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度传播……这个军国、文明的利器,就是一个概念而已。
若不是消息闭塞,中部鲜卑的首领轲比能也不会被魏军全歼;可正是消息闭塞,魏军精心布局,才一战成功。
现在西部鲜卑已经获知双边马镫,也清楚这种东西的强大之处。
可即便拥有双边马镫,跟汉军、魏军也没法比。
因为汉魏本就有雄厚的铠甲储备,哪怕魏军一败再败,依旧有傲视鲜卑三大部的铠甲储备。
面对双边马镫武装后的甲骑,目前的鲜卑各部是束手无策的。
至于双边马镫带来的骑射优势,在缺乏强弓、利箭之际,也缺乏铠甲和战斗信心的时候,这种革新骑兵战术的军国利器带给西部鲜卑的好处并不多,目前也就方面行军、狩猎。
至于作战,轻装骑兵依靠骑射想要白白消耗汉魏重甲步兵……在骑兵短弓射出一定规模箭雨前,他们一定会被从容镇定的重甲弓弩手射成刺猬。
双边马镫,对目前的西部鲜卑并没有实质的战斗力提升。
这需要一个积累过程,没有完成积累的鲜卑各部,现在都是穷人。
坐困宝山,缺乏利用的余地。
汉魏磨刀霍霍,随时可能冲上来把整个西部鲜卑吞了……这种情况下,西部鲜卑的内战,也就多了太多变数。
雄才大略如檀石槐的人,这五十年来就涌现一个轲比能,以及乌桓名王丘力居、蹋顿,这些都死了,还是被魏军打掉了。
而那汉军,则是打的魏军损兵折将。
稍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现在留在河西、河套,是很危险的,犹如锅里争夺高下的兔子,不论谁当兔子王,所有兔子都不会有好下场。
吴质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表达了魏国的态度;吴质被砍死后,司马懿又紧随其后歼灭轲比能主力,出手一个比一个狠……哪怕亲近魏国的蒲头,估计也是担心成为下一场汉魏战争的亡魂。
所以,这该怎么办呢?
于是,就在冰雪消融,贺兰山下草原萌发新绿之际,蒲头、拓跋力微各率领许多部落头领,来秃发匹孤的地盘,商议商议今年西部草场的大致划分。
这是源自匈奴人的传统,匈奴人一年有三场集会。
一场是开春集会,各部聚集在一起,将各处牧场划分,避免新一年因草场划分不清而引发冲突。
第二场是六七月草长鸢飞之际,各部牛马羊羔肥硕吃的饱饱,正适合聚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不管赛马、射箭还是摔跤,都是游牧部族稀少、追捧的集体活动。
第三场则在九月,是大雪封闭草原,各部迁往山脉避风处过冬。
因生产方式决定的节日、集会,自有其必要性,日积月累以来就有了神圣性。
于是乎,关系西部鲜卑长远未来的会议,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持悲观心态的西部鲜卑各部酋长,准备放弃肥美、匈奴王兴之地的河套,也准备放弃目前几乎是无人区的肥沃河西走廊。
准备走河西走廊,转天山北路匈奴日逐王旧地,向遥远的,流淌黄金一样奶蜜的地方迁徙。
反正有马镫……肯定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