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听老外侃中国--换双眼睛看自己【连载完】 > 听老外侃中国--换双眼睛看自己【连载完】第6部分阅读

听老外侃中国--换双眼睛看自己【连载完】第6部分阅读(2/2)

的惨景如下:只要有客人光临,就会有一穿白大褂的人来挑选,笼子里的猴子们摸到了规律,知道白大褂一出现,便会有一个同伴一去不复返,于是猴群便拚命往后躲。当客人选中一只,其它猴子就使劲把它往外推,被推出去的猴子,明显感觉自己死到临头完全不做任何反抗,一动不动地任人宰割。美国读者读后痛心疾首。

    没来过中国的外国人无论如何无法体验何谓“吃的王国”,不过中国人将吃野生动物当做一种时尚,甚至被看作是某种身份的象征,令老外困惑和气愤。尤其广东地区的一些酒楼,店门口笼子里展示着待宰的猫头鹰、鹧鸪、蟒蛇、眼镜蛇、穿山甲等稀有动物,西方人将这些笼中兽拍摄下来,回国后公开发表令众人为此义愤填膺。东方人美食文化在西方面临的严峻考验,要算来自动物保护团体的抗议。据说由于中国人对熊掌的偏爱,导致近年来加拿大境内滥杀野熊的案件剧增。中国餐馆里公然活生生刀剁熊掌的血淋淋镜头,及为获取熊胆汁残害野熊的纪录片,在西方更是引发当地人痛斥中国人野蛮残酷。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曾发生一场火爆的中西文化冲突。两名白人男士扛着摄像机进入中国人的海鲜店内,强行拍摄店堂中的各种海产活物,为此与华人店员争执起来。店外街道上聚集了大批围观人群,惊动警察赶来才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这一闹剧事出有因,美国的兽权团体,近年来强烈谴责唐人街水产店、家禽店虐待动物,此次拍摄行动便是动物保护主义者搜集证据所为。据称,有人从中国店里购得青蛙及活乌龟放生后,这些动物回到水中要不旋即死亡,要不就在水中传播病菌,由此污染了生态环境。于是动物保护团体向美国政府提出,禁止进口活乌龟、青蛙的法案。

    一位中国朋友提起,他曾陪同一个欧洲代表团在国内进餐时,餐馆经理隆重地端来盘炖活鱼,欧洲客人瞪着活鱼张着大口喘气,惊吓愤怒地当即离席罢吃。我有次赴中国人的酒筵,其中一盘是活蹦乱跳的大虾。大家一掀盖,可怜的大虾立即四处逃生,中国食客们就满桌子忙活着捉虾。有一只已逃到了门外眼看着将成功地死里逃生,此刻一个中国壮汉嘴里嚷着:“看你往哪里逃。”一把给揪了回来。西餐虽也讲究生嫩,比如七分熟的牛排等,但不会直接将有生命的活物端上桌,更不习惯将还在挣扎着的动物放进口里。但中国人讲究吃的就是这个新鲜劲。

    3永远带不走太太的中国胃

    娶了中国太太的西方人常感叹,你可以把一个中国姑娘带离中国,但你永远无法带走她的中国胃。我的中国太太常陪同访美的中国代表团,每个团每天必去中国城就餐,若大家听说吃西餐便纷纷抗议视为“遭罪”。团员们都同情女同胞与西方人结婚,致使胃遭遇“非人待遇”。他们常指着街头上啃比萨饼的老外问我太太:“你平常就跟老美吃这个,受多大的苦呀。”看来太太的中国同胞的确没同情错她,于食上我与太太的中西摩擦要算最典型了。有次我在厨房里鼓捣了两个多小时,端上来一份烤鸡喜滋滋地准备露一手。太太尝了一口后感觉实在太淡了,就往盘子里淋了点酱油、醋。我瞧见了当即蹿上来一脑门子气,冲动地夺过她的盘子,哗地一下全都倒进了垃圾堆,责备她不懂得尊重我的烹饪艺术。

    我的中国岳母在美国已旅居了近40年,但她至今仍旧顿顿吃中餐,偶尔尝尝外国菜,她便没完没了地抱怨“什么味道也吃不出来。”比如吃奶油鱼,岳母会发牢马蚤说:“啊呀,好东西没做好,全糟蹋了。这哪里比得上红烧、糖醋过瘾呀。”吃牛排,她一边皱着眉头往嘴里塞一边向往着:“张太太的陈皮牛肉最拿手了,我得赶紧给她打个电话再上门去享受一顿。”弄得我这个本打算孝敬丈母娘的女婿真等于花钱买罪受。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次岳母大人无论点评哪国菜,她皆以点评中餐的眼光和口味来下结论。她常常发表宏论说:“这个菜太淡了,那个菜欠火候。”要不就是:“这鸭子怎么没烤脆皮,鸭血也没清干净,全搞错了嘛。”一旁的我们十分尴尬。对于中餐的邻居泰国菜,老人家更是一针见血地痛斥为:“这算什么东西,简直就是做坏了的中餐。”

    中国人坚不可摧的中餐胃口,以致于我在香港吃到的所谓西餐也常常是港味西餐。有次我特意请香港朋友光顾一间昂贵的意大利比萨饼屋,香港人对地道意大利厨师的手艺很不买账。他们不解地问:“这菜你真觉得好吃吗?”我说:“好吃。这才像西餐。”他们便感叹起来:“哎呀,这胃口还真是不一样,这菜里放了什么佐料呀,分明像中药味,根本不像菜嘛。我们还是觉得改良了的港味“西餐”对口味。要说港味的麦当劳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麦当劳,比美国本土的还好吃。”这与西方人在国外的中国城里品尝走了味的中餐如出一辙。英国副首相在北京吃了全聚德烤鸭后就抱怨皮太多,说是还不如他英国家门口中餐外卖店的烤鸭对味。中国人嘲笑他吃惯了洋中餐的胃口,分不出好歹。

    4老外学吃中餐

    老外享受中餐都得经历个学习过程,当初西方人刚接触中餐时曾因外行而无理取闹过。当老外看到中菜里的肉片时十分惊异,便叫来侍者质问为何给他这些残羹剩菜。因为西方人习以为常的是面对着一大块肉排,一瞧见中餐盘子里的这些“碎肉末”,就认定是狡猾的中国人故意欺诈老外,将昨晚的剩肉今天又乔装一番端了出来。我第一次吃台湾名菜三杯鸡时,刚咬了一口即差点给噎住,我没想到里面居然有鸡骨头。此后我再光顾中餐馆时就再不点鸡肉了,我觉得中餐的所谓鸡肉纯粹就是炖鸡骨头,食客得不停地吞吞吐吐太辛苦了,不像西餐绝对上来的是一大块鸡胸脯肉。

    刚学中文时中国老师讲过一个典故,说王安石品茶时能品出水来自江之上游、中游还是下游。一次,苏东坡取长江下游之水谎称是取自江之中游,王安石饮过后说:“此水乃长江下游之水。”这令我感觉中国人品茶的功夫与西方人品酒的功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学了古汉语后,我发现中国“伙食文化”的典范要算是共火而食的火锅。白居易的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据说就是邀友赏火锅的请帖。外国人认为中餐不像西餐那样分食,在中餐馆里每每观赏中国人都是头碰头、筷子碰筷子地聚成一圈共食,于是老外便误认为中餐没什么规矩可言,吃中餐大可不必如西餐桌上背挺得笔直还需加紧胳膊肘那般累。直到我吃中餐现了大眼后,才明晓中国的餐桌礼仪实际上是非常细微讲究的。

    我太太一开始极讨厌我的吃相,那时一介中餐盲的我,总喜欢夹起一块肉来左右端详一番后,若感觉不顺眼就啪地一下扔回菜盘,接着又用沾了口水的筷子在碗里扒拉一番后挑起一块豆腐,掂量一下就又退货。我这么胡乱折腾,当时还是朋友的太太也只得忍气吞声。有洁癖的她,每每与我一道进餐时眼睛就紧张地盯着我的筷子飞舞,若是我筷子扫过的地方或是我退回去的食物,她就小心记住是哪一块,以便注意不去碰它。就这样,一顿饭下来她没吃上几口精神倒是差不多夸了。当时我还以为她缩食是为了苗条呢。终于有一天,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她,把筷子一撂罢吃了。她沉着脸训斥我说:“你能不能不舞你的筷子,请你夹食物前先拿定主意。你这样一点规矩都不懂,别人还怎么吃饭呀,干脆吞你的口水好了。”我没想到筷子居然会惹下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过,正舞在半空中的筷子僵在原位而我的脸臊得直发烧。此后我十分注意不耻下问中餐的各类“吃相”。但中餐馆里一个典型的景观令西方人不解,那就是常常临桌的一席中国食客,才共食时还是谈笑风生的,然而饭后却见大家纷纷站起身来争吵不休。后经中国人指点迷津才明白,那是每个食客都争先恐后地要来付这顿饭钱呢。

    5“给人吃的”和“给鬼吃的”

    当初尼克松访华,尼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用筷子吃中餐的镜头一下子传遍全世界。于是中餐开始走俏西方,近些年来中餐里的“点心”、“炒锅”、“炒面”、“豆腐”等词汇,更籍着中国饮食文化的优势深入到西方人的日常生活用语里。“杂碎”一词,因一百年前的中餐杂碎馆的历史典故而家喻户晓,甚至被英国牛津大词典收录其中。对中餐情有独钟的老外眼下越来越多。江泽民访英时首相府的午宴就是中餐。末了散席时,首相布莱尔特吩咐桌上那盘剩下的茄汁大虾千万别丢掉,他早就惦记着打包带回家第二天全家人煮面吃。

    现今海外中餐馆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服务于华人,提供正宗地道的炖鱼头、卤鸡爪、炒肥肠、炒鸡翅等中国人的乡思菜。并都备有专门的中文菜单,倘若我们这些洋人登门,则奉给你一份内容不同的外文菜单,真所谓“一单两制”。最可笑的是,据打工的中国留学生透露,中餐馆的侍者都身兼一项特殊使命,即向厨房大厨递菜单时,会特别传递情报喊上一句“给人吃的”或“给鬼吃的”,“鬼”顾名思义即洋鬼子。原来即使同一道菜,大厨会根据中外食客的不同胃口分两种方法烹调,假若是洋人点的,菜就会搞得又酸又甜即所谓“中国特色”,因为酸甜已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中国菜的代名词。掌握了这一内幕情报后,我每次在中餐馆点完菜后总突然改用汉语叮嘱一句:“是给人吃的,不是给鬼吃的。”每每总能见识到侍者令人发噱的表情,先是惊愕继而尴尬地微笑起来。有次与华人朋友上他经常光顾的一间纽约中国城餐馆,他叫了四川麻辣面。由于我这一介老外在场,结果上桌的麻辣面全不对了以往的味道。朋友忙问店家这不是你们的招牌菜吗?回答是:“啊呀,以为是骗骗外国人呢。”我忙用汉语严正声明:“你拿回去,重做一份给人吃的过来。”

    中餐馆中外有别的服务标准经常闹出笑话。一间远近闻名的烤鸭店,若中国人去买鸭子就会随鸭奉上鸭架子,若是西方人登门鸭架子就免掉了,因西方人没喝鸭架汤的习惯,再说他们也不懂如何来煮。那晚太太差我外出去买烤鸭,她留在家切好了白菜、粉丝就等着鸭架子一到就下汤。我回来后她开包翻腾半天怎么也寻不到鸭架子,我一旁指天划地地发誓店家没给。她好生纳闷,以往每次她去同一家店侍者都会嘱咐一句:“鸭架子就在旁边的盒子里。”于是太太肯定我是忘记拿了。她左思右想越觉得不甘罢休,声称就馋这碗鸭架子汤。于是她拿起车钥匙,要我照顾在座的亲友她亲自去寻鸭骨头。这都晚上9点了,她要开上50分钟的车程就为了一把鸭骨头,美国人都笑了起来,认为太滑稽和小题大做。太太表示:“待我回来你们就明白这是多么地值得。”她赶到烤鸭店,店家解释:“你先生一定是美国人,通常若老外来买鸭子,我们都不奉上鸭架子,老外不懂得享受这玩意。可惜你那具鸭架子已扔掉了,不过今晚你运气好,那有一桌老外正吃鸭子,就把他们的鸭架子给你吧。”后来我每次买鸭子都会提醒店家,我要鸭架子煮汤。店家先是愣住了,接着就笑哈哈地夸赞我懂得享受中国美味。

    我虽然吃中餐十分起劲,但对于中国盒装点心我却受不了那股“腐烂的霉味”。有回台湾朋友赠我一盒凤梨酥,午夜临睡前我与一意大利朋友取出来想垫垫肚子,刚尝了一口我俩就都喷了出来,这味道明明是放了一星期的霉面包嘛,我当即就扔进了垃圾箱。次日清早出门前考虑到一贯节省的太太可能会捡回来,便在其床头留了一张条子,上书:“我已将变质的台湾点心清理掉,千万别吃以免中毒。”傍晚回到家里,我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太太正一边喝茶一边往嘴里送那“霉面包”。中国人竟然好这一口鬼东西,简直不可思议。对于享受中餐我还有一条戒律,就是当头疼脑热的时候,平常再馋嘴的美味中餐此刻也失去了吸引力。就像我太太感冒时一定喊面条汤一样,我为了安慰自己虚弱的身体得必须来上块牛排。也有时若我一连五天顿顿中餐后,我的胃也会抗议起来。要是当晚恰好太太费了一下午功夫,炖鸡、清蒸鱼一通忙活后兴高采烈地大叫开饭时,我则瞪着满桌子中餐越看越糟心倒胃,不领情地诉苦说我就想吃一个奶酪汉堡包。太太很是诧异和不悦。抱怨说:“这么多好吃的,其中几个菜还是你一贯爽口称道的,没胃口,怕不是病了吧。”我回敬说:“很抱歉浪费你的劳动,我的病就是思汉堡包。”那一刻她认为我简直不可理喻。

    6“没有规矩”的中国城

    60年代好莱坞有一经典名片叫“chtown(中国城)”,为什么取这个片名,就是意喻“the plce with no rules”(没有规矩的地方)。影片描述的是美国三十年代白人黑社会的故事,实际上整部电影与中国城、中国人都毫无关系,仅在影片结束时,女主人公将其父亲诱到中国城街头,举枪击毙了自己那黑社会大佬的爹。二战以前,中国城曾被认为是个十分“诡秘”、“偏僻”的角落,并意味着那里是美国法律的边界,因美国的一些规定到了中国城就失灵了。比如纽约街头放鞭炮是非法的,但中国城里酒家新张、娶亲还是过年时,中国人就在自家门口大肆燃放鞭炮助兴,因为中国城是一块“非地”。就连美国警察也懒得管中国城里的闲事,说中国人很会自己管理自己,中国城内到处有山头林立的各路帮会,中国人之间的是非都在自己窝里摆平。于是美国人眼里,中国人的行为、处事习惯与美国人是那般地迥异,既然你中国城不在乎美国主流社会的一套行为准则,那我们就视为这是个“没有规矩的地方”。

    中国城饭馆出售动物内脏杂碎,什么肥肠、牛尾、鱼头、鸡爪、猪血等,也令老美看着心惊肉跳。还有中餐的菜名美国人简直匪夷所思,什么狮子头、蚂蚁上树、龙凤戏珠、佛跳墙、炸佛手、熊掌豆腐、生煎猴头等,而中药里的牛鞭、虎鞭、牛黄、蝎子等恐怖的东西居然当药吃。如果中国人光吃这些,也只是令西方人觉得恶心(sick ),但那毕竟还是中国人的“内政”。但中国人吃狗肉,这就令美国人认为大逆不道了,视爱犬为家庭成员一分子的西方人,听说中国人将人类最亲密的盟友也当做美味来享受,就视为滔天大罪了。甚至连中国人做饭用的料酒也曾是个祸根,美国三十年代时曾实行过一段时期的禁酒令,一些瘾君子发现中国城里有白酒出售,反正米酒也是酒,便买来过瘾。这一切都令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头脑中,将中国人视为“异类”。其实这不能简单地斥责为歧视中国人,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因不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外族,从而刻板地认为他人是一群“胡人”。比如我与太太逛伦敦的小阿拉伯区,那里如中国城一样街边都是些阿拉伯餐馆,许多阿拉伯男人坐在桌子旁汲着拖鞋,嘴里不停地咕噜咕噜抽着阿拉伯水烟袋。我的华人太太就问:“这地区藏着不少拉登之流的恐怖分子吧。”

    7龙眼肉不是肉

    加拿大一机场,旅客们正排着队陆续出海关。行进中的队伍忽嘎然而止,前面出现一阵马蚤乱,一华人妇女正举着两盒龙眼肉气急败坏地与海关官员争执不休。原来加拿大官员瞧见包装盒上醒目地印着龙眼肉字样,而肉字被翻译为“t”,便坚持凡肉类制品一律没收。华人太太情绪激动地一再申辩龙眼肉不是肉是水果,显然洋人不屑于相信,反而指责她无理取闹强词夺理。警告说若不交出肉来就不能过关,一派秉公办事的架式。众华人顿时炸了营,有人用英语试图给加拿大人上一堂中国植物学扫盲课,解释龙眼肉就像葡萄干一样的确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果子?br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