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牛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炮火1906 > 炮火1906第141部分阅读

炮火1906第141部分阅读(2/2)

样那样的设计缺陷,这样那样的问题。

    而三联装炮塔应用到小型舰只上头,确实不错。

    203毫米炮和152毫米炮的破坏力,的确相差不小,但是近日训练场上模拟出来的一系列结果,却让海军官兵很是兴奋。

    拿当前江南制造局自己生产的炮弹为例,203毫米与152毫米炮弹的重量比是1197千克对501千克,差别相当大。203毫米炮虽然有威力优势,但射速较低,仅25发每分,而152毫米炮为6发每分。就弹药投射重量来说,装8门203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为2394千克,而装备15门152毫米炮的军舰一分钟内发射重量则为4509千克,152毫米炮更有优势。

    不仅如此,152毫米炮射程比203毫米炮更远,这意味着在乱战时15门152毫米炮不仅能够压制8门203毫米炮,以量取胜,而且在夜战、遭遇战、交战初期等情况下,也能够凭借射程优势轻松对方。

    有的时候,弹药投射能力反而是决定军舰对射胜负的重要因素。

    故而在北洋舰队首艘三联装九门203毫米口径重巡洋舰服役后,今后所有的重巡洋舰都将采用三联装炮塔。

    也许是这种配置方式,装甲的需要,以及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使得重巡洋舰的排水量吨位降到万吨左右,故而海军部舰备总部更加的青睐152毫米口径的主炮搭载。

    而三联装炮塔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还将应用到战列舰上来。

    其实,三联装炮塔目前已经在战列舰上实现,1911年奥匈帝国议会终于通过建造4艘无畏舰的预算,由皇储佛兰茨?斐迪南大公监制。

    “联合力量”级战列舰装备12门305毫米口径主炮,采用4座三联装主炮塔,沿舰体中线艏艉对称呈背负式各布置两座,这样的布局主炮拥有良好的水平射角,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舰身长度。因为主炮炮塔弹药提升通道的原因,弹药供给速度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其主炮配置的优势。该级舰在较短小的舰体上安装4座三联装主炮塔导致其重心升高。

    这种状况在李安生这边自然是不会出现,所有设计都是经过胖叮当模拟的,达到了最佳的设计方案,先天的避免了任何的缺陷,只是受限制于这个时代的总体水平而已。

    此后俄罗斯和意大利都造出了自己的三联炮塔无畏舰。三联装炮优点是在坚持火力密集度的同时减少了炮塔数,在舰体强度允许的情况下,三联装炮塔无疑可以有更密集的火力,比如,一艘同是装305毫米主炮的战列舰,安装四座双联装炮塔,主炮有八门,而且火力比较分散,而装三座三联装炮塔,不仅炮塔数减少了,而且主炮数增加到九门,火力也更加集中。

    后世的主流战列舰如美国的“依阿华”,前二后一三座三联装共九门406毫米(16英寸)主炮被证明是这个重量级主炮的最优秀配置,巡洋舰如“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前二后二四座三联装共十二门152毫米主炮被证明是巡洋舰级别军舰主炮配置的最佳方案,甚至要比重巡洋舰的203毫米主炮威力要大。

    李安生将来的配置,是重巡洋舰三座三联装203毫米主炮,轻巡洋舰则是四座三联装152毫米主炮,事实上,在一战结束后,这两种巡洋舰都可以归入到重巡洋舰行列

    程璧光与萨镇冰参与过“长江”号战列舰的监制,对于三联装炮塔的技术攻关也有所了解,据李安生介绍,今后战列舰的主流趋势,将是三联装,就比如下一级的战列舰将会采用球形舰首一样。

    他也看过初步还未定稿的设计图,搭载三座三联装406毫米口径主炮,采用球鼻舰首。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圆形,其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和尖削型舰艏相比,这种新构型可以减少8的兴波阻力,同时还减少了约3米的水线,从而节省了30吨左右的排水量。在球鼻艏内装有零式水下听音器,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

    这些数据都是经过试验得到的,江南造船厂可是专门建造了实验场所,用来验证集中关键性的战舰制造技术。

    南洋舰队的海军官兵都很期待能够看到第一艘轻型巡洋舰的服役,新的重巡洋舰命名都将以省份命名,而轻巡洋舰则是以城市命名。

    南洋舰队将在明年开春得到他们的第一艘轻巡洋舰,“宁德”号,用来纪念三都澳军港的兴建。

    采用了四座三联装炮塔,152毫米主炮,没有采用副炮,而是预留了防空副炮位——专门用于进行防空的速射小口径火炮还在研制当中。

    比如后世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这种罕见的世界范围内大规模装备的火炮,成为了各国的制式装备,必须配备,造就了一个新的军工巨头的诞生。

    李安生让江南制造局进行攻关的,正是这种火炮,或者说,类似的火炮,说不定将来所有的高炮都不再是博福斯,而是“江南”式高炮,这便是先知先觉的好处。

    将来的北洋舰队也好,南洋舰队也好,都将一步步的壮大起来。

    眼下“泰山”号给当成了教练舰,而“华山”号则领着仅有的几艘军舰进行操练,将来的队伍会更加的庞大。

    程璧光加紧的进行操练,让海军官兵尽快的熟悉“华山”号,甚至,还在进一步做好战斗的准备。

    是的,自从他接到李安生的电报的那刻起,他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内战在即,南洋舰队不能不有所准备。

    他要防范的,不是广东,而是日本。

    三都澳军港设置的目的,便是随时切断日本与台湾、琉球等地的联系,从侧翼威胁日本本土。

    美国海军高官在实地考察三都澳军港之后,曾经惊叹过,要是让美国得到这个军港,太平洋将成为美国的内湖,谁能拥有这个军港,谁就能够掌控太平洋。

    这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三都澳军港的优秀,还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南洋舰队,或者说“华山”号与“泰山”号战列舰停驻在三都澳,就能给日本造成极大的压力,即便他们想要武力干涉中国内战,偏帮广东军队,也要三思而后行。

    三都澳以其独特的景致、秀美的风姿闻名遐迩,素有“海上明珠”之称。

    此刻风平浪静,阳光明媚,北方已经入冬,而此地却依然温度适宜,无比怡人。

    程璧光是南方人,自然无比的喜欢待在这里,他到现在都无法适应北方的气候。

    海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璀璨的光泽,波光摇曳,无比炫目。

    宁静而祥和的一天,海军官兵们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带着投入的激|情,他们并不晓得,战争的阴云已经在广州上空凝聚。

    海军官兵的文化水平普遍要高一些,思想自然也要开放的多,他们并不喜欢内战,他们最喜欢的,是“雪甲午耻”。

    任何分裂国家,挑起内战,破坏当前稳定发展局势的人或者集团,都将被视为乱臣贼子,海军上下态度很一致,那就是坚决讨伐。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四百一十六章 航空母舰

    第四百一十六章 航空母舰

    程璧光在离开广州的时候,孙中山曾经秘密的上舰与他见面,话里话外,无不都在拉拢他。

    孙中山并不想看到南洋舰队炮轰广州的局面出现,但是,程璧光又何尝想要这样?

    程璧光很清楚李安生的命令,那就是坚决不允许炮击广州,内战,决不能以这种方式升级。

    炮击广州城,将会给无辜的百姓带来灾难,战争与他们无关。

    孙中山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连续几天,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在批判着孙中山在广东等地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在割据独裁,阴谋叛国。

    更有几家报纸直接指出,孙中山之前与日本达成了多项秘密合作,出卖了大量的国家主权,希望能得到日本的支援,从而成为日本在华势力的代言人。

    这几家报纸更是有板有眼的提出了证据,那就是孙中山所签署的一系列的条约,甚至大踏步的向日本让步,将广东作为了日本的势力范围。

    舆论哗然,民众哗然,无数政治人物哗然。

    有些人的惊诧,不是为了这些条约,而是孙中山的这些作为,居然给探知的一清二楚。

    你就算了,能不能隐蔽点,不要给人发现?

    等你上台了,可以任意的编写篡改历史,说日本是义务支援革命,也是功德无量之好事,为什么就泄密了呢?

    孙中山也很恼火,他的身边居然出了内鬼,而且级别还不低,这让他不寒而栗。

    一连数天,他都神情抑郁,无比的紧张,总是暴躁易怒,对于舆论的指责甚至是谩骂很是痛苦。

    接下来几天的报纸,则无一例外的指出,全国各地都在实行分税制,以及将军队统一交给国家,他在广东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个军阀。

    以前他说李安生是中国最大的军阀,现在,李安生的东北军已经成为了中央军,他李安生虽然挂着东北边防司令的名头,背地里仍然在影响东北军,但是明面上却已经洗干净。

    相反,他孙中山才是军阀,在广东训练了五个师的日械师,图谋不轨。

    不肯实行分税制,国税与地税分离,这是在公然对抗中央。

    东北以及两江等地都出现了国税与地税分离的动作,只有广东、湖南与湖北仍然在特立独行。

    这也使得,控制的这三省地盘,成为了众矢之的。

    忽然之间,孙中山等人发现,他们成为了绝对的少数实力,过去他们扛着大旗,还能够借着打击李安生这样的大军阀,袁世凯这样的革命果实窃取者的名义,聚拢了一大批在权力分配中失意的政治家们。

    可是他们忽然发现,他们聚拢的势力忽然间鸟兽散,留下的全部是不中用的投机倒把之徒。

    全国站出来为他们声援的,几乎没有多少。

    就连之前对广东保持友好的岑春煊,也因为底下军队的反对,而对的行径采取了批判。

    毫无疑问,这是在分裂国家,这是在叛国。

    已经不被允许,叛国更加可耻。

    而正在这个时候,陈炯明遇刺,更加的在纷乱的局势上头浇了把火。

    有许多报纸迫不及待的发问谴责人,陈炯明在广东政绩斐然,就因为不同的政见,反对内战,而遭到自身的暗杀,实在是太过卑劣。

    幸好陈炯明安然无事,否则的话,孙中山等人真的是百口莫辩。

    而陈炯明也紧接着宣布辞职,前往上海治病养伤。

    11月1日,蒋方震第十二军从江西直扑湖南,徐绍桢带着第十一军出福建。

    内战忽然间就爆发,全国为之哗然。

    孙中山这才明白,为什么之前李安生与段祺瑞内阁会反复的与陈炯明探讨联省自治这个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政治架构,原来,这不过是在麻痹他而已。

    这是在麻痹他们的正常思维,他们以为,对方会同样使用政治手段来解决纠纷,没有想到对方诉诸武力,发动内战的决心会这么的强烈。

    两江的首势就很激烈,湖南有三个师的兵力,但是似乎并不能顶得住蒋方震第十二军的攻势。

    而徐绍桢亲自带领第十一军从福建方向对广东发起进攻,受限于地形,进展没有蒋方震那么大。

    就连段祺瑞内阁都为两江方面的强势感到震惊,不惜发动内战,也要坚决的杜绝这种公然割据的行为。

    段祺瑞随即宣布,中央军三个军的兵力将南调,向湖北发起进攻。

    这个时候,是最为关键的时候,一举拿下的地盘,彻底的杜绝隐患,中央的政令才能够彻底的行遍全国。

    只要枪打出头鸟,才能有效的打消地方上无数野心家的贪念。

    这个时代,造就了大量的土匪恶霸,许多甚至扭成了一团,与地方政治人物、军队勾结在了一起。

    这些势力的清洗将会旷日持久,剿匪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只有先清除反动军队,才能够尽最大可能的实现政治清明。

    中国拖不得,必须要尽快集中全国的力量走发展道路,谁都不允许成为绊脚石。

    袁世凯选择了合作,那么李安生加快了步伐,不想再拖下去。

    之前他对的行径反复忍耐,就是想要将越来越多的势力认清他们的真面目,从而离开他们,让所能造成的麻烦降低到最小。

    现在闹腾起来,造成的危害也很有限,凭借着前期的努力,无数的隐患已经给消除。

    进行内战的时机已经到来,而准备已久的许多手段都一股脑的使将出来,确实让孙中山与黄兴等人有些难以招架。

    黄兴对于孙中山在广东的作为是不认同的,他无法接受孙中山与日本签署秘密条约的事实,过去广州与武汉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只是因为大义名分,才牵扯在了一起,加上谭延闿这个八面玲珑之人居中调解,反复劝导,才有了武汉与广州的这次携手抗敌。

    但是,黄兴却对这次内战并不看好,他更多的还是希望武汉的大好局面不要给破坏掉,战争永远都只能伤害国民,而助长一些野心家的欲望。

    11月4日,蒋方震率军攻克湘潭,徐绍桢军分兵从江西进入广东北部。

    徐绍桢部所作的最多的工作,是在这些行军一般攻占的土地上宣传,宣传中华民国的各项政策。

    老百姓可不来管你许多,他们只知道能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而拼命扩编军队,又没有治政良方,反而坑害了这些百姓,要不是陈炯明对广东的一系列治理都很成功,只怕人的风评更差。

    11月6日,《上海晨报》、《新民晚报》、《南昌日报》等十余家报纸居然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孙中山寓所遇袭案袭击者已经被抓获,经过审讯,这完全是日本人制造的阴谋,想要刻意挑起中国的内战。

    这则消息出来,更加的让颜面扫地,之前他们可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与谩骂,恶毒的攻击李安生与袁世凯。

    不过,李安生可没有过多的心思去关注南边的战事,其实也不能说是战事,根本就是很轻松的实战演习。

    湖北、湖南以及广东各自为战,尤其是在湖南中线给突破的情况下,湖南已经乱成了一团,广东与湖北的联系给切断,整个格局已经明朗。

    湖北就是个死地,长江给之后,武汉无法得到任何的补给,对外的通道彻底给关闭,而且湖北如今就是个夹击的悲剧货色。

    湖北方面的抵抗意志也不强烈,而且已经有许多人士出来呼吁,要求湖北尽快履行职责,接受中央的政令。

    黄兴很是头痛,他治军无大能,治政无大才,都是凭着一干革命党人的支持,以及一腔的勇于任事之心。

    可是,他现在很疲惫,根本就无法控制局面。

    11月九日,谭延闿宣布退出,加入共和党。

    这个新闻就更加的火爆了,谁都没有想到,这厮会来上这么一出。

    谭延闿之前就利用了湖北与广东作为屏障,闷头大发财,有什么都有孙中山跟黄兴出头顶着,他只用缩着脑袋自得其乐。

    可是现在不行了,蒋方震直接就从中线突入,迅速的掌控了粤汉铁路,并且集中全力对付他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地方军队。

    这些地方军队也吸收了过去的大部分旧军,其实战斗力并不强,又有之前的湖南卫出来唱反调,使得湖南的局势顿时为之一变,谭延闿想要翻盘也是不能得了。

    李安生致电袁世凯与段祺瑞,许了个湖南省长的职位给谭延闿,由不得他不答应,毕竟谭延闿这个八面玲珑之辈治政能力还是有的,也是个干才。

    只要不让他掌握兵权,根本就不足为患。

    湖南的形势急转直下,使得湖北与广东面临着无比危险的局面。

    蒋方震第十二军并没有北上,而是选择了南下,集中力量解决广东才是最为只要的。

    一个广东已经成不了事,这场内战激烈程度也很有限。

    李安生并不想过多的关注,闲极无聊,他来到了位于锦州的飞机制造工厂,