疑鬼的人。”

    此后的几天,舆论上依旧是哗然不息!

    明候麾下的四家报社,同时连载了信州知州凌大人的生前往事。以及一些日常趣事和乡间秘访。故而,凌家血案依旧是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并未淡化。

    对此,最为苦恼的莫过于江南时报以及李家父子,他们本以为舆论战过后就会消停下来,没想到张致远竟然咬着不放,还玩起了所谓的四社同载。如此一来,反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批判和指责江南时报已经成为了一种文潮现象,被士子们屡骂不止!

    而硬笔书法赏析的栏目处,突然出现了一条令人费解的谒词:人人为我!

    这四个字被刊登在了报纸的头条,大楷所书,甚是醒目。更为奇怪的是,执笔者君瑞先生在之后的几刊中,又先后使用了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写出的依旧是‘人人为我’这四个字。由于反复的出现,就引起了读者的困惑。

    问题来了!

    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或者说,君瑞先生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结果,自然是无人知道。

    因为,对于众人的疑问,扬州时报的回应简单明了:不知道!而后在不断地追问之下,张扬才表示说,这是明候钦定的手稿,不容他人修改,也不容多问一句!

    单从文坛上来看,这个谒词只是挑起了一些疑问,好像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所以时而久之,人们索性不再猜测,转而从书法的角度上去欣赏和理解。

    但在政坛上而言,四字一出却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据传,贤王爷一脉的所有人,在此后都变得极为低调,就连在朝堂上站班时都少有谏言。李家更是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在公众场合里出现过。

    至于那神秘的西夏女子麦娜尔,裆下依旧是杳然无息,查而无果。

    如此又过去了两天,万古愁突然派人传来了一条诡异的消息,而且还属于是密报,那封书信朱漆加急送呈至明候张致远。

    这密报上有言:因受战火波及,在西凉以及贺兰山以南一带,出现了大量的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们房屋被毁,田地被灭,因无以维持生计,只得南下乞讨。这其中,有耄耋之年的老叟,也有襁褓中的婴儿,甚是凄惨。根据大略的估计,这一波难民达到了十万之众。

    之所以称之为诡异,是因为这一大波难民并没有采取分散讨生的方式,反而聚集成了一条长龙,前仆后继的朝着定远县明候的封地进发。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些灾民在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张致远的封地以后,竟然栖居下来不再离开。

    若按道理上来说,但凡是有外人进入和往来这片封地,都必须要得到明候张致远的首肯。否则,就属于是贸然闯入了。

    而定远县的县令辞海辞大人,当下愁的头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