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丘陵——胡克山,彼此之间相距600米左右,山顶是巨大的平台,道路依然从正中穿过,这两处是埋伏阻击的绝佳场所,只要山顶的平台放上重火力,就可以完美地控制穿过两山之间的道路,除非是傻子,不然是肯定要派兵把守这两处要地的。
不过后来的战事证明,有时候,一个放松警惕的指挥官连傻子都不如。
韩天宇派出了轻骑充当斥候,沿路打探,而他的大军则小心翼翼地前行,行至金斯利西南12公里的一处小山脚下时,第一波返回的侦察兵带来了令他难以置信的消息,胡克山并没有发现一个敌军!
大喜过望的韩天宇急忙下令,立刻抢占胡克山,一支先头部队立刻全速赶往这个战术要地,紧随其后的是一支拖行着火炮的炮兵。全军也加快了行军速度。
快要抵达胡克山的时候,第二波返回的侦察兵带来了最新的情报,这消息让韩天宇一下迷惑不解起来:塔拉纳山也空无一人!
难道英军不知道如果南非军队控制了这两处制高点,只要将大炮往山头一摆,就可以居高临下地向邓迪城内开火,驻扎在此地的英军将如被扒光衣服的chu女,任人蹂躏?
韩天宇迷惑了半天,最终得出了结论,不是此处的英军早已撤出,就是城中的指挥官根本就毫无准备,无论哪一种情况,先占领塔拉纳山都是有利无弊的事情。
29日下午,韩天宇麾下的民团牢牢控制了邓迪城东数千米外的塔拉纳山,并将几乎全部的大炮运上了山顶的高地,登上山顶的韩天宇用望远镜向城内观察,才发现城中的英军对于这场战争几乎是毫无准备!
第二十章 邓迪之战
英国人在战争爆发头几日的表现,总是令许多后世的英国历史学家在研究这一段战争史的时候,感到扼腕叹息甚至迷惑不解,在韩天宇的军队悄悄占领了塔拉纳山,并将民团中所有的大炮拖上了山顶的平台之时,邓迪城中的英军对于即将到来的厄运依然一无所知。
哈塔克少将为人死板而保守,既然负责纳塔尔殖民地军事的布勒将军的命令是在开普敦的援军到来之前保持守势,哈塔克少将认为,只要英国人不主动出击,以南非华人领导人一向对英国人妥协退让的态度来推断,南非的军队并不会主动进攻英国人的殖民地,英国人根本不相信南非人会主动发动这么大规模的进攻,更没有想到开战第一天,南非的军队就能集结到金斯利这座小城,并推进到邓迪城下。
他们哪里知道自从最后通牒发出了之后,南非的人民就有了背水一战的觉悟和算算总账的决心,而新近掌握南非军事大权的李慕菲更是早就决定了战争中南非的采取的态度——进攻!他们实在是大大低估了李慕菲的战争准备和南非铁路公司的运输能力。
因此,哈塔克少将并没有对东北方向进行必要的侦察,也没有及时占领城东的制高点,他认为时间还早得很,眼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登上山顶的韩天宇欣喜若狂地发现自己完全掌握了这场战斗的主动权,但当他拿着望远镜观察完邓迪城内毫无警惕乃至四处闲逛的英国士兵,看了一下天色之后,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很是尴尬的境地,现在离天黑不到三个小时,实在是所谓的鸡肋时间。
不发动进攻的话。韩天宇将不得不无所事事地等待12个小时才能在第二日清晨发动军事行动,借助清晨地薄雾的掩护对刚刚睡醒的英国人发动突然袭击的确是个听起来美妙无比的主意,但韩天宇知道那意味着自己的进军要晚上一天,俗话说,兵贵神速,对于南非总参谋部在东线定下的20日之内夺取德班港地计划,一天也是不能浪费的。
如果发动进攻地话。韩天宇是没有把握在三个小时之内便歼灭这股敌军的,而天黑下来之后与英军在黑漆漆的邓迪城中展开巷战。无疑是以骑兵为主不擅长近战的南非民团的噩梦。
此时,韩天宇手中的六个民团二万人的兵力只有来自伯利恒地两个民团和来自哈里史密斯的两个民团到达了塔拉纳山,除了部署在山顶的炮兵和必要的防护兵力之外,大多数兵力悄悄地分散在两翼,此外还有来自法兰克福的两个民团逶迤在胡克山至塔拉纳山之间的道路上,短时间内无法到达作战位置,这就让韩天宇手中可资利用的兵力减少了三分之一。虽然四个民团也足以对莱迪史密斯城内的英军形成压倒优势,但任何一个合格而稳重的指挥官都不得不考虑40公里的行军对部队体力和士气造成地影响。
民团的组织结构较为松散,他们有着民主的传统和自由的风气,这些特点在南非独立战争中期不止一次地令南非总参谋部的参谋部头疼不已,但在战争初期也带来了良好的一面:与接受传统军事教育的英国军官不同,出身平民的南非华人和布尔人没有森严地上下级界限,善于总结战斗中的教训,在民团成员和指挥官之间互相交流经验,提出建议,随时改进自己的战术。
韩天宇在于麾下的几个指挥官们进行了简短而又深入的交流之后。民团战士之中普遍蔓延着地乐观情绪和昂扬地斗志也感染了他,韩天宇略微巡视了进入作战预定地点的几个营地士兵,发现自己所顾忌的体力和士气的下降并不严重,相反,很快就要投入战斗的激动让这些士兵绷紧了神经,个个都是一副灭此而朝食的心情。
在与黑人的战斗中富有经验的韩天宇深知,一鼓作气的道理,如果要等待12个小时再发动攻势。这些战士憋足了的气势就有可能泄掉。
“韩将军!您还等什么呢?快下令进攻吧!山下城中的英军毫无戒备,我们的大炮只要轰下去就能打散他们,如此天赐良机,失掉就不能再得了!”一个民团指挥官焦急地催促着,也只有民团中开放的风气才能允许下级这样对上级说话。
韩天宇并非犹豫不决的人。也绝不是容易被下属所左右的人。但此时他觉得有时候战斗就是要靠一股气势,瞻前顾后的反倒会害了军队!他于是下令。不等待后继部队的到达,立刻发动总攻!
命令甫一下达,山顶上数十门克虏伯75毫米野战炮便轰隆隆地发言了,由于占据了有利地势,居高临下,75毫米大炮的威力和射程又超过了邓迪城中英军装备的15磅火炮,猝不及防的英军在前几轮炮击中就遭到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身在指挥所的哈塔克少将听到炮声的第一个反应几乎是呆若木鸡,常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一听便知道这绝不是英军的火炮声音,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邓迪遭到了南非军队的袭击!
在外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英军士兵的惨叫声中,他下意识地看了看手表,fuk!他心里不由得骂了一句,这才下午三点多钟,离英国和南非相互宣战不过过去了不到7个小时!南非人来得真快!
他没有时间去考虑诸如这支军队的来历和人数等具体问题,当先首要之事是建立对自己军队的指挥。
指挥所这么明显的目标毫无疑问是民团炮兵部队首先的攻击目标,哈塔克少将能够感觉到房屋在炮火中颤抖,那屋顶上的灰尘被震得纷纷落下,屋里一片乌烟瘴气,不远处似乎有哪所房屋被不幸命中了,传来房倒屋塌的声音。
幸运的是。少将本人至少还安然无恙。
“休利尔中校!休利尔中校!”他拍打着身上地灰土,喊着自己副官的名字冲出了指挥所,炮声隆隆,他声嘶力竭的喊声显得那么微弱渺小,这个该死的混蛋,为什么不在指挥所?现在是战争时期,他不知道吗?哈塔克愤怒地想着。
所幸。休利尔中校只是去上了次厕所而已,他狼狈无比地出现在少将面前:“是的!少将!”在刚刚的炮击中。这位中校明显遭到了炮火的杀伤,左边地胳膊无力地垂下,面色苍白,红色的制服上湿了一片,可能是被崩飞地弹片划中了。
没等少将对当前的局势做出任何评价和指示,对于邓迪英军来说最大的灾难降临了,一发炮弹正好落入指挥所的院子中。爆炸的气浪将休利尔中校掀飞,等浑身多处受伤的他神志清醒的时候,发现哈塔尔少将已经被弹片割破了颈动脉,崩飞地金属碎片和石子嵌满了伤口附近,鲜血像喷泉一样喷射而出,场面惨不忍睹。
缺乏救护知识的中校根本不知道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只是徒劳地按住伤口,试图阻止血液的继续涌出,邓迪英军的最高指挥官很快便在隆隆的炮火声中停止了呼吸。
失去统帅的英军依然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修养和素质,这个年代的英军是一群被“驴子领导的狮子”。高级将领大多保守呆板而固步自封,但中下级军官却勇猛善战、英勇大胆,即使在逆境之中也不会丧失进攻的锐气,正如皇家海军奉为圭皋地纳尔逊精神一样。
邓迪的英军在遭受惨重的打击之后并没有就此溃散,而是在中下级军官的指挥下勉强集合了队形,并且尝试着对山上的南非军队发动反击。
可惜再勇猛的战士也无法挽救两军在战术理念和思想上相差悬殊的代差,英军依然沿用着拿破仑战争时期那落后的密集队形以形成最密集火力地战斗风格,最可怕的是。此时的英军依然沿用近百年前的那套红色艳丽无比的军服,这样地服装在那个年代无疑是鼓舞士气振奋军心地极佳手段,但在如今这个年代却是灾难性的错误。
当身穿鲜红色制服地英国士兵在晚风中集合,排成整齐的队列时,没有统一制服但着装却基本以善于隐蔽的色调为主的民团士兵早已经瞄准了这些活靶子。他们在和平时期就大多是出色的猎人。深知猎取猎物一定要隐蔽的道理,隐藏在匆匆挖就的战壕或者石头灌木草丛之后。静静等待英国人的进攻。
英国方面,临危不乱的西蒙斯中校表现极为出色,在如此的突然袭击中依然发挥起军官的作用,很快判明了南非民团的方向,他深知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消灭南非方面的火炮,要么品尝惨败乃至全军覆灭的苦果,他咬着牙,在民团炮火的猛烈轰击下,硬是集结起了2000多人的步兵。
“为了女王陛下!为了大英帝国!”他高呼着,眼见着密集的队形之中不时有人被落下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他心急如焚,没待队形整齐便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只要冲上山头,那些炮兵就不是英国步兵的对手!
可惜,他错误地判定了局势,东面是四个民团超过一万人的兵力,虽然有一些部署在炮兵阵地两翼,但正面的兵力依然不是他这区区两千人能够撼动的,原本以为空无一人的山前忽然冒出了许多南非战士,他们等待着开枪已经等了很久了,密集的火力和精准的枪法立刻将西蒙斯中校的部队打退了下去,中校本人被一名南非的神枪手击中左肩坠下马去,幸好他还没有生命危险。
步兵退回城内之后,接替西蒙斯中校指挥的哈雷少校又对邓迪北面和南面做了试探性的进攻,除了损失掉几十名士兵的性命之后没有任何进展,但也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情报,南非已经从东北南三面包围了邓迪,现在唯一没有发现南非士兵的就是邓迪的西面。
围三阕一正是韩天宇定下的计划,全歼邓迪的英军无疑是个美妙的想法,但韩天宇并不希望自己的士兵付出不必要的牺牲,如果是在南非内陆开阔的原野上,韩天宇肯定会毫不犹疑地将这一个旅的英军一口吞掉,但眼下,是一座英军经营了许久的据点,民团的战士并不擅长肉搏战。
而且韩天宇的任务是包围并牵制邓迪和莱迪史密斯的英军,只要在此处吸引了英军的视线,让他们无法腾出手去救援德班港就完成了战略目的,因此,韩天宇更希望这支英军撤离此处,与莱迪史密斯的英军集合。
在大致判明了南非的兵力部署之后,几位英国军官商讨了一下,决定与其留在此处遭受南非军队无休止的炮轰最终全军覆没,不如向西突围,那里的莱迪史密斯要比邓迪坚固得多,也驻扎有三个旅的英军,一位果敢英勇的英国军官汤姆中校立刻自告奋勇,率领着他手下同样勇猛无畏的500名骑兵担任了突围的任务。
冲出城外的汤姆惊喜地发现,城东没有一个南非士兵,他立刻将这个消息传给了城内的英军。
炮击邓迪两个小时,并且打退了数次英军的进攻,韩天宇终于欣慰地发现,疲惫不堪损失惨重的英国人从他留下的缺口中撤退了,在用一次齐射最后欢送了英军一次之后,伯利恒的一个民团立刻进入了这座已经残破不堪的据点,英军撤退得太过匆忙,甚至为南非军队丢下了3门15磅火炮以及配套的弹药。
当天傍晚天黑之前,邓迪完全被南非军队所占领,韩天宇的民团士兵在邓迪城内一座两层小楼顶上升起了南非共和国的橙黄两色旗,庆祝着这场来得如此轻易而迅速的胜利,两万名战士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原野。
战事如此的顺利完全超出了韩天宇的预料,他命令一支骑兵追踪撤退的英军,又部署了完善的警备措施,下令城内的军队休整一夜,第二日向莱迪史密斯进
邓迪一战是南非民团在独立战争中的第一次亮相,英国人损兵折将,死亡631人,外加一名少将,伤者不计其数,大半个旅的兵力被打残,还有300多来不及撤退的英国士兵被俘虏。南非方面却只牺牲了十二名战士,战争结果相差之悬殊令人咂舌。
这次战斗虽然意义重大,但本身在后世军事史上的影响不大,南非方面占据了太多的有利方面,在此后的军旅生涯中战功赫赫的韩天宇很少提及这次不公平不光明正大的胜利,但这场战斗,无疑预示着英军在与南非军队此后的交手中所必然遭受的结局。
第二十一章 包围莱迪史密斯
不停地翻越,绵延起伏的群山,狭窄崎岖的山路,让雷默将军统领下从西侧进攻莱迪史密斯的两个民团士兵吃尽了苦头,他们这些骑兵牵着马的缰绳,小心翼翼走在山坡上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在家乡伯利恒那开阔的原野上尽情驰骋的乐趣。
伯利恒的两个民团共计七千余人,从莱迪史密斯西面的南非小城哈里史密斯出发,沿着流经城区那条小河向东南而去,绕过城东的那座桌子一样的平顶山,途经东南不远的斯文伯格,就进入了连绵的山区,行军的速度一下子慢了起来。
从哈里史密斯到莱迪史密斯直线距离不过70公里,雷默统帅的部队与韩天宇的部队几乎同时出发,但当邓迪已经落入南非之手的时候,这两个民团才沿着一条与河谷平行的小路,刚刚从德拉肯斯山脉之中走出来,这样的进度还让指挥官雷默感到十分满意,眼见天色已黑,雷默下令,全军在山脚下休整,第二日清晨出发。
占领邓迪的韩天宇刚刚将部队安顿下来,便用随军配备的新奇玩意——无线电报机向共和国总参谋部报告了最新的进展,这东西的确方便,韩天宇现在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联络到自己的上级,而英军方面却不得不依靠有线电报,限制极大。
比勒陀利亚西北有一幢毫不起眼的两层楼房,黑色的瓦,灰色的墙,被一道高高的红色围墙所环绕,门口没有任何门牌,却一左一右有两个身材高大站得笔直的卫兵。院子地两个角落修建起两个岗楼,围墙上隔一段距离挂着电灯,周围也布设了巡逻人员,警备非常严密,虽然已近傍晚,这里却依旧通明,这里就是共和国的总参谋部临时指挥所。
二楼的一间屋子。门关着,如果注意听会发觉屋里此时正传来有节奏的滴滴嗒嗒声。还夹杂着撕拉滋啦的嘈杂声,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军人满面兴奋地猛然推开房门,手中捏着一小张纸片走了出来,他来到走廊中间那扇门外,敲了敲门,听到“请进”的声音。便急忙拉开门,用激动地声音说道:“东线,韩天宇将军发来最新战报,攻占邓迪,消灭英军600余人,俘虏300人,残余英军已经退往莱迪史密斯,我军伤亡轻微,只有12人阵亡!”
这是一间非常宽大的房间,由房间中间墙壁上地痕迹可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