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不少的距离。
尤其是和陈方舒相比,两人跟随林凡的时间差不多,陈方舒比他还要年轻许多,可而今陈方舒已经走在了他的前面,要说他心里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
李青山明白,林凡早晚会走到更高的位置上去,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更有才华的人追随在他的身边。
现在自己之所以能得到林凡的重用,就是因为他身边还没有足够的人可用。而日后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改变,他李青山又该如何自处。
诚然林凡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但在自己没有足够功劳的前提下,林凡纵然是看在情分上对自己多有照顾,自己又能走到哪一步呢?又凭什么和安宁、陈方舒这些人并肩站在林凡的身后?
而且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是一个有污点的人,这一点对他相当不利,会影响到他以后的升迁。
与以后会追随林凡的人相比,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跟随林凡更早。他现在就是凭这一点,站在后来人的前面。
但只有这个还远远不够,他现在已经被同时期的陈方舒拉下了一个身位。
如果不做出改变,这种差距在以后只会越来越大,被他们远远落在身后。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可能到最后的时候,会让他连追随林凡的资格都没有。
而要想改变现状,他就必须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立下足够多的功劳,这样才能跟上其他人的脚步。
对李青山来说,他这种肩不能
抗、手不能提的读书人,想要指望在战场上积攒的那点军功来跟其他人比,那他一辈子恐怕连安宁、陈方舒他们的影子也别想看见。
想要追上他们,李青山自认他只能另辟蹊径。
眼前的事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虽然风险很高,但收获也同样很大。要是真的办成了这件事,或许他就能借这桩功劳得到一个官身。
富贵险中求,他不想错过这样一个机会,这才主动请求前去劝降。
由于李青山的坚持,林凡只能无奈的答应。但让他保证一定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做一些有可能会激怒贼军的举动。劝降不成没关系,活着回来才是最要紧的。
实际上在李青山他们出发之后,林凡就有些暗暗后悔了。
这个计划是他为自己制定的,所以他在一开始提出来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
可这事放在李青山他们身上,就让他觉得有点冒失了,应该考虑周全之后再决定是否应该实施的。
见林凡脸上依然挂着忧虑,邓文通劝解道:“大人不必过于忧虑,从表面上看贼营那边还很平静,也没什么动乱,这证明里面并没有太大的事情发生,最起码眼下李书办他们在安全上应该没什么问题!”
林凡嗯了一声:“我知道,只是他们进营之后消息全无,这让我有些不放心!”
邓文通所说和林凡的猜想一样,以官军以往和贼兵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如果李青山他们被杀了,那他们的脑袋早就被从营里丢出来了,用来嘲讽和激怒官军。
既然这样的事还没有发生,那就是说事情暂时还没有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这样看来,杜子山并不拒绝或者说并不完全拒绝与官军交涉。
这也就意味着杜子山不是没有考虑过与官军进行接触。
或许他并不愿意投降,但也没有把官军视为必须你死我活的仇敌。
可能是因为杜子山本来就出身官军,没有受过官吏欺压的原因。他对朝廷和官府,并没有其他贼军高层那般痛恨,这可能也是他愿意同官军交涉的理由。
对于官军来说,这比面对一个失去理智的、疯狂的杜子山要好得多。不论这次的劝降能不能成,只要不故意去激怒他,李青山他们的安全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不过知道这些也没什么用,除了让林凡稍稍的有那么一些放心之外,对于李青山他们眼下遇到的情况,没有丝毫改善。
为了不让邓文通他们担心自己,林凡只能把焦急和忧虑都放在心底。既然他们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就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跟他一样着急。
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不管那边传来的消息是好的还是不好,他们都只能等。
于是他老老实实的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既是让自己平静下来,也是为了安其他人的心。
只是每当有人进出营帐或者是有斥候来汇报消息的时候,林凡那不由自主的目光,还是证明了他内心里的焦躁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