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风云大赵 > 第四章 我必伐燕 (11)

第四章 我必伐燕 (11)(2/2)

不是李信的对手。

    无奈之下,孟阙只好留下扈敢带五万骑马步兵继续进攻渔阳郡,东郭朗带五万骑兵在长城一带防守,自己带领其余军队回师赵国。

    原来秦国是以救燕为名发动对赵战役的,那时燕王喜还没有死。

    就在孟阙回师抵御秦国进攻期间,慕容燕国的使者也化装为胡商从燕赵两段长城之间的空隙进入赵国,并从赵国途经魏国到了秦国境内,卑辞厚礼请求秦王政承认慕容燕国,秦王政对此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慕容燕国的使者也同期分散到达了其他诸侯国,各诸侯国也都对慕容燕国不置可否,持观望态度。

    此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却说孟阙回过赵国前线时秦国正在围攻晋阳城。

    东郭擎损兵折将,余部坚守在晋阳城中,秦军一时却也打不下晋阳城。

    于是孟阙在晋阳城下和秦军摆开了阵势,只见秦军的骑兵已有十万人,这自是秦军这些年来大力养马,并在邺郡一战中抢夺了司马尚大量战马的原因。

    这十万骑兵中有两万人布置在晋阳城的四个城门附近,自是防备晋阳城中的赵军出来助战,另有八万人分两翼布置在铜甲军团的左右。

    在铜甲军团的前面是四万弓弩兵,这些弓弩兵的两翼自然也在骑兵的保护范围内。

    铜甲军团已增加到十一万人,却只是增加了一万长刀队,原来这只铜甲军团已经消耗了秦国大量的国力,虽然在战斗中表现了他的巨大威力,但短时间内却也不能再大量增加了,不过长刀队乃是铜甲军团的精华,增加一万人,已经可以极大的提高铜甲军团的威力了。

    这三万长刀队布置在弓弩手之后,再后面自然是八万铜甲长矛兵。

    孟阙知道这铜甲军团中的长刀队,所持的长刀除了是单刃和由于青铜本身的材质问题没有唐代的陌刀锋利外,已经具备了陌刀军的雏形,据说唐军用四千陌刀军就横扫西域骑兵了,当然这要配合骑兵等其他兵种,但李信的十万骑兵以及四万弓弩兵也足够配合了,何况还有八万长矛兵。

    而三万长刀队在整体实力上也应该不若于四千陌刀军。

    孟阙不愿拿自己的十万马军来试验秦军长刀队和唐军陌刀队的实力高下,而直接打击铜甲军团的后军也不能避开秦军骑兵的阻挡,于是他带领全部马军迂回了半个圈子向秦军的左翼骑兵攻去。

    秦军左翼骑兵见状立刻全军拨转马头迎了上去,李信见状也忙带领另五万骑兵前去增援,于是三队骑兵战到一处。

    在这种骑兵混战中秦军的弓弩手和铜甲军团都因怕误伤自己人而无法插手,而秦军的骑兵充其量也只与赵军的骑马步兵战力相当,却不是赵军骑兵的对手。

    这样虽然是十万对十万,却是孟阙的马军占优势,但孟阙也深知,如果自己要全歼了秦军骑兵的话,那自己的马军也剩不下多少人了,并且必然疲惫已极,则就只能等着给铜甲军团当下酒菜了,所以他和李信的部队混战了一阵后,忽然全军撤退向远处逃去。

    李信见他在占优势的情况下撤退,深恐有诈,绝不敢追。

    李信是全军主将,他等了一天不见孟阙回来,第二天仍是如此,派出去的侦骑却一个也没回来,自然知道孟阙就在附近,于是第三天派兵攻打晋阳城。

    攻城首先当然是要由弓弩兵开弓放箭压制城头守军,然后是派铜甲军团中的长矛兵攻城,晋阳城并不好攻,城高墙厚,城内有三万守军把守,更有三万百姓上城协防,铜甲军团虽勇,李信也没指望一两天就攻下晋阳城来,这本来就是一个诱敌之计,果然长矛兵刚攻了不一会儿,孟阙就赶来了。

    孟阙兵分三路,其中两路共七万人,每路由一万骑兵,两万五千骑马步兵组成,攻击李信的十万骑兵,另三万骑兵向这些长矛兵开弓放箭。

    铜甲不是坚不可摧的,多中几箭仍是要出人命的,而李信的十万骑兵和孟阙的七万马军战力相当,抽不出太多兵力援助长矛兵,于是嬴横行急忙命令弓弩兵对付孟阙的骑兵,并将长刀队布置在弓弩兵之后,又令长矛兵停止攻城,布置在长刀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