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听罢,便即明白,这定是王皇后被抓后,她的手下人立即回报长安,找到了王平安,王平安在得知消息后,立即编出了个故事,然后去唬弄玄奘和尚,而玄奘和尚因为受了经书的威胁,所以便不得不顺从王平安,帮他说谎,欺骗皇帝。
米小苗低声道:“杨娘娘,昨天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小奴并不知道,但皇后倒台却是肯定了。可王相爷这么一搀和,怕是皇后不但倒不了台,反而会被当成了功臣,以后她的位子坐得更稳了,您要想上位,却是要难上加难了!”
武媚娘嗯了声,心想:“这些我当然知道,可问题是王平安说谎,你知道,我也知道,皇上却不知道。怎么能让皇上知道王平安在欺骗他,这才是最重要的,可眼下却什么办法也没有啊!”
他俩在后面窃窃私语,李义府巴巴结结地凑了过来,问道:“杨娘娘,可有什么事儿,需要小臣效劳的?”
武媚娘皱起眉头,想了想,道:“你对于捉鬼驱魔这种事,有什么了解吗?”
李义府呃了声,没明白怎么回事儿,他官小职微,刚才没有在帐外偷听,只好摇了摇头,道:“小臣倒是看过不少民间野史志异,还看过《山海经》,不过对于捉鬼驱魔的事情,倒是不太了解。”
武媚娘对米小苗道:“我现在没功夫,你把事情的经过和他说一下,现在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不分彼此,要一起想办法才行!”说完,她加快脚步,去了长孙无忌的帐篷。
米小苗本来挺看不上李义府这种人,也没把他当回事儿,可听武媚娘一说,对李义府该看不起还是看不起,可态度却好了许多,把昨天晚上的事和他说了起来,而李义府把昨天这里发生的事,也和米小苗说了一遍,两人共同商量起来,想找出应对之法。
武媚娘赶到长孙无忌帐篷那里时,王平安已经给太子李忠看完了病,并且开出药来,交给太医们去煎药了。玄奘大师则坐在李忠的身边,口中念念有词,为李忠做法事,降妖除魔。
李治在帐外不停地转圈,嘴里不住地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褚遂良和房玄龄等一众老臣也都围了过来,就象昨天似的,重臣在圈内,禁军在圈中,而各国使者在圈外。
人人表情不同,但却都不说话。人群里最兴奋得无异于各国使者,昨天他们看到皇幼子驾薨,就够他们议论的,可今天却又见到大唐的太子得病,人人更是好奇,甚至有些人把这些事都写成书信,交给随行的侍从,让他们报给各国的君主得知。
大唐皇嗣出了问题,国家就有可能出现混乱,他们各自的国家在这场即将来临的大变中,能否得到好处,分上一杯羹,那可是需要好好筹划的。
武媚娘在人群里站了好久,可里面的玄奘大师也没把法事做完,她心中焦急,便想过去和李治说话,想要“安慰”一下李治,顺便探探口风,看看皇帝要怎么处理王皇后。
可她正想过去,却还没有过去时,忽然有人拉她的衣袖,她回头一看,却是米小苗。米小苗压低声音,说道:“杨娘娘,小奴和史义府已经商量好了应对之法,请您出来,咱们说一说。”
武媚娘大喜,赶紧出了人群,去听李义府和米小苗说应对之法。
帐中,直到药煎好了,玄奘大师也没将法事做完,王平安让玄奘大师接着做,他则扶着李忠,把药给喝了。李忠的病并不严重,只是得的急而已,再加上恶鬼什么的把众人都给吓唬住了,所以才觉得份外严重。一剂汤药下去,过不多时,李忠便出汗,烧也渐渐地退了。
直到这时,玄奘大师的法事都没还没做完呢!
李治见儿子的病好了些,这才松了口气,问道:“舅舅,无病,你们说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呢?”
王平安道:“皇上,不如在这里做场法事吧。还有,皇后娘娘受委屈,您还得好生安抚才成。”
长孙无忌也道:“对,确是要做场法事,姑且不论恶鬼之事,做场法事驱驱邪,就当求个心安吧!”
李治叹了口气,进帐去看了看李忠,出来后便道:“那就做法事吧,暂且不用赶路了,等做完了法事,就把忠儿送回去吧,让皇后好好照顾他。”
忽然,一个小官凑了过来,道:“皇上,要说做法事,臣倒是知道民间的一个方法,只是不知合不合用。”
李治转头看去,见说话之人竟是史爱国新收的儿子,李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